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魏源的经世致用思想入手,探析晚清学风

嘉庆道光年间,大清盛世已开始出现危机,内忧外患愈加严重。到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虽然清王朝尚未遭受严重的外敌武装入侵,但内患丛生,国家已经形同累卵。

鸦片战争后局势发生了剧烈变化。通过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看到了清王朝强大表面背后的虚弱和腐朽,决意通过武力方式从清朝手中掠夺更多财富。但此时的清朝统治者仍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保证封建统治权视改革为洪水猛兽。如此危急的时刻清政府急需正视危机、呼吁改革,去了解外国、对外开放。

吸食鸦片的清末国人

以往的古文经学和考证之学对此刻的清王朝来说已然成为废品,丝毫无利于解放当时国人的思想和唤醒仍处于“天朝上国”梦境中的国人。当此大转折的时代,迫切地需要有一种深刻地关注现实、呼吁变革的思想出现。本文从魏源的经世致用思想入手,探析晚清学风。

前言

晚清时期,时代剧变,民族的命运要求人们打破现状,革除积弊。于是以魏源、龚自珍为首的一批政治改革派便登上了历史舞台。

至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侵略者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在这亘古未有的历史变局中,促使魏源的社会改革思想达到新的飞跃。他呕心沥血寻找抵御列强凌辱国人的良策,开创了解外国的风气,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新课题,成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起点。

一、 魏源思想的经世致用性

魏源针对当时晚清社会状况开出了一剂自己的药方,对这些问题作了明确而出色的回答:就是在坚持独立、反抗侵略的前提下,“师夷长技以制夷”,了解世界,学习西方,寻找救国真理。其所著《海国图志》一书是中国进步思想界认识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这一历史潮流的起点,虽然说此书在当时社会中并没有引起较大的反响,但这不能影响其成为一部开启民智的优秀作品。

《海国图志》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对《海国图志》进行了评价: “其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到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

魏源承继了明末清初启蒙学者的思想传统,力倡“经世致用”之学。他认为,治学当施之与政事,然后其用始著,而致用则应以致富强为目的的。

1832年魏源任陶澍幕僚,在陶澍支持下进行的淮北票盐改革又获得显著成功,与海运之役相较,其出发点和思路,可谓前后呼应。道光年间,两淮盐政弊病百出,淮北尤为严重,给政府财政造成巨大亏空,民众亦苦不堪言。

道光朝时期朝廷重臣:陶澍

按魏源分析,盐政弊端重大,路程曲折艰巨,致使大大加重销盐成本不说,转运、装卸费用超过盐本数倍,盐价必然高昂。再者,运盐途中一再改捆打包,造成严重虚耗,并给隐藏、克扣者可乘之机,走私猖獗。内陆百姓买不到官营食盐,盐店关门,政府盐政收入落空。这时候魏源提出允许私人运盐,普通商人只要交税就可以卖盐,减轻运盐成本,缓解地区盐业的垄断。

清朝官盐发票

《中国史探言》中评论到:“古次方策,今亦此方策,古此学校,今亦此学校,实实焉以为先王之道在世,吾不先王之道不在世也,如国家和?如国家和?为魏氏思想之中心。”

再者,乾隆、嘉庆年间,汉学家们在古籍研究方面曾作出很大贡献,他们学术修养、治学方法亦有可取之处,但他们因为没有对于将来社会的信仰,所以在古籍的狭小天地中并没有多少开辟,方法论上某些合乎逻辑的精神往往为古道所桎梏。

清代汉学家:惠周惕

《魏源与晚清学风的转变》中指出了当时大部分汉学家的研究现状:“蔽于古而不知世,蔽于词而不知人,有见于实而无见于行,有见于网而无见于信”。

到了晚清时期,社会动荡不已,传统的儒学早已不能适应并指导社会的改革。而魏源认为,很多大师的学问,是于世无益的。当此危机深重之际,学者应治“实学”,而不可沉迷于故纸堆中。

清代汉学家——纪昀

二、 经世思潮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晚清社会的近代转型,表现在政治上,便是从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向近代的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

《嘉道经世思潮与晚清社会的近代转型》中指出:“不破不立,要实现中国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向近代的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就必须对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批判,也就是要‘破’。”

晚清,最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是鸦片战争前以龚自珍为代表的一些经世思想家。龚认为,君主专制极大地压抑并摧残着臣子们的身心及办事效能,使他们成了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皇帝奴仆。龚自珍除将批判的矛头指向抽象的封建专制制度外,还指向了当时的皇帝。龚自珍对封建专制制度尤其是清朝专制制度和当今皇上的批判, 诚可谓言人之不敢言。

龚自珍

“无穷极不变之法”表明了魏源对于改革必然性的认识,尽管他并不主张变革封建社会的根本内容,但他那要求变革的思想,在当时万马齐喑的时代,无疑如一阵春雷,震醒了国人的酣梦,突破了“祖宗之法不可变”的陈腐保守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此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改革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工作。

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嘉道经世思想家对于黑暗的社会现实和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并没有超越出传统思想的范围, 指导他们思想的理论依然是儒家经典,例如仁政和《孟子》的民本思想等。但在当时晚清中国的闭塞的时代,他们的话语犹如一道霹雳划过长空,他们“讥切时政,诋排专制”,不仅在当时具有振聋发聩的思想解放意义,而且也开启了晚清议论时政、抨击时弊的风气,后来几乎所有的进步思想家都或多或少地接受过他们的影响,其社会批判思想“对于鸦片战争后一切谋求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思想家来说,尤其是对于戊戌时期的康、梁维新派来说,是起了极为重要的启蒙作用。

《孟子》

除了对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外,嘉道经世思潮对中国政治转型的影响更主要的还体现在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介绍上。介绍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不仅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畬的《瀛环志略》和梁廷畬的《海国四说》的内容之一,而且重要的是,他们在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时,对其持的是肯定和赞许的态度。

徐继畬推崇美国,尤其对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赞赏有加,称华盛顿“气貌雄毅绝伦”,是“人杰”、“异人”。

美国总统华盛顿

尽管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龚自珍、魏源、徐继畬等人还不可能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有真正的认识和理解,但作为晚清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他们已经朦胧地感受到这种制度在某些方面,要比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优越。

《嘉道经世思潮与晚清社会的近代转型》中提到陈旭麓先生曾指出: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不是从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思想中直接孕育出来的,乃是由转述西方思想及其政制为起点,是从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畬的《瀛环志略》和梁廷聃的《海国四说》等著作介绍西方民主制度开始的。这是不刊之论。”

梁启超也认为不少人都是从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徐继的《瀛环志略》中,第一次知道世界上还有不同于中国专制制度的另一种政治制度,从而萌发了以西方民主制度来变革中国专制制度的思想。

徐继畬

评价

世事变幻莫测,没有一种思想和制度是绝对适应所有时代和社会的,因此积极改革并适应社会变迁才是发展的主流。

改革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任何改革绝不是少数杰出人物随心所欲,凭空设想出来的,而是社会对它产生出强烈而迫切的要求在杰出人物头脑里的反映。所以改革的成败决定于客观条件是否成熟。

晚清学风是中华民族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灾难时开始盛行的,众多学者和思想家已经意识到传统的封闭思维会使国家在世界全面改革的浪潮中泯灭,轻者沦为列强的殖民地,重者将面临亡国的危机。要想改变当时的国人,就必须首先改变当时国人的思想,让国人意识到面临着什么样的时代。从思想上将国人唤醒,从而让整个国家和全部国民全部投入到让国家富强,避免受列强鱼肉的努力上去。

在晚清众多学者和思想家的努力下,终于使诸多国人清醒了过来,但终究只是昙花一现。封建统治者从根源上仍然不愿意进行深化改革,动摇统治根基,最终导致中华民族遭受资本主义列强的鱼肉和盘剥。

参考资料:《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史探言》、《魏源与晚清学风的转变》、《嘉道经世思潮与晚清社会的近代转型》、《瀛寰志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魏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他与晚清学风有何关系
陶澍是游荡在中国古代与近代的“冤魂”
从晚清思想家郭嵩焘的悲剧,谈思想启蒙的重要性
宋恕为何事“胆怯”
大学优秀班集体申请书
概论明清实学思潮及其现实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