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宽仁非出于仁心,弑杀亦不由恶意,浅谈名将樊子盖多变的政治风格

引言

隋朝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短命的王朝,但是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杨坚与杨广频繁发动了对外的战争,而且国内也出现了多次叛乱和农民起义,在这些战争中锤.0炼出了许多能征善战的猛将。但是在整个隋朝能够保持不败的将领还是屈指可数,在《隋书》中得到这一评价的人就更加稀有,前北齐名将樊子盖就是其中之一。

隋朝农民起义频发

在其一生之中,其主要功绩虽然是在内政治理方面,但是其也参与到了不少战事当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平定杨玄感的叛乱,在面对猛将杨玄感的过程中,樊子盖严明军纪,计策得当,屡战屡胜,这才有了名将的威名。

樊子盖一生中忠于职守,对于隋王朝忠心不二。即使杨广已经到了接近众叛亲离的时刻,樊子盖依然对其效忠。在其去世之后,其曾经担任过太守的武威地区的百姓有上万人为其送葬,可见其在当地的威望。但即便这样,樊子盖依然给人们留下了刻薄少恩的印象,这与其在领兵时的严酷有直接关系,但其实这并不是樊子盖的本色,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樊子盖的为人的话,那么我觉得应该是责任心,下面我将从其政治生涯经历来阐述我的观点。

隋朝名将樊子盖


西北重臣,清官典范

樊子盖出身名门,其父亲与祖父之前都是北齐的重臣,他也很快就在北齐走上了仕途,担任东汝、北陈二郡太守。不过此后不久,北齐就被北周所消灭,而樊子盖也成为了北周的降臣,被授予了郢州刺史的职位。

后来樊子盖又参与到平陈的战争之中,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获得了不俗的封赏。等到炀帝即位之后,樊子盖被授予了凉州刺史的职位,不久之后又迁为武威太守,自此樊子盖在西北地区工作多年,取得了不俗的政绩。

隋炀帝西巡

樊子盖在武威担任太守期间,其政绩突出,主要体现在其减轻赋税,与民休息的政策上。除此之外,当时的武威地区经常受到少数民族的骚扰,在樊子盖镇守期间,其出色的战争能力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他在西北地区训练了一支战斗力不俗的军队,多次击退了少数民族的进犯,保证了西北边境的安全。

而让樊子盖赢得世人认可的则是他的清廉,在隋朝建立时,中国政坛还受到了一些门阀政治的影响,而门阀政治的一大缺点就是会导致官员生活流于浮华,出现相对严重的贪污腐败现象。而且当时武威远离都城,要在这种地方保持清廉的难度就更大了。而樊子盖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了自己清廉的作风,从来没有收受过不义之财,保证了西北地区政治的清明。这也是在其去世之后武威百姓纷纷纪念他的根本原因,而且这份清名也让他的事迹传达到了隋炀帝杨广那里。

武威古城南城门

当时为了笼络北方少数民族,杨广曾经在中国的北方边境进行了规模极大的巡游,而此行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检视北方边境重臣的政治表现。在这个过程中,隋炀帝也召见了樊子盖,向其询问执政要诀,以及如何能够做到长时间保持清廉。樊子盖回答到其实也并没有什么诀窍,而且自己也不是清廉之人,只不过为人小心不敢纳贿罢了。听闻此言之后杨广便重赏了樊子盖,并让他继续镇守武威。此事在《隋书》中有如下记载:

"五年,车驾西巡,将入吐谷浑。子盖以彼多鄣气,献青木香以御雾露。及帝还,谓之曰:'人道公清,定如此不?'子盖谢曰:'臣安敢言清,止是小心不敢纳贿耳。'由此赐之口味百馀斛。"

在后来的日子里,樊子盖并没有因为杨广的赏赐而放松对于自己的要求,继续保持了小心的行事风格。后来杨广来到陇川宫避暑,樊子盖希望觐见,杨广知道此事之后再次嘉奖了他。这件事说明了樊子盖久居边境,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政绩,也赢得了人民的支持,但是其内心中还是希望能够为国家做更多的事情。杨广显然也看出了樊子盖的意图,虽然没有召见他,但还是在不久之后将樊子盖调离了武威,给了他更大的舞台。

杨广剧照

可以说樊子盖的大部分政治生涯都是在西北度过的,在这段时间里,他完美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不但抵御住了外敌的进攻,更将武威治理地井井有条,也收获了人民的信任。在这个过程中,真正驱动他的并不是其政治理想,而是其为官的责任心,这一点在其之后的政治履历中将会有更加明显的显现。

镇守东都,大败杨玄感

前面提到杨广在感受到了樊子盖的心意之后,就将其召回京城,打算让其作为左武卫将军一同讨伐高句丽。但是在即将出发之前,樊子盖被安排了其他的任务,那就是拱卫东都,于是樊子盖便去到了洛阳城。

结果在杨广出兵之后不久,重臣杨玄感就假称大将来护儿谋反,以勤王的名义占据了黎阳城。不久之后又称杨广尽失民心,打算打入东都,拥立新君。由于当时杨广确实激起了很大的民愤,杨玄感义军的规模在很短时间内就发展了起来,对于洛阳形成了很大的威胁。

隋朝叛将杨玄感

樊子盖当时作为守军的统帅,迅速在洛阳城内安排布防事宜,并且派遣部将裴弘策出阵迎战,却被杨玄感击败,在裴弘策回城之后就被樊子盖斩杀。后来城中的国子祭酒杨汪有不恭敬的行为,樊子盖也要杀死他,在众人的求情之下才得以免除,其军令之严苛由此可见一斑。此事在《隋书》中有如下记载:

"属杨玄感作逆,来逼王城,子盖遣河南赞治裴弘策逆击之,返为所败,遂斩弘策以徇。国子祭酒杨汪小有不恭,子盖又将斩之。汪拜谢,顿首流血,久乃释免。于是三军莫不战栗,将吏无敢仰视。"

在这样的氛围下洛阳守军也都拼力死战,而樊子盖的指挥也十分得当,打乱了叛军的战略部署。纵使杨玄感身先士卒,英勇无敌,其麾下的战士们也都视死如归,但还是无法攻破洛阳城。

之后前往高句丽的隋军逐渐赶到战场,来护儿率先对杨玄感的叛军造成了威胁,杨玄感知道如此下去自己将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便转向攻打长安,而洛阳的危机也彻底得到了缓解。

隋朝猛将来护儿

除了此战之外,樊子盖在后来也参与了一些平定农民起义的战斗,在平乱的过程中,樊子盖的手段也是十分直接甚至有些残忍的。当时樊子盖去到乱军盘踞的地方之后,就在那里放火,希望能够逼叛军出战。但这把火也摧毁了当地的村庄和农田,使得当地的百姓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这样的行为更能看出樊子盖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一面。

可以说洛阳保卫战事奠定樊子盖名将地位的一战,他在军力不足的情况下坚守住了城池,并且屡次重创杨玄感,在正面交锋中更是无一败绩,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完美的展现。但是在守城的过程中,樊子盖军纪严明,甚至到了严苛的地步,这也是后来其被评价为刻薄少恩的重要原因。不过我们应该看到这与其在武威时的执政风格十分不同,因此樊子盖也是在特殊情况下采用的特殊政策,这也是其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那就是一切以完成其身为臣子的目标为先,其余的事情都在其次。

洛阳古都模型

御胡不利炀帝受辱,百战名将终生遗憾

在平定了杨玄感的叛乱之后,樊子盖便陪侍在杨广左右,成为了其心腹重臣。在大业十一年杨广前往汾阳宫的路途中,杨广一行人被突厥人包围在雁门关。当时杨广想要突围而出,樊子盖认为这样风险太大,不如据守关城,等待援军前来。杨广接受了他的建议,援军也很快到来,解了雁门关之围。

雁门关俯瞰

不过这件事似乎成为了樊子盖心中过不去的坎,他一直认为隋炀帝被突厥人包围陷入绝境是一种耻辱,而身为臣子的自己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其去世的时候有人问他此生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他回答到自己最恨的就是没能帮助杨广在雁门关解围,让杨广受到了胡人的侮辱。杨广听闻此言,深感樊子盖的忠心,对其进行了封赏,并让文武百官前来凭吊。此事在《隋书》中有如下记载:

"又将兵击宜阳贼,以疾停,卒于京第,时年七十有二。上悲伤者久之,顾谓黄门侍郎裴矩曰:'子盖临终有何语?'矩对曰:'子盖病笃,深恨雁门之耻。'帝闻而叹息。"

从樊子盖的临终遗言分析,其忠诚的一面是显而易见的,但樊子盖毕竟是北齐降将,他没有像部分北齐将领那样为前朝死节,那么他的"忠诚"就要打上一个小小的问号。我认为樊子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做法更多地是给予其对于自己的要求,他是一个有着明确底线和强烈责任心的人,他内心对于臣子的职责有着明确的认知,一旦自己没有做到应该做到的事情,他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而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樊子盖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会采用不近人情的残酷政策,因为这是他为了缓解心中内疚的唯一办法。

杨广曾经被突厥人围困在雁门关


结语

隋朝作为终结了南北朝乱世的朝代,其臣子构成中多为北周旧臣,这些臣子在经历了朝代更迭的情况下,对于忠义的坚守往往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隋朝一朝对皇室真正忠心的臣子其实屈指可数。而樊子盖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樊子盖不但是一名忠臣,还有着很强的能力,为隋朝的建设和延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樊子盖的政治生涯是相对割裂的,在担任边陲重臣的时候,他以清廉宽仁闻名,赢得了百姓的敬爱。但是在其来到隋炀帝身边之后,就成为了一名心狠手辣的战将,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成为了他的标签。

无论是临阵斩败将还是烧毁村落都是这一现象的极好例证。这样以来,我们就可以得出在樊子盖的行事风格是十分多变的,他是一个会根据这则不同调整行为方式的人,而且无论作出什么违背道义的事情他也不会有深重的负罪感。这就只能说明他是一个很自我的人,只受到自己责任心的鞭策,这样的人可能才是真正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凶将吧。


参考文献

1《北史》

2《隋书》

3《资治通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历史风云人物漫谈(中)
《贵臣与重臣》
裴虎通:杀隋炀帝,有功于唐,李世民隐忍9年,为何还是灭他三族
同为边陲名将,卫青得享盛名,年羹尧却被赐死,三条定律决乾坤
苏轼赞扬周瑜,贬低卫青,那么他又会如何对待岳飞?
汉初名将·樊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