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秋九月稻谷飘香 拍摄散记

金秋九月稻谷飘香

拍摄散记

                                                          岑春徽  /文图

    金秋,随着时间的远去慢慢走进深处。可是桂西北乐业的秋,城里城外依然绿意安然,花开花落依旧,只有在田野里才看到金黄的稻谷,才会真正领略到秋收这个成熟的季节,清晨和夜里窗外柔柔飘进的轻风,一阵凉意入侵也能感觉到秋的来临,这也许就是我们广西乐业与北方金秋的不一样吧!

    金秋九月,笔者公休假瞬间已结束了,只可惜身患疾病一直无法痊癒,满脸的倦意,带着一身的疲惫,天天抱着中药,苦不堪言!也许真的是岁月不饶人,无法改写的年轮,身体就是最好的见证吧!所以这个秋天不好受,真的无法用言语去表达自己的心情。今年的公休假期,我没有象往年邀请与朋友们出远门游玩,但今年我却利用这段公休时间在本县一些乡镇村屯转了转,毎看到金黄的稻谷,便抽出随身携带的相机拍摄了一些图片作为公休假期的作业,虽然我毎天早上吃药后出去,早出晚归,这样又得在家慢慢调理一下自己的身体,继续接受中医治疗,身体日渐有所好转了。

   虽然自身身体健康出现了些问题,但却得到同事朋友们一直关爱和问候,感激之情无法言表。我一生的幸运,倍感人间自有真情在,心情感到了无限的欣慰和快乐,一次小小的疾病,却换来大家真挚的关爱,由于有你们的关爱和呵护,我的身体健康会早日得到康复,期待着那一天早日到来。下面我就将今年对金秋九月的感悟作些简单的回顾,与同事朋友们共亨!

    金秋九月,故乡最美的时节。天空明净,阳光温煦,金灿灿的稻田在碧绿群山的怀抱里,闪耀着炫目的光芒。风吹过,黄浪涌动,与旁边小河那绿的涟漪相呼应。深得土地滋养的花生、红薯、木薯等作物正饱满成熟,渐渐开挖。山岭上,松林苍翠,芒花雪白,红枫点点。从我记事开始,这就是我最熟悉不过的瑰丽又丰盈的景致,烙印在我心底里的田园图画。

   我漫步青草密布的田埂,两旁是点头哈腰的禾穗,空气中弥漫着阳光、泥土、植物混合的气息,主要是稻香。脚下这片土地,曾承载着我的祖先们几乎所有的生活理想,在有据可查的族谱中,已有好几辈人眷恋着她,守望着她。肥沃的田地,优越的气候,祖先们的辛勤劳作,轮回成就了岁岁金黄,支撑着多少子孙后人的血肉身躯。在那个农耕时代,稻米就是他们的生命。因此,长久以来直至今日,村民们对这片土地奉若神明,逢年过节必烧香叩拜幽冥隐秘的土地神,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水稻,在桂西北乐业这一古老物种,尽管现代科技赋予它前所未有的活力而获得高产,却改变不了它生命的根基和节律。土地依然是它的母体,水分依然是它的乳汁,阳光和空气恍若它的神灵。在桂西北乐业县雅长是亚热带气温高的地区,一年两造,春播夏收,夏播秋收,从种子的萌芽到秧苗的茁壮最终结成沉甸甸的谷穗,依照节气,四五个月一个周期,大地的安排。水稻以它的亘古不变,笑看人类自我折腾的瞬息万变。种稻是否好收成,除了靠人力,还得仰仗天时,土地的产出也是既定的,拒绝任何投机。饱满成熟时,原先挺直的稻穗纷纷低头,一副谦卑姿态。水稻乃真正的自然之子,岂止果腹,亦哲理意味深长也。

   从稻谷里脱胎而出的米粒,圆满、皎洁、晶莹。它们虽然细小,却绝对独立,个性鲜明。放进锅里用柴火煮熟,雪一样白,饭香四溢,我小时候不用菜也能津津有味吃掉两大碗。若饭粒掉落桌面,会被大人训斥捡回嘴里,因为“粒粒皆辛苦”。那时饥饿,能吃上米饭是享受、是幸福。如今,生活好了,那种吃饭的满足感已淹没在大鱼大肉中,消失于匆匆步履里,诱人的饭香退出了我的感官世界。倘若哪一天重拾久违的饭香,收回从前的饭量,绝非返贫,而是进入了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9月21日,我与妻子回老家雅长看起新建的房子,却在雅长乡巴维屯公路旁见几个村民正汗涔涔、默默地挥镰割稻,辛劳中显现出农人特有的安详。打谷机隆隆声响,田间愈显清寂。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有放周末假的学生。周末双休假,专属农村孩子的特别时光,扑面而来的劳动和汗水。他们无疑是当今社会的最底层,已被新时代宣示为落后的没有富裕前途的。我原本属于其中一员,却早早地逃离了,同时也失却了美丽、纯净、舒缓的大自然。还好,如今在我眼前的村民使用了电动打谷机而不必费力踩踏,某些小型农业机械的使用则解放了大量水牛和犁田耙田这一苦力。更可喜的是,村民们不仅摆脱了饥饿,一天的劳累后多数可以随心所欲地在钢筋水泥房子里喝酒吃肉。短短的三十年间,农业生产率和农民的生活质素实现了历史性的跃升。然而,不止我的家乡,就更大范围而言,农耕依然是异常艰辛的功夫,农业依然是劳动力回报极其低下的产业,农民依然是相对贫苦的群体。在农业规模经济尚未来临之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古老景象大约难以改变。

   我常常感动于土地对人类的馈赠。漫漫时间长河中,土地总是以她的宽厚与仁慈,奉献出绚丽斑斓的食物,宛如无私的母亲,养育着她的儿女们。正因此,我越来越对生产五谷杂粮的劳动充满敬重,这种劳动越来越使我感到踏实和充实,却也令我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空虚,尽管我知道社会有分工。这样说并非矫情。难道不是吗?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福音不容置疑,但水泥板、电脑键盘至今长不出稻谷,玻璃、塑料、光盘还不能当饭吃,钞票、黄金、钻石具有极高的货币价值却无以替代粮食的使用价值。可是,在这个拜金时代,使用价值与价值常常错位,价值与价格往往背离。人类生命之源的稻谷,注定低贱中蕴含着无言的高贵。

   工业化滚滚而来。曾几何时,不止我的家乡,整个全县乃是整个中国,农民以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为荣,进入城市成为他们当中多数人的热切追求,即便是在城里扫地捡垃圾。我那些兄弟姐妹,早年断然中止学业,冲出樊笼,摇身一变成了蓝领,幸运者成为白领或金领,在我们老家雅长乡雅庭村,有不到200户人家,却在广东打工近100人,进了厂矿等企业务工,每年为国家创造价值近千万元,他们有的买着小轿车;有的起着高楼……我怎能不为他们为现代的工业化拼博着而感到欢呼呢?现在,我在村中闲逛,逐户走访,难见几个青壮年,安静极了。种田有多大益处?谁还有心机种田?哪有劳动力?遗落田里的那一点稻作,更多的是村民们挥之不去的种田情结,一种长久积成的习惯,一种与生俱来的勤劳。昔日缠绕山坡的灌溉水渠早已荒废,层层梯田变为旱地,偏远一点的已然杂草丛生,老祖宗传下来的命根子第一次受到挑战。不种田照样有饭吃而且远比过去吃得好,这就是工业化市场化的神奇,山里人的解放。

   夕阳的余晖使稻田愈加耀眼,灿烂若金的谷粒从滚滚的打谷机里哗哗流出,挑回晒坪,堆积成一座金山。                                                                                                               

  在此让我把在公休期拍摄一组稻谷飘香精美图片向与我深情的同事朋友们-起共勉,以表示我最真挚的谢意,祝福同事朋友们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乐业县同乐镇政府   岑春徽   电话:13768367997


村民用传统方式收割打谷

村民们把谷子装袋搬运

村民将谷子装上车

村民用肩扛把谷子搬回家

颗粒归仓

村民晒谷忙

下六坝田园风光

九利坝田园风光

2

平足古城墙下稻飘香

金色的大利田园风光

上岗坝田园风光

金秋花坪坝稻谷飘香

龙滩库区雅长田园风光

六为田坝稻香

4

金黄稻田映农家

金秋时节武称谷里坝田园

武称场坝美丽山水田园画

稻谷黄机收忙

山区村民在割稻

村民在用简易机踏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可爱的家乡——棠下(风光篇)
2021年稻谷收完了,把打谷机抬回家,期待明年好收成
忆“双抢”
父母始终放不下的那片土地
张长青:锄地(二篇)
【赣雩文艺】作者:佘送平《打谷》​总第862期⑥2021年第68期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