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9年一名志愿军爱上朝鲜姑娘,放弃国籍留在朝鲜,后来怎么样?

上世纪60年代,身为志愿军老兵的王兴复,由于身在朝鲜,平日里常常靠着墙角,坐在月亮底下痴痴的看着遥远的中国,时而沉思:“老家的乡亲们是否还好?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怎么样了?农民们有没有过上好日子呢?”

温柔贤惠的妻子吴玉实看出了他的心事,用着不太流利的中文轻声说道:“你们中国人常常讲究落叶归根,咱们回家吧。”

这对异国恋人如何相识相爱?为何作为志愿军的王兴复会在朝鲜?最终他们有没有来到中国?

一、相识相爱

20世纪50年代初,诞生于烽火之中的新生人民政权才刚刚站稳脚步,受了几千年压迫的广大劳动者正准备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改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

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为了自身的利益,对中国乃至亚洲新兴政权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和骚扰,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

既然道理讲不清,那么,就必须要用豺狼虎豹能听得懂的方式,告诉他们中国乃至亚洲人民的立场。

一场背后多国参与、涉及多方利益的局部战争——朝鲜战争正式打响。

在战争打响的第一时间,中国在全盘考虑之后,第一时间站在了朝鲜人民的一方。在毛主席“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号召之下,曾经解放全中国的百万雄师再次集结,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帮助朝鲜人民共同抗击西方霸权。

彼时,王兴复也是其中一员。

在听到国家的号召之后,年仅19岁的王兴复第一时间加入到志愿军队伍之中,其所在的团在被编入志愿军第四兵站。

各种前线物资、枪支弹药,都依靠兵站中的战士们输送,在战争爆发频率不高的时期,兵站里的士兵还会一起参与到朝鲜老百姓新生活的建设中来,这为后来王兴复的终身大事埋下了伏笔。

王兴复曾经接受过几年教育,在新中国刚刚起步的年代,受过教育的人可不多。也正因此,王兴复的职位不断上升,最终,王兴复得到了一份参谋处的职位,可以与兵站的大领导接触,这也为他后面的故事埋下伏笔。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和朝鲜老百姓站在一道战线,再加上我军强大的纪律性,始终和当地人民站在一道,因此,我军很快得到了朝鲜老百姓的认可。

朝鲜老百姓们会自发帮组织起来帮助我军完成后勤工作,我军战士们在工作完成之余也经常帮助老百姓们重建家园。

王兴复办事认真,为人老实,很快就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在深入了解老百姓的生活之后,他对于当地老百姓更加的同情,对于西方列强更加的痛恨。

联合国军仗着正义的名义,却为了战争的胜利用尽卑鄙手段。朝鲜地区各种工农业设施被轰炸,老百姓的房屋经常在大火中被燃烧殆尽,本就困苦的老百姓此刻更是雪上加霜,期盼着志愿军帮他们赶跑侵略者是他们共同的愿望。

王兴复结识到了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是广大受苦受难的老百姓的其中一员。战争刚刚爆发,两个儿子上了前线,一个接着一个牺牲在了战场。老人们面对这样的打击,只能终日以泪洗面,来缓解自己的悲痛,久悲成疾,不久后,老父亲便病倒在了床上。从此,这个家只剩下老母亲和女儿相依为命。

面对此情此景,王兴复无比悲痛,他将老人的女儿吴玉实当作自己的妹妹,自己也承担起这个家庭中哥哥和儿子的责任,帮助母女二人干一些体力活,也常常将自己为数不多的粮食送给母女二人。

吴玉实和王兴复,两人一起在河边散步,一起洗衣服,一起修房屋。长久的相处之中,这对语言不通的男女开始慢慢有了些别样的感觉。然而,一个消息传来,让这对年轻的恋人不得不立刻作出关乎彼此人生的重大抉择。

二、终成眷属。

前线大部队在昂扬的号角声下将敌人打得节节败退,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自此,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这本是个令人欢呼的消息,王兴复第一时间也鼓起掌来大力欢呼,可是,他的掌声却慢慢小了下来:战争结束了,我也该回去了,那么,玉实她该怎么办呢?

1954年9月开始,志愿军们分批陆续回国。王兴复所在部队为后勤部队,是最终一批回国的人,部队要留下来帮助朝鲜人民建设家园。

虽然是最后回国,但是,终究有回国的一天,而他早许诺过吴玉实,要和她共度余生。于是,经过多重考虑之后,他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留在朝鲜。

在当时,相关规定明确说明,志愿军不能和朝鲜女子通婚。

然而,为了爱情,王兴复还是找到了领导,向领导表明了自己对吴玉实这位朝鲜女孩的爱意,领导也是通情达理之人,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也不想拆散这对在苦难中生长起来的鸳鸯,同时他也不能违反军队规定,于是,领导立即帮助王兴复向有关部门提交了事况,希望得到更高层的指示。

最终,两国高层经过商议,得到了一个两全之法,王兴复主动退出中国国籍,加入朝鲜国籍,这样就不受相关军规的限制,可以光明正大的迎娶吴玉实。

就这样,在中朝两国高层的层层审批之下,几经辗转,王兴复和吴玉实终于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法律认可。

因为王兴复有文化,踏实能干,不久便被安排到了朝鲜第三华侨小学做校长。他与妻子吴玉实并未忘记战争年代的困苦,共同辛勤劳动,共同将一个家庭经营得有声有色。

三、落叶归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人死去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即所谓落叶归根。此时,家庭美满的王兴复望着金黄的圆月,也开始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在妻子的支持下,1967年,王心复一家人退出朝鲜国籍,加入中国国籍。在辗转之中,王兴复又踏上了这片曾让他常含泪水土地。

1981年,王兴复一家人在中国海城定居下来,直到最后,落叶归根。

王兴复夫妻的爱情成为了中、朝友谊的象征,两人为中、韩两国的友好交往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曾经,为了一场年少的爱情,王兴复选择留在了朝鲜,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他乡,最后,他还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志愿军战士与朝鲜姑娘相爱,后放弃国籍留朝鲜,他们结局如何?
1959年中国志愿军入了朝鲜籍,晚年携7子归国定居
中国志愿军爱上了朝鲜姑娘,放弃国籍留在朝鲜,收获爱情归国教书
1959年志愿军为爱情放弃中国国籍,加入朝鲜国籍,晚年又回国定居
59年中国志愿军为追求爱情,放弃国籍加入朝鲜国籍,晚年回国定居
人间百态(58) 放弃国籍的志愿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