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职与应用本科的趋同发展

  当前,我国大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都在朝应用型方向转型发展。这种转型发展,非常有利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但是,观察这种转型发展的现状,发现部分新建地方院校的口号提得响亮,但对转型发展的战略、过程及内涵等的研究功课做得不实,必然会影响转型发展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深入思考与现有高职教育的衔接,如果不注意这个问题,一旦形成错位,转型发展就会走很多弯路。

 

    高职教育与应用本科教育首先要有主动衔接的意愿,然后再寻找共同的衔接点。只有找准了衔接点,才能像榫头一样无缝衔接,然后围绕衔接点开展工作,实现趋同发展。

 

办学理念的趋同

 

    高职教育与应用本科教育的衔接,首先是办学理念的衔接,主要体现在应用性、地方性和职业性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高职教育与应用本科教育都应该具有的本质特征,只有都认同了应用性、地方性和职业性的理念,高职教育与应用本科教育才能在办学理念方面找到共同的衔接点。高职教育通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办学定位比较明确,应用性、地方性和职业性的办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核心办学理念。但是应用本科教育才刚刚起步,甚至有的新建本科院校虽然已经提出了应用本科的办学思路,但实际还没有真正理解应用本科教育的办学理念,只是徒有“应用转型发展“的衣钵,内在仍然墨守陈规,常常不自觉地以“985”、“211”大学为榜样,以硕士点、博士点的多少来衡量办学,过多地强调学术型,弱化应用性、地方性和职业性。这就使应用本科教育发展偏离了方向,没有真正转型到应用型院校的轨道上来。所以,必须使高职教育与应用本科教育在办学理念方面达到有机衔接。

 

人才培养的趋同

 

    办学理念趋同后,接下来就是人才培养的趋同问题,这是二者衔接的具体平台。这个平台有多个衔接口,比如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的建立等等。

 

    在专业设置上,高职教育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产业发展的需要进行设置的,而我国现有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多的是根据学科的要求,按学问的性质和知识门类(或领域)来进行设置的。这就要求应用本科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调整,也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尤其是根据产业或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技术要求和人才需求来设置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方式进行,而新建地方本科是以学科为导向,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高职教育在保持工学结合不变的前提下,应适当加强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文化素质的教育教学工作,实现“完整的人的教育”,而应用本科教育则应加强校企合作,引入工学结合的方式,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类型进行准确定位,大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职教育发展也比较成熟,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已经要求双师素质教师达到90%,兼职教师授专业课课时比达到50%,虽然不是所有的高职院校都能够达到这个水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更多的还是以学科梯队组建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为重点,重教师学历、学位,重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在双师素质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才刚刚起步,有的甚至还没有起步,这就需要这些院校加大双师素质教师和兼职教师建设的力度;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既要加强理论课程体系建设,重视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要求,更要加强实践课程体系建设,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的要求,基础理论知识只是“必须”的原则,以应用为目的,注重实用性,而新建地方本科则以“宽口径,厚基础”为标准,强调得比较多的是学科的完整性,强调知识结构的相互衔接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往往以“公共基础课 专业理论课 专业课”的“三段式”为骨干构建课程体系。这就要求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要加强基础课和文化素质课的比重,应用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则要加强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总之,两者都需要进一步理清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关系,优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关系,相互吸取对方的长处,逐步趋近,使高职教育、应用本科教育两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形成层次梯度,并能够合理衔接。

 

科学研究的趋同

 

    高职教育虽然发展了二十余年,但是科学研究主要是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尤其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实施,使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对基础理论、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一直是讳莫如深,以致科研的氛围不浓或者基本没有形成。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则恰好相反,由于认为自己已经是本科院校了,就把科研提得很高,甚至高到不切实际的地步。笔者认为,除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外,二者的科研方向都要放在应用研究上,高职教育应重在应用研究的技术推广,辅以技术研发,应用本科教育应重在技术研发,辅以技术推广。二者的科研都要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地方产业的发展需要来立项,要接地气,要切实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科技的问题,最好能够“立竿见影”。只有找到了这些共同点,两者的科学技术研究才有可能进行衔接。

 

    从目前的现状看,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意识比较强,而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还没有把社会服务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高职专业与应用本科专业都属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一类院校,为地方服务是其应有职责和使命。只有都明确了这一点,二者在社会服务方面才能找到共同的衔接点。当然,这种趋同,不是完全的重叠,有一个生态位的层次问题,二者在社会服务的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生态位层级是不同的。因此,应用本科教育应该增强社会服务的意识,努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尽可能与高职教育社会服务生态位衔接,形成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完整的生态链。(作者单位:铜仁学院;本文系2012年度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高职引领中职教育发展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
三个关键词勾勒高职本科真容
张应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
分类管理提升高教质量的抓手
一本二本三本的大学有什么区别?
高职院校不再是差学生“集中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