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2183

未编年诗

陈三立难以编年的诗有六题计六首。均不载所刊诗集之中,出处见各诗笺注。

2183-1  

题画扇

睨日轻艭远水回,丛祠涉步古阴开。依然众妙森尘境,何处行歌转壑雷。四照花明溪树晚,十方人去寺钟催。渫云山石眠琴未,端为寻秋一覆醅。

【笺注】

此诗题画扇。据《散原精舍诗文集补编》之“补遗”编者注曰:“录自《古学丛刊》(北京古学院编辑组主办)第二期(民国二十八年五月出版)。共三首,诗后云:'右诗散原先生写遗节庵先生者,自注四十以前作也。从醉经堂借钞一过。寿鉨记。’此为其一。”由此可知,此诗写于四十岁以前,为赠梁鼎芬(详见0152《送梁节庵还焦山》笺注)而题画扇。

细味全诗,当为梁鼎芬读书焦山其间,陈三立于秋季书画扇以赠。诗凭借想象,描写了焦山的风物,并嘱其寻赏大好秋光,不要一味读书。

1)“睨日”二句:看着日光下轻快的小船从远方水上返回,步行到古木丛集的祠堂,树阴铺开。

”,轻快的小舟。艭,古书上说的一种小船。

涉步”,行走。宋叶适《题方武成诗卷二首》其二:“自古诗人高远处,看君涉步迈前峰。”

古阴”,古木阴。宋谢枋得《书林十景诗》:“古阴寂寂人踪稀,一泓凝碧环招提。”

首联想象梁鼎芬散步丛集的祠庙间,望着江上船回的景色。

2)“依然”二句:依然是众多的妙趣,满布尘世的世界;你到何处去边走边歌,如雷声震动在山壑间?

众妙”,众多的妙趣。清林嗣环《〈秋声诗〉自序》:“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尘境”,原为佛教语。佛教以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因称现实世界为“尘境”。唐司空曙 《寄卫明府》诗:“翠竹黄花皆佛性,莫教尘境误相侵。”

行歌”,边行走边歌唱。借以发抒自己的感情。《晏子春秋·杂上十二》:“梁丘据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出。”此指梁鼎芬。

颔联仍想象描写梁鼎芬在众妙之地,不知在何处纵声行歌。

3)“四照”二句:溪水傍晚,四处花光映照鲜明;僧人去十方化缘,寺院的钟声在催促回来。

十方”,佛教谓东南西北及四维上下。《宋书·夷蛮传·呵罗单国》:“身光明照,如水中月,如日初出,眉间白豪,普照十方。”“十方人”,指吃十方的僧人。和尚靠信徒布施,四处化缘度日,故称“吃十方”。

颔联描写梁鼎芬所居的寺院风光。至此,大致可确定此时是描写梁鼎芬读书焦山的情形。

4)“渫云”二句:古琴放在了飘着云雾的山石上没有?正为寻找秋光,把诗书盖在酒瓮上了吧!

渫云”,飘散的云。南朝齐谢朓《敬亭山》诗:“渫云已漫漫,多雨亦凄凄。”

山石眠琴”,指放置古琴的山石,描写悠闲地情境。清周卓《村居》:“座有眠琴石,门无载酒车。”

覆醅”,覆盖装酒的酒具,谓不读书。清钱泳《履园丛话·⼋·谭诗·总论》:“花之开谢,实由于时,虽烂漫盈园,⽆关世事,则⼈亦何苦作诗,亦何必刻集哉?覆酱覆醅,良有以也。

尾联似乎劝嘱梁鼎芬如此美好秋光,还是放下书本,寻秋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书局: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全部书目
中华书局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目录(58种)
阿翔:编年诗(16)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卷五十二
题画诗有哪些
清代张照《题画十二首之一诗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