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黛玉之死难说干净,多姑娘说出丑陋现实,贾家多人因此含恨而逝

《红楼梦》里有几个女子的死都极为惨烈,比如张金哥的上吊,金钏儿的投井,尤三姐的自刎和晴雯的一气而死。秦可卿其实也是上吊自尽的。

而追溯几人的死因会发现她们死时都是“名声尽毁”,处于舆论漩涡,语言暴力之中。

秦可卿“被爬灰”;

张金哥“被退婚”;

金钏儿“被强奸”;

尤三姐“被聚麀之诮”;

晴雯“被狐狸精”。

“被”字体现的是这些非议值得商榷。曹雪芹借肮脏的灯姑娘说了一句明白话:“可知人的嘴一概听不得,可知天下委屈事也不少”。

袭人也曾对王夫人讲:“那起小人的嘴有什么避讳,心顺了,说得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贬的连畜牲不如。”

舆论是可以杀人的,尤其在名节比命还重要的古代。被造谣诟谇的毁谤,往往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比如金钏儿,明明只是与贾宝玉言语轻浮了些,被王夫人撵出去,到了赵姨娘和贾环嘴里就成了贾宝玉强奸未遂。

比如晴雯,明明冰清玉洁却成了勾引贾宝玉,魅惑主人的狐狸精。

而张金哥被退婚后活不得,也源于“退婚案”对她名声毁灭性的打击。

最值得商榷的是秦可卿的“爬灰”丑闻和尤三姐的“聚麀之诮”。

很多观点咬定秦可卿与贾珍通奸是无中生有。从判词“造衅开端实在宁”和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曹雪芹清楚地交代了是贾珍设计侵犯秦可卿,她受辱后上吊自尽,并不是与贾珍有通奸苟且之事。

同样,尤三姐被柳湘莲嫌弃“不贞”而横剑自刎。用惨烈的死维护自己最后的尊严,证明她是有底线的!

脂砚斋对尤三姐有过非常精准的评价:

[蒙回前总评:余叹世人不识“情”字,常把“淫”字当作“情”字。殊不知淫里有情,情里无淫,淫必伤情,情必戒淫,情断处淫生,淫断处情生。三姐项上一横,是绝情,乃是正情;湘莲万根皆消,是无情,乃是至情。生为情人,死为情鬼。故结句曰“来自情天,去自情海”,岂非一篇至情文字?再看他书,则全是“淫”不是“情”了。]

尤三姐心中有柳湘莲,心中就“无淫”,不可能像尤二姐那样失身于人!她与贾珍的肢体接触不过就是逢场作戏,终究没有被其得手,也是贾珍念念不舍的因由。

但尤三姐毕竟放浪形骸失足于前,有尤二姐之毁,也无法自证清白。况且古人之清白、贞洁的评判,从来也不以“清白之身”来论断。尤三姐会死于“不洁”,源于她百口莫辩自己的行为。

无论如何,秦可卿、张金哥、金钏儿、尤三姐和晴雯都死于语言暴力,这些人毁于“洁”,也都将矛头指向了焦点林黛玉。

她们的悲剧是时代女人的悲歌,像尤三姐的横剑自刎,就是林黛玉在《葬花吟》强调的“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洁”是自我对“名节”的捍卫,不再遭受和忍受他人的毁谤。

晴雯死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人的嘴一概听不得”,谣言只会朝向痛快去说。越是无中生有,就越是捕风捉影。

林黛玉与贾宝玉有情早都不是传言,从两人日常的亲密,到元宵节林黛玉当众喂酒,不久贾宝玉因林黛玉而癫狂犯病,成为贾家人的共识。小厮兴儿更是一口咬定贾宝玉的姻缘“一准是林姑娘的”。

兴儿这话算“中性”,他能咬定代表贾家人大多把林黛玉和贾宝玉当成一对。但在当时的伦理规矩中,这种定论对林黛玉的名声就是有损。

背后的舆论肯定会对此“绘声绘影”添油加醋的“形容”!

尤其贾宝玉住在大观园与林黛玉朝夕相处,又没有长辈在跟前约束。袭人对王夫人道出的担心,就是林黛玉要面对的毁谤之局。

王夫人咬牙切齿骂晴雯:“好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着你,自然明儿揭你的皮!”岂不就是针对的林黛玉所骂!

王夫人尚且如此,贾家那些势利眼的小人们又该是何等的不堪?

所以,林黛玉最终在贾家根本就呆不下去,贾家也没有她的立足之地。

从晴雯被撵走,到夏金桂不容香菱,推测香菱日后也是被撵后死去。再到“留得残荷听雨声”是李商隐在无奈离开舅舅家,路上想念表兄弟所作的诗,结合《折足雁》酒令的黛玉宝玉被拆散而离去的内容,归总到芙蓉花签借昭君出塞影射黛玉远嫁,林黛玉最终一定是离开贾家客死异乡。

《葬花吟》中,林黛玉也说“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明知出去必死,她也不想陷溺在贾家这“污秽”的渠沟之中。

《柳絮词》也说“嫁与东风春不管,随尔去忍淹留”,都是林黛玉自证离去的写照。也是她不堪被造谣诟谇地躲避。就算是死,也要死得干净!

文|君笺雅侃红楼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点赞、收藏、转发和赞赏一样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红楼梦》:贾宝玉“杀死”的四个女人
贾宝玉为何也那么容易感伤?
【红楼梦解读】红楼中低情商的代表,没有一个摆脱薄命,因为他们不配 | 古典名著
《红楼梦》测试卷
2014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红楼梦》练习2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知识导读清单与教学设计 《红楼梦》人物关系图 知识梳理 考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