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育儿:孩子的行为问题,再好的方法都不如维系好的亲子关系┃慧草
作者┃慧草  朗读┃慧草
指导┃郭新爱  编辑丄学号


山伯教育视频号家庭教育开播啦


期待您和孩子一起参加【21天好孩子好习惯养成打卡】活动,每天早上6:30-7:30,山伯老师在山伯教育视频号邀约你们共赴家庭教育之旅,理顺家庭关系,科学带娃育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凯凯12岁了,至从上了初中,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从前好孩子的凯凯,现在变得暴躁易怒,不做作业,还经常玩到很晚才回。 

最让父母难过的是,每次想和凯凯聊天,但他总显得不耐烦,不想父母打扰他。曾经年龄的小男孩变得冷漠而疏远。  为此,凯凯妈妈一直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父母通过制定规则,奖惩等手段,试图孩子迷途知返,但效果不明显。 

这样的场景,对于父母来说是不是很熟悉呢?认为诸如“如何让孩子听话”,“如何让孩子主动做作业”,“懂得感恩分享”等问题,都可以用相应的教育策略来解决。 

然而,不管是规则还是奖惩,它都是一种外在的力量。父母运用它们,目的是想改变孩子。而孩子的'听话’,也是暂时的。只要少了监督,孩子主动做的概率就很小了。 

这是为什么呢?

01

耐心是教育好孩子的第一步

荷马:决定问题,需要智慧,贯彻执行时则需要耐心。 

不管做任何事,耐心是解决问题的必备要素。而对于孩子的行为问题,之所以父母教育无效,很多时候,是父母太着急于解决问题。 

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源于他们不成熟的心智,而父母的忽视和环境的诱导,则可能加剧了孩子的问题。 

所以,父母在责怪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厌学,网络沉迷等问题时,如果一味地通过行为技巧进行干预。而不是去探究孩子问题背后心理与原因,那么孩子的问题将很难解决。 

小可今年上初一,叛逆心理特别强。父母越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每天,家里如战场。 

小可妈妈说:让孩子多吃营养的食物,他偏吃垃圾食品。爸爸让他放学早点回家,而小可非要玩到最后一刻才肯回。 

总之,父母的要求,在小可眼里,是不屑一顾,不是冷漠不回应就是当耳边风。父母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孩子说不大也不小,怎么就那么难教育呢。于是,父母整天以威逼利诱,恐吓等手段和孩子展开拉锯战。 

我想说的是,父母们当发现教育方法不管用,彼此都很累时,不妨停一停,让你和孩子都有个空间可以思考,给孩子更多地耐心,努力探寻孩子行为背后所传递的信息。

02

观察是通往孩子心灵的通道

木村久一:家长要善于细心地观察孩子,从孩子的一举一动和只言片语中去发现孩子的求知欲。

其实,何止是求知欲呢?孩子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的背后都是向父母传递着需求与爱。然而,很多父母会以生活压力大,身体陪伴孩子心却不在孩子身上。可以说是一边忽视孩子,一边又不断地给孩子贴标签。 

鹏鹏妈妈最头疼儿子写作业。每天晚上,鹏鹏虽然都呆在书房,但做作业效率极低——一会找找圆珠笔,一会翻翻书包,又一会喝下水。而妈妈虽陪着儿子,但是个电视迷,忙着刷剧。

又一个晚上过去了,妈妈看着鹏鹏还未写完的作业,忍不住又抱怨起来:看看你,一晚上做了多少题,就说你不如别人,没做完不准睡觉...而鹏鹏呢,每次妈妈说他,就认真写,但很快又原形毕露。 

妈妈只看到眼前的鹏鹏没完成作业,却没有思考自己的陪伴为什么不起作用。 

所以,在教育中,多些观察,少些武断。当父母能学着从行为中去理解孩子的心理,我们也就会变得更有耐心,教育也会变得简单起来。

03

良好的亲子关系

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依恋关系,其次是成熟,最后才是社会化。

回到我们的教育,如果当教育方法不管用,碰壁时,父母需要思考下孩子是因为本身做不到还是根本不愿做。做不到是源于不成熟,生理制约了孩子的行为。而如果孩子不愿做则要考虑亲子之间是否存在间隙。 

一般而言,孩子与父母关系和谐,有正向的依恋关系,是愿意并倾向于父母靠拢的。这个过程中,父母需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无论如何,父母都是爱他的,孩子的需求是被看见的。 

可欣10岁了,每天都是跟着爸爸上学。今早,可欣就是不愿起床。当爸爸叫了第三遍,语气明显严厉拉高后,可欣才慢吞吞从床上起来,坐在床上 

爸爸再也忍不住的吼道:我数到5,你再不起来刷牙洗脸喝奶,我就走了 

事后,爸爸也很后悔对女儿这么严厉。但正如这位爸爸说: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想着以最快的办法把孩子带出门,很少会想着对孩子的影响。 

可父母要知道,正是我们一次次的'逼迫’孩子,正是在伤害着原本亲密的亲子关系。当父母与孩子关系越疏远,孩子就越难教育了。

所以,父母要做的是通过培养优质的亲子关系,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让孩子愿意接受父母的引导,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一切有效的教育方法都离不开积极,健康的亲子互动。而我们教育的初衷不也是为了孩子。然而,很多时候,父母们走着走着,就迷失了初心。

山伯教育指导┃郭新爱

郭新爱,深圳市某小学校长,一级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宝安区先进教育工作者,曾担任德育处主任,从事教育34年,热爱书法和文学创作,作品屡获各级各类书法文学比赛大奖,关注青少年成长、心理教育和亲子养育综合素质教育。

点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疫情居家21天,13岁女孩一个举动击败父母,揭露万千家庭的隐痛......
教子有方
国际不打小孩日:父母该怎么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尹老师说】为什么不发脾气的父母,才算真正厉害?
沪心大讲堂|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如何维系?“好好说话,多说好话!”
家长的这三个习惯,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需要改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