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育儿•音频:妈妈说有时候恨女儿,女儿很满意:真实的父母更有利于提升亲子关系┃尖尖角

作者┃尖尖角  朗读┃尖尖角  编辑丄学号

   

01


前不久,央视主持人李小萌发了一条微博,是女儿和她的对话。
女儿问她,是否恨自己?她说「有时候恨」。
女儿又反问她,是否爱自己,她回答「永远爱她」。

没想到,她真实的回答,让女儿非常满意。女儿为什么问她这样的问题,她不得而知,或许是女儿对妈妈也是双重情感,有时候非常爱妈妈,有时候不喜欢妈妈。这个恨,可以理解为「不喜欢」「讨厌」等。总之,是与「爱」对立的情感。
女儿问了这个问题,妈妈不仅回答得棒,思考也非常赞。她让女儿知道母女感情是灵动的,母女关系是自由呼吸的。如果女儿对她亦爱亦恨,她也能理解和接受。
她这个真实而睿智的回答,得到了网友的共鸣。网友认为:孩子需要的是真实的父母,因为父母敢于真实,孩子才能踏实。 
有网友分析,如果妈妈告诉孩子都是爱,孩子认为这不符合事实。有时候妈妈对自己凶巴巴的,会因自己淘气不听话而吼自己,会因自己做不完作业而骂自己,这也是爱?为什么妈妈的言行不一致呢?
孩子对父母的感情也是复杂的。有时候感觉父母很伟大,给了自己生命,辛辛苦苦打拼是为了给自己创造更好的条件。但有时候父母的行为确实让孩子不敢恭维,并不能各方面都让孩子满意。
所以,孩子对父母的感情是复杂的,真实的感受就是又爱又恨。
有位网友,当她告诉妈妈,自己对妈妈是又爱又恨,而妈妈却说她只有爱没有恨,妈妈这句并不真实的话,让她从小学六年级到大学毕业后的一年,这12年的时间一直处于觉得自己很狭隘的愧疚中。 
估计以后这位网友也不太敢敞开心扉与妈妈聊天,担心自己的格局比不上妈妈,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带着面具和妈妈相处,其实这种相处模式更难受。明明是最亲的人,却不能真诚交流。
对于小孩子而言,如果父母只说表面上漂亮的话,「对孩子只有爱没有恨」「对孩子一切都很满意」,会让孩子感觉很不真实。反而这些不漂亮的话,比如「有时候会恨孩子」「有时候会讨厌孩子」「有时候会对孩子不满意」,会让孩子更满意。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如网友所言:恨是瞬间,爱是永恒。

02


大多数家长会为孩子的学习成绩绷紧神经。每天谈论的话题,都离不开孩子的成绩。
闺蜜也是这样。孩子上五年级了,她整天为孩子的成绩担心。期末考试时,孩子考了A,她小酌几杯庆祝。孩子考了C,她气得胃疼。
孩子很清楚妈妈的心情随着成绩而上下波动。
后来,因为成绩,闺蜜和孩子的关系很紧张。她对孩子说:“孩子,妈妈不想因为学习成绩而影响母子关系。以前妈妈片面地重视成绩,给你很多压力,看着你那么辛苦,妈妈现在不看重你的成绩了。”
她本以为孩子会开心地说:“妈妈,你怎么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你怎么提升认知了?”
结果孩子说的是:“妈,你真虚伪啊!你天天念叨着我的成绩,我的成绩有一点小的波动,你都要跟爸爸讨论半天,还要给我请家教,还要给我上辅导班,你说你不在乎我的成绩?谁信呀?你自己都不相信,还来骗我!”
妈妈很在乎孩子成绩,孩子能感受到。所以,妈妈这样自欺欺人的做法,并没有得到孩子的认可,反而让孩子认为妈妈虚伪,和妈妈更无话可说。
孩子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所以,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真实的内心感受。

03


网上看到了一个故事:有位心理咨询师,上午接待了三位来访者,下午又应邀去给公司做培训,晚上回到家里,他已经精疲力竭了,吃完饭就想休息一下。他三岁多的女儿说:“爸爸,我想玩之前玩的游戏,你抱着我,把我举起来转圈圈。”
之前这个心理咨询师,是很喜欢和女儿玩这个游戏的,但是那天他特别累,他就温和而坚定地对女儿说:“宝贝,爸爸很喜欢和你玩这个游戏,但是爸爸今天很累了,爸爸想休息。等周末爸爸不累了,再和你玩这个游戏,好吗?”
小女孩,眨了眨眼睛,笑着说:“好的,爸爸,你先休息吧!”
心理咨询师认为:健康的家庭关系,是可以说不的。作为父母,我们要允许孩子对我们说不,我们也有权利,对孩子说不。健康的关系,爱是流动的。
孩子要的是父母的真实感受,如果父母已经很累了,却非要逞强,把孩子举在半空,或许会因为体力不支,把孩子摔下来。人在太累的时候,情绪也不太好。如果带着抗拒的情绪和孩子玩,孩子也不会玩得尽兴,还不如不玩。
爸爸告诉孩子,自己很累,让孩子知道爸爸不是超人,看似打破了在孩子心中“不完美”的形象。但是,孩子却因爸爸的真实,更爱爸爸了。

04


父母对孩子真实,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父母真诚地说出对孩子复杂的感情,以爱为底色,但是偶尔有恨,有不满意,有讨厌,孩子没有恐慌,没有不开心。相反,孩子是满意的,因为孩子对父母也是这种交织的感情。
闺蜜在乎孩子的成绩,却告诉孩子不在乎,孩子感受到的是妈妈的言行不一。还不如换种方式,告诉孩子真实情况,反而有利于改善母子关系。
心理咨询师很累,没有满足孩子的愿望,并不影响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反而让孩子更体恤爸爸。
愿为人父母的我们,不妨与孩子真诚相待,不仅不会减分,还会在孩子心中加分,也会收获更加温馨的亲子关系。
 
作者:尖尖角,常怀感恩敬畏之心,相信美好总会不期而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学第一课,马云发出“灵魂三问”,戳中了无数孩子
《以家人之名》暖心泪目:平凡的小面馆老板李海潮凭什么养出了3个出色的孩子?
女儿被骂长得丑,妈妈一句话霸气回应……
《以家人之名》:全网最想嫁的老公李海潮,3条育儿秘诀成就一个好爸爸
初中生画《西游记》81难通关图爆火:好的父母,都是“无用的”
越放纵,孩子的这种能力越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