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秀怎样稳定帝国?推崇谶纬、释放奴婢、削弱诸侯等政策收效显著

前言

东汉作为西汉政权对于全国封建统治的继承者,其建立初期在相继废除了新莽王朝时期的众多复古政策之外,又恢复了和西汉时期形式上上大体相似的政治框架,所有不同的是,尚书作为一介小吏从西汉时期名不见经传的地位直接跃升为东汉时期的决策集团重要成员。这说明虽然东汉的封建统治在其基础和形式上看起来是和西汉政权一脉相承的,但实际上又有许多创新之处。

《汉书》载:"漢承百王之弊,高祖撥亂反正,文景務在養民,至于稽古禮文之事,猶多闕焉。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遂疇咨海內,舉其俊茂,與之立功。"

西汉时期已经将儒学作为了官方正统思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打压其它思想派别,儒学在封建社会当中就此取得了一家独大的地位。到了东汉时期,统治者依然延续了西汉时期尊重儒学的政策,但是东汉统治在并没有限制其它思想派别的发展。具体来说,当时东汉有着众多的经学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不断表达自己对于儒家经义的理解,儒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董仲舒

但是在推崇儒学的同时,刘秀在位时期大肆宣传一种谶纬神学,这种颇具神秘色彩的思想文化在东汉统治集团,乃至整个社会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般的思想热潮。谶纬思想的出现与刘秀本人的崛起、与东汉政权的建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正因此,东汉统治者对于谶纬思想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儒学。甚至在一定时期内,谶纬思想对于东汉的思想层面影响要超过了儒学。

东汉时期同样也面临着严重的地方诸侯威胁,这和西汉初期的境遇如出一辙。但是刘秀时期对于这些诸侯的处理手段要比刘邦更加高明,几乎已不发动大规模战争使得中央的威胁得以解除。刘秀为了缓和东汉初期的社会矛盾,将早在西汉末期问题就已经十分严重的奴婢进行了适当处理。如此一来在思想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地方势力方面东汉统治者都进行了恰当的处理,政权的稳定得到空前巩固。

李通

儒学与谶纬神学并行

东汉对于西汉时期确立的官学儒学同样十分重视,虽然儒学在西汉末期以来遭遇长期战乱的冲击,影响不断下降,但是凭借其符合封建统治思想的优势逐渐又在东汉时期恢复了元气。当然这也不能离开统治者对其的大力扶持,刘秀本人从小就已经深受儒家经义的影响,因此对于儒学的理解,刘秀本人是有一定基础的。

不仅如此,刘秀本人对于董仲舒改造后儒学思想更加痴迷,他认为儒学这种思想内涵对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一、皇权专制以及社会等级秩序的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东汉时期的明帝和章帝对于儒学也是非常尊崇,明帝只有十岁之时就能够通读《春秋》,章帝更是从懵懂之年就能够对于儒学有着深厚的认识。

《白虎通义》

公元79年,东汉章帝在当时的白虎观组织了历史上著名的儒学辩论会,并且修订成了《白虎通德论》一书,由此正式向全国宣称了儒学为官方正统思想的消息。谶纬神学对于东汉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在刘秀统治时期,谶纬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儒学。刘秀之所以十分注重推崇谶纬思想,主要是因为谶纬神学对于刘秀的起兵以及发展壮大直到最后成功建立东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刘秀在南阳起兵之初,由于其是汉室宗亲的身份,因此就引来了众人的追随。当时一位叫李通的人士便伪造刘秀将要称帝的图谶,以此来壮大舆论效果。东汉建立之后,刘秀又非常注重谶纬思想,凡事都要经过图谶进行占卜。公元56年,刘秀将图谶宣布为官方思想,在地位上超越了儒学,这种图谶为的就是证明刘秀的统治是顺天意、应民心的,显然是为了加强对于人民的思想控制。

《资治通鉴》:"異曰:更始必敗,宗廟之憂在於大王,宜從衆議!」會儒生彊華自關中奉赤伏符來詣王曰:劉秀發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鬭野,四七之際火爲主。"

白虎观论学

为缓和社会矛盾,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早在西汉晚期,社会中所存在最为严重的危机就是土地兼并现象不断加重以及奴婢数量在不断增多。两个严重影响封建王朝统治和社会阶级矛盾的问题始终在不断加重,新莽王朝时期,王莽改革率先就从当时严重的土地危机和奴婢问题入手,但是由于积弊已久,再加上新莽王朝的建立没有战争冲击作为基础,因此王莽的改革并没有产生实际效果。

东汉是经过数十年的农民起义战争和地方政权割据战争之后建立起来,这种于战争中建立起的封建王朝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激烈的全国性战争可以冲破原有的社会格局以及资源占有情况。换句话说,西汉晚期以及新莽王朝时期的社会危机在战乱中得到全面爆发,又在战乱结束之后得到充分缓解,因此刘秀统治初期国家通过战争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奴婢

同时由于战乱中死伤无数,民众人口不断缩小,因此建国初期中央所掌握的土地资源是能够实现对于每个自耕农的分配的。这样刘秀下令清查人口进行土地分配,社会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此时在东汉初期还存在着另外一个严重问题,即奴婢问题,战争过程中虽然冲击了原有的社会格局,但是一些封建地主的中上层受到的实际冲击比较小,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过来。

《后汉书》载:"比陰陽錯謬,百姓有過,在予一人,大赦天下。甲寅,詔吏人遭饑亂及爲青、徐賊所略爲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聽之。敢拘制不還,以賣人法從事。"

他们控制着大量的土地,并且引起大批民众前来投奔依附,这些中上封建主以及贵族不断压榨他们的人身劳动收益。由于大量人口转化成了奴婢群体,刘秀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保护当时脆弱的小农经济,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广大奴婢。从结果上来看,这一政策确实起到了相应的效果,并且也为东汉政权提高在百姓心中的声望,得到了拥护。

东汉贵族生活

刘秀对于诸侯王的分封与削弱

刘秀称帝之后,便开始按照封建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进行统治,为了庆贺自己成功登基,延续汉室宗亲的血脉,刘秀对于自己的刘氏亲戚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刘秀还有一层想法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尊重自己的地位,因为当时比刘秀威望和地位高的刘氏宗亲不在少数,为了能够抚慰他们的情绪,刘秀认为给予他们足够高的荣誉和爵位是最好的方法。

《三国志》载:"昔漢初興,多王子弟至於太彊,輒爲不軌,自光武以來,諸王有制,不得臨民,干與政事,其與交通,皆有重禁,遂以全安,各保福祚。此則前世得失之驗也。"

另一方面因为刘秀还未实现全国统一,因此他希望能够通过分封刘氏宗亲足够的爵位来稳定自己的内部势力,以防他们效仿自己发生动乱。因此杂刘秀称帝初期,他对于这些刘氏叔侄兄弟所分封的爵位非常高,基本上都是诸侯王级别的。公元39年在东汉历史上是极具转折意义的一年,正式在辞年,刘秀消灭了当时远在富庶之地巴蜀的公孙述,由此全国基本实现统一。

中山王 刘茂

此次实现的分封更是为了宣扬刘秀的功绩,其分封的对象主要是自己的儿子,从这一方面来看不难发现刘秀在进行着自己的计划。之前分封的诸侯王主要是叔侄兄弟,血缘关系毕竟和自己疏远,但是自己的儿子就不同了,刘秀利用新分封的10位皇子作为自己的嫡系力量牵制宗亲力量,可谓高明。

但是刘秀对于自己的10皇子只是分封为公,爵位上已经不低,这主要是因为刘秀害怕直接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诸侯王的话会引发其他诸侯们的不满。随后在完成分封之后,第一批分封的诸侯王在十几年以后基本上都已经去世,刘秀趁他们子孙势力不稳固,直接下令降其爵位为公、侯。而将自己皇子的公升为王。由此完成了对于地方诸侯王的削弱和自己统治力的巩固。

朱祐

评价

谶纬神学在东汉初期的地位可谓相当之高,虽然刘秀从小就已经开始接受了儒学教育,但是谶纬思想在刘秀统治时期一直盛行不废,甚至被刘秀提高到了官方统治思想的地位,这充分展现了刘秀对于谶纬思想的信任。谶纬思想如此被重视主要是因为它对于刘秀能够成功崛起并且吸引天下人云集响应,对于东汉政权的建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那个封建时期,并且是一个充满战火纷争的时代,得民心者得天下。刘秀的参谋集团煞费苦心运用图谶为其造势,就是希望能够引发全天下人的支持,因为当时广大的下层民众对于这种天象还是非常尊重和笃信的。一个个图谶,都明显表示了刘秀起,复兴汉室的蕴意,自然舆论也就站在了刘秀这一边。

在新莽王朝覆灭之后,天下正处于群雄逐鹿的状态,刘秀不论在军事力量还是政治地位都没有绝对的优势,甚至在当时诸多割据的地方政权中还处于下风。图谶帮助刘秀积攒起来的舆论优势在此刻发挥了作用,因此东汉统一之后,刘秀自然十分注重谶纬思想。

在恢复东汉初期社会稳定的政策中,刘秀针对当时最为严重的奴婢问题进行改革,多次下令释放奴婢为的就是缓和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为封建王朝中央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在统一战争期间分封的诸侯王此时也进行了换代,刘秀正好趁新王年轻并且根基未稳之际削弱其实力。在经过刘秀对于思想、地方势力等方面的改革政策之后,东汉开始步入了稳定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汉书》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汉时期的谶纬思潮,给士人的心态带来了怎样的变迁?
儒学的重新定位
谶纬神学
神秘的谶纬学说是怎么回事,如何成为王莽篡汉,刘秀起兵的工具?
谶纬学说
高一历史备课资料——《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