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育儿:摘星星的妈妈凯旋:告诉父母教育孩子的三个真相┃海棠果
userphoto

2022.05.25 广东

关注
作者┃海棠果  朗读┃彩虹鱼
指导┃郭新爱  编辑丄学号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在万众瞩目下,成功返回地球。

在着陆现场,王亚平接受了记者采访,最后她表示想对女儿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

在空间站生活了6个月,王亚平良好的精神状态,足以看出她过硬的身体素质和超强的意志力。

41岁的她,成为中国第一位,进行太空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并且第二次在太空主讲授课。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耀眼光芒的背后,是她经历了常人不能忍受的挑战与考验。

王亚平的成功,离不开其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人生初期,父母对她的教育。

每个人都是从懵懂无知的孩童成长起来的,在成年之前,都需要父母的引导与帮助。

孩子成功的基础,是生命早期父母对他的正确引导。

养育一个孩子,父母首先需要引导孩子坚持运动,因为这样才能拥有强壮的身体;

其次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因为只有会学习,将来才会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最后,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才能学会独立思考,只有这样,他才能为自己的人生掌舵。

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妨可以通过王亚平的成长之路,取取育儿经。

01

坚持体育锻炼,增强身心素质

王亚平1980年出生在烟台福山区的张各庄村,她是在樱桃林下长大的孩子。

大片大片的樱桃林,听起来浪漫,实则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特别是大樱桃采摘、上市时节,他们会非常繁忙。

小小年纪的王亚平,就已经看到父母的不容易,她不仅会分担家务,还会帮助家里干农活。

得益于从小的劳动,王亚平很爱运动,父母也从不干涉她的跑跑跳跳,5岁时,她正在上幼儿园,就被选去参加了区里的运动会。

小学二年级开始,她就代表小学参加体育比赛,参加的项目是中长跑的比赛。

就这样,一直到高中,王亚平都是学校运动队的长跑选手。

有人曾问王亚平:“看你跑步很轻松,是不是不累呀?”

她表示其实也累,也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只是她会在累的时候,告诉自己:再坚持一圈,一圈圈的坚持,一直坚持到最后。

800米、1500米的长期训练,练就的不只是她过硬的身体素质,更是培养了她坚韧的意志力。

体育运动不仅能改变人的体质,更能改变人的品格。

王亚平的意志力除了来自体育运动,还来自于她家庭的影响。

飞行学员需要学习跳伞,在这之前,她从没坐过飞机。跳伞前夕,她与家里通电话,向妈妈诉说自己的忐忑。

王亚平的妈妈却很冷静的告诉她:“这是你们飞行员,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到时候你就想怎么去做动作,我相信你,你一定能做好。”

她的妈妈是一位很普通的农村女性,在吃苦耐劳背后,却是非常有韧性的性格。

球王贝利曾说:“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双翅膀。”

拥有强大身心素质的王亚平,一路过关斩将成功通过了女飞行员的考核。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体现在儿女身上。

勤奋进取、务实肯干的父母,必然会养出坚韧品格的孩子。

02

培养学习能力,未来更加广阔

2009年选拔航天员时,有一天晚上散步,王亚平碰到了杨利伟,她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觉得作为航天员最难的是什么?”

他的回答就两个字:“学习。”当时的王亚平并不理解,为何最难的会是学习?

直到她通过选拔,成为了中国第一批女航天员中的一员,她们的第一年,一共30多门学科:高等数学、空气动力学、天文学、解剖学……

白天课程安排的满满当当,晚上每门课还都有作业。王亚平这时才明白,学习已成为她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从2010年到2013年飞天,三年内学完了四年的课程:包括八大类近百个科目,还有数千小时的训练。

王亚平坦言:“那三年基本上没有出过航天城的大门,也没有逛过一次街,桌子上的台灯,基本没有在12点前熄掉过。”

主持人董卿感叹,听上去像是高三的生活。

王亚平之所以能够接受如此高强度的学习挑战,除了她的超强意志力,还因为她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儿时的她,曾经梦想成为一名律师或者老师。

为了实现梦想,学生时代的她发奋学习,成绩优秀。有一次学校考试考砸了,她不敢面对父母,急得哭了。

父亲知道后,不仅没有训斥她,反而安慰道:“没事,下次努力吧。”

成年后的王亚平,除了工作中的学习外,还不忘继续深造。

2014年,王亚平考入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2016年顺利毕业。

2018年,她再次考入北京大学,跨专业到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攻读心理学博士。

国画大师李苦禅曾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学习是孩子自我成长最好的途径之一。

父母在孩子年幼时,就可以引导他阅读,从亲子共读绘本开始,直至他能自主阅读。

接着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学习的环境,不要打压孩子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能力,能让他们在未来有更多可能性。

03

学会独立思考,人生自己掌握

王亚平能出征太空,除了她超强的身心素质和坚韧的意志力,还离不开她关键时刻做出的几次选择。

初中毕业时,父母想让她上师范学校,但是王亚平心中怀揣着一个大学梦。

所以她背着父母,偷偷改了志愿,报考了高中,父母看到她的坚持,尊重她的选择。

初三的她,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她人生的第一次选择。

高考,是王亚平人生的又一次转折。

那一年,正好赶上国家招收的第七批女飞行员,她在同学的鼓励下,参加了选拔。

一路过关斩将,高考后,凭借体能与成绩优势,成功进入长春飞行学院。

毕业后,她成为一名运输机飞行员,此后9年间,她在天空的飞行时间达到800多个小时,与蓝天结缘。

2009年,王亚平人生中的第三次选择又来临了。

这一年国家开始招收第一批女航天员,而早在03年神五飞天时,热血沸腾的太空梦,已经存在王亚平的心里,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报名。

但她的这次选择,遭到父母的阻拦,父母担心她的安危,父亲认为她在地球上飞一飞就行了。

但是他们看见了王亚平的决心,很快就决定尊重女儿的选择,无条件支持她的决定。

2013年,王亚平乘坐神州十号成功进入太空,并成功进行中国首次太空授课。

返航后,她问父亲如果还有飞行任务,他们还让她去吗?

父亲思考后,说了一句话:“只要你愿意,只要国家需要你,我们还是一样会支持你。”

因为父母知道,他们的女儿热爱航天事业胜过她的生命。

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在跌到爬起的过程中,他会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尊重他的选择,站在他身后,为他鼓掌。

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04

写在最后

有一次采访,主持人问王亚平,对现在的年轻人,在他们遇到挑战,想要放弃一些很难的事情的时候,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王亚平说:“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是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够触摸得到

一定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要相信梦想加努力,一定能够成功。”

我想,这也是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期许:找到目标、努力奋斗、把梦想变成现实。

最后,愿全天下的父母,都能和孩子一起坚持体育锻炼;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也想告诉身处逆境的人,再坚持一下,我们的梦想终将被触摸、被实现。

作者:海棠果,红尘中写文,烟火里成长,不慌不忙过好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终于!摘星星的妈妈回来兑现承诺了!
从北大女神到航天英雄,41岁的王亚平又美又飒被赞上热搜,可她最厉害的是做一位妈妈
“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王亚平与女儿拥抱画面曝光,我却更羡慕那个7岁少年
“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航天员王亚平安全顺利出舱
王亚平给女儿摘的“星星”,原来长这样→
神舟十三号顺利发射,王亚平的成功离不开“苦难”童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