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育儿:12岁的他,选择从高楼跳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剧┃阿圣
userphoto

2022.11.02 广东

关注

作者┃阿圣   朗读┃紫苏

指导┃郭新爱   编辑┃丄学号

前几天,看到一条新闻,深深地为一个12岁的男孩惋惜。

男孩从高楼坠亡了,他才刚上初一。

花季少年,正该跑跳笑闹,正该品尝青春期的苦辣酸甜,却陨落了。

消息是孩子的父亲发布在社交平台上的,此人是经济学人士。

网易的《财经正解局》的报道里,这位父亲指责学校,学业压力太大,造成了儿子坠亡。

在儿子走了几天后,他还提到儿子不能再完成英语打卡了。

那个从一岁开始就学习画画的少年,终于不用再成为父母的标签了。

这是一个看似很有知识的家庭,父母也自认为很关心孩子,孩子也确实有画画的天赋。

如果父母真的和孩子相处融洽,为什么又没有看出孩子出事前的异常?

不是说给孩子丰衣足食就可以了,不是说尽心培养就足够了,不是说简单地安抚就是理解了。

这个经济学家并不经济,因为他算错了孩子成长路上需要什么。

成长路上,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聆听、感受和不焦虑。

01

学会聆听

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心理学家武志红讲过一个案例。

他的一个亲戚慌张向他求助,她的孩子要辍学了,死活不愿去学校。

百般追问之下,儿子才告诉她原因,原来是因为英语不好,受到了老师的怒斥。

而妈妈听他说这件事后,轻描淡写地回复,“老师批评你是为你好啊!”

其实孩子想告诉的是,自己觉得好没面子,觉得老师发火好害怕、好自责。

武志红是这样和那个小孩讲的:英语不好,是你的问题。老师发火,是他的问题。

仅就发脾气这件事上,是他不对,你不必为此自责。

听完这番话,孩子说:我知道了,我去上学。

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倒苦水,并不是想听那个人建议。

我们只是想找人说说,那个人只是倾听,表达理解就足够了。

孩子也一样,他需要的是你安静地倾听,用心体会他的感受。

而不是着急忙慌,给孩子贴上真不懂事的标签,给出想当然的建议。

标签让孩子不服气,你的“建议”对此时的他,反而是种伤害。

好好聆听孩子的倾述,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父母学会倾听孩子的话,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帕蒂.惠芙乐的《倾听孩子》里说,不要急于劝说孩子,不要急于发表意见,让孩子先表达自己的情绪。

先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心声,打开有效的沟通之门。

有效的倾听,会加深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安静、专心地倾听孩子的话,表达你的理解,说出你的看法。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他生命的发展是走向独立。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多给他们点聆听吧!

02

处理感受

是父母给孩子成长的保障


亲戚家的姑娘,进入青春期后,白嫩的额头上长满了痘痘,人也变胖了。

她很焦虑,每天花大量的时间照镜子,无心学习。

亲戚很生气,没收了镜子,认为孩子小题大做。

母女关系闹得很僵,后来孩子外公的一句话,点醒了亲戚:你那时候还不是一样?

她恍然大悟。

此后,她和孩子交流,陪孩子一起锻炼,一起查消痘的方法。

母女又变亲密无间了,孩子也变开朗了。

孩子频繁照镜子,担心青春痘,她是在表达自己的焦虑,焦虑自己会不会变得越来越糟。

妈妈只看到了她照镜子这件事,没有考虑她的感受。

而当妈妈体会到女儿的焦虑后,帮助女儿处理了焦虑的感受,女儿变得越来越好了。

对父母来说,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的感受。

不要紧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

一位留守少年,给妈妈打电话说,爷爷奶奶太唠叨了,他好烦,真想“杀了她们”。

妈妈吓坏了,向心理学家求救。

心理学家问她:孩子说爷爷奶奶唠叨时,你说了什么?

当然是说唠叨都是为了你好啊!

其实,孩子只是想让父母明白,这种唠叨让他难受,让他想摆脱。

而妈妈没有接受到这种感受,反而质疑他不理解爷爷奶奶。

美国家庭治疗师萨提亚认为,父母要做孩子的情感支持者

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不考虑孩子的情绪,不理解孩子的感受。

只关注他的不理智行为,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极端。

父母要注重处理孩子的感受,这是给孩子的最大保障。

03

化解焦虑

是父母给孩子最大的助力

家庭聚会上,堂兄诉说苦恼。

孩子的成绩让他像坐过山车,成绩提高他就开心,成绩下降他就失落。

他说,自己的人生已别无所求,没什么好渴望的了,就是在意孩子的成长。

这是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了。

这是将自己的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了。

这样的家长,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巨大焦虑。

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寄托在孩子身上。

孩子岂不是要承受双倍的压力?

他们身上,还背着父母的理想,好比要替他们重活一遍。

在网上看到,有小孩从三年级就培优,五年级就变成了少白头。

还有家长,培优之外还重金购置学区房。结果孩子成绩下降,家长十分痛苦。

更有教育学教授的孩子,不堪压力,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前,跳楼自杀。

这些事件,令人叹息。究其本质,都是父母把压力转嫁给孩子造成的。

家长放弃了前行,任意将自己的理想和期望,压在了孩子身上。

说的是为孩子设计人生,真相却是满足自己的理想。

作家冰心曾经说过,让孩子像野草一样,自由自在地生长。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有他自己的需求和人格。

而有些父母,却将自己的梦想和焦虑,强加在了孩子的身上。

你的理想要你亲手成就,孩子有他自己的路要走。

一味寄托自己的希望给孩子,不是在帮助孩子,是在折断孩子的翅膀。

父母必须要化解自身的焦虑,关注自身的自我成长。

只有这样,才能不把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

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最好的助力。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

父母是孩子在世界上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关键的老师。

父母要学会倾听听孩子的心声,注重处理孩子的感受,化解自身的焦虑。

要给孩子空间,要进化爱的方式。

作者:阿圣,一个理智大于情感的闲人。拖延是光阴之窃贼,愿我不是纵容窃贼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老师说心理:孩子的焦虑!
爸妈不见了就哭闹,6招帮孩子克服分离焦虑
花开的声音(总495期)介休十中382班《班级简讯》
“请倒数第一名家长讲话!”妈妈落落大方3句话,让老师脸红道歉
老师说“一塌糊涂”,你别发疯就行
做不焦虑的妈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