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此人贪财无义寡廉鲜耻,为了几两银子,不惜逼死女婿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一家的兴亡令人扼腕叹息。那么幸福富足的一家人只因一个小小意外,酿成泼天大祸,进而厄运缠身,家破人亡。世人在慨叹甄士隐一家悲剧的同时,也对他那狼心狗肺的老丈人封肃恨之入骨。这紧随贾雨村出现的《红楼梦》第二个小人,他的所作所为让人齿冷。


(第一回)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他岳丈名唤封肃,本贯大如州人氏,虽是务农,家中都还殷实。今见女婿这等狼狈而来,心中便有些不乐。幸而士隐还有折变田地的银子未曾用完,拿出来托他随分就价薄置些须房地,为后日衣食之计。那封肃便半哄半赚,些须与他些薄田朽屋。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生理稼穑等事,勉强支持了一二年,越觉穷了下去。封肃每见面时,便说些现成话,且人前人后又怨他们不善过活,只一味好吃懒作等语。士隐知投人不着,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已有积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甄士隐家破人亡后的这段世态炎凉经历,让人心生慨叹,人情淡薄莫过于此。其中几点需要注意:


一,甄士隐岳父的名字叫封肃,籍贯是“大如州人氏”,与贾雨村的“湖州”通胡诌不一样,湖州尚有出处,大如州真是胡诌一通,并无实地可查,代表曹雪芹对封肃充满不屑。

脂砚斋[甲戌侧批:所以大概之人情如是,风俗如是也。蒙侧批:大都不过如此。]

封肃通“风俗”,是指当时的社会风俗,像甄士隐那般败家舍业的人,多会投靠岳父母家,世俗民情大都不过如此。


二,封肃对甄士隐无情无义,女婿家破人亡投奔而来。他不说体恤,反倒“半哄半赚”坑起了女婿。别说封肃本也是个小地主之家,就算刘姥姥那种贫家,也不至于内外不分,落井下石,何况如此对待女儿女婿。

三,甄士隐丢了女儿,家被一把火烧光,田产又遭遇天灾土匪,活不下去投奔老丈人。老丈人不说帮扶,反倒坑蒙拐骗让甄士隐日渐窘迫,背后当面更嫌弃女婿“好吃懒做不善生活”,真真让人没有活路。


甄士隐遭逢大难,本就需要家人支持,却被岳父坑害排挤,林黛玉在《葬花吟》中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甄士隐没有经历林黛玉那么久的煎熬,却远比她更受煎熬,连番打击“贫病交加”就有了下世光景。所谓“下世光景”是指有了死相、死志。

甄士隐一家不过主人丫头四口人,吃不了多少,哪怕一无所有,封肃富裕不至于缺几口人吃喝。他如此行径实在令人不齿。


甄士隐最危险时刻跛足道人出现,他随之出家而去,是曹雪芹浪漫主义写法。以现实论,甄士隐的“出家”就是离世而去,极可能就是死了!

封肃其人无情无义,寡廉鲜耻。为了几两银子连女婿女儿都坑骗,甚至不惜“逼死”女婿,让女儿守寡。这等令人齿冷之人,封肃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而《红楼梦》中还有一人与封肃相同。曹雪芹写封肃就是影射她。这个人是谁呢?请听下回分解。


「文/君笺雅侃红楼」 

别忘了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您的转发会让更多人看到更多内容,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0/2018 ;

《红楼梦》程乙本·启功校订;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里的人物(117):封肃
封肃谐音“风俗”,甄士隐投靠封肃大有深意
红楼梦里欺软怕硬的势利小人,对女儿一家见死不救,写尽世情冷暖
人生无常,努力不如侥幸——玟薇戏说《红楼梦》
女婿倒插门后日日寻花问柳,老丈人反而说:他要多少钱就给多少!
张晓冰|刘姥姥:美德与善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