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隶书简明书法工具书之二

隶书起源与名称的由来

关于隶书的起源有两个有趣的版本,一个神话飘渺,一个现实残酷。

先说第一个,据《列仙传》(此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叙述神仙的传记,具体成书时间与作者争议颇多,现多认为是西汉史学家刘向所著,主要记述了上古及三代、秦、汉之间的70多位神仙的重要事迹及成仙过程。书作者都存疑,那么记录的关于神仙的诸事,我们也当神话传说看。)记载:王次仲变篆为隶,始皇召之不至,将杀之,次仲化为大鸟,振翼而起,使者拜曰,无以复命,乃以三大翮坠与使者,因号落翮仙。这种神话传记中的记载虽然缥缈,但是可见王次仲作隶书,亦非不可能。

另一种说法,比较有可信性,因为是东汉许慎的记载,许慎,何许人呢,相信知道点中国文字知识的人都知道,《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称程邈作隶书,在云阳监狱中,就篆书增减而作隶书三千字,献于始皇释罪。传程邈本为狱吏,因罪被囚在监狱,后把大、小篆的笔划和结体作了简化,把圆转改为方折,以便于书写。这种字体,便在公文上使用起来,当时办公文的小官名为“徒隶”,于是人们把程邈发明的这种字体称为“隶书”。

至于你相信那个,我觉得都可以,但是我更相信隶书是群体智慧的产物,至于王次仲、程邈只是其中的代表而已。隶书产生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篆书笔画太繁复,奏事又很多,写起来是很费事的。也有说,秦时正式的文书用小篆,而小吏往来文书用隶书。所以隶书名称的由来与小官的官名为“徒隶”有关当是可信的。

当然近代的考古发现,对于此两种说法都是不支持的,从考古的文字资料看,隶书在战国晚期的秦国就形成了。特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大批秦简的出土,可以看到,其时隶书已经基本形成。

隶书的碑刻与墨迹

秦隶,程邈所创之隶书,由于没有留下什么刻石,所以已经无从考证,这也是关于起源,我说你相信那种都可以的原因。我们古今可以从权(秤锤)、量(斗斛)上所刻当时的诏书窥见其面貌。这种字体全用折笔,不用转笔,与小篆是截然不同的。另外小篆字体是长方形,大小整齐划一,而权量上的文字结体则是长方大小不拘。这种字体,很长一段时间呗叫做古隶书。在西汉初期至中叶仍然沿用,西汉遗留的铜器上的文字,与秦权量字体相仿佛。此书是书法工具书,在古文字上我们不多做叙说。

关于秦隶的墨迹,当属秦简。最为知名的是1975年出土的云梦秦简。

汉隶,两汉是书法艺术空前繁荣的黄金时期,其中最为辉煌的成就在于汉隶。汉代隶书的刻石,是两汉书法艺术历程与成就的主要事物资料。

西汉不兴竖碑,所以传世的碑刻较少,西汉加上新莽时期所留大约十六块。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就隶书而论,这一时期的书体仍处于隶书演变进化过程之中,还处于着重改造篆书的体势,用笔还保留着浓厚的篆意的阶段。

西汉《莱子侯刻石》已开结体方整、用笔径直不作波挑的通俗隶书之先河。

到了东汉,特别是后期,隶书已经趋于工整精巧、结体扁平、笔划间出现了波磔(磔即我们通常所说之捺),形成了汉隶的典范。

关于东汉的碑刻留存较多,形式风格也非常之多。

瘦劲宽博,笔画刚健的《礼器碑》:

笔画从容秀雅,端正而不板滞的《史晨碑》、《乙瑛碑》:

方劲沉着,笔力雄厚《张迁碑》。结字用笔以方势为主,间用遒凝如屈铁的圆笔,篆意交会,刚而能韧。又掺用通俗隶书的体裁,有些字完全不用波挑,以朴率生动的结字势态活跃篇章,雄强中不着意于强调波挑与背分的体势。

秀美多姿的《曹全碑》。此碑书法,用意极精而又极活,运笔化取篆意而不落形迹,圆婉而韧劲内含,瘦而腴,秀而健,畅而留,变化自如。结字尤为精彩风流,卓越多姿,通篇如行云流水,玉树临风,有清华俊雅的意境美。

关于汉隶的墨迹,可以从出土的汉木简来看,这些木简中有公文书、历书、诗章等等,都是汉时墨迹,可以从中看到汉隶更真实的面貌和笔法,要比碑刻更加直接方便。这些木简上的隶书,笔画纵横飞动,结构自然混成厚重。

再有可以从一些出土的汉代陶器上,也可以看到汉代隶书的墨迹。

隶书的分类: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古隶一词,这是西汉时期的隶书演进过程中的一种书体,或者说是隶书去篆化的过程。

下面我们来说下更重要东汉时期的隶书:标准隶书、通俗隶书和新隶体。

标准隶书:以扁方为主的字形、左挑右波的笔势和左右背分的体势为其典型特征,字法规范的八分书体。

最具代表的是《礼器碑》、《曹全碑》、《鲜于璜碑》、《张迁碑》等,另有《石门颂》、《西狭颂》等。

通俗隶书和新隶体:体裁受八分影响不大,用笔简捷迳直,结构率意自然,书写方便。通俗隶书在东汉晚期不仅广泛大量存在,而且,以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新隶体的产生为中介,呈现了隶书向楷书过渡额态势。从书法艺术上讲,由于民间作家坦率不拘的书写心态,通俗隶书和新隶体多呈现出质直、劲键的运动的气势力量和简率淳真的性情美。很多并无形式和技巧上的矜意讲求和华丽倾向,不及标准隶书的的多元与细致,但是充满了清新、自由、蓬勃的原始创造力,显示了大朴不雕的审美境界。

通俗隶书的代表刻石有:《李君通阁道记》、《永寿三年题记》、《朱秉题记》等。

新体隶的代表刻石有:《武梁祠画像题记》、《苍山城前村汉画像石墓题记》、《许安国祠堂题记》等。其中的《许安国祠堂题记》最为典型的呈现出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面貌。

《武梁祠画像题记》

《苍山城前村汉画像石墓题记》

《许安国祠堂题记》

《许安国祠堂题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西汉刻石
南北朝书法 - 香儿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书法简史(二):秦汉书法
懿学院 | 汉代篆书(上)
翁志飞:读帖与临摹
一门独特的东方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