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己亥杂诗》第五十六首

《己亥杂诗》第五十六

孔壁微茫坠绪穷,笙歌绛帐启宗风。

至今守定东京本,两庑如何阙马融?

自注:戊子岁,成《<尚书>序大义》一卷,《太誓答问》一卷,《尚书马氏家法》一卷。

【笺说】

清道光八年(1828)为戊子岁,这一年,龚自珍写了《尚书序大义》一卷、《大誓问答》一卷、《尚书马氏家法》一卷。

《尚书序大义》和《尚书马氏家法》,今已佚,不知具体内容。《大誓答问》一卷尚存,有二十六个问答。汉代所流传的《尚书》有无《大誓》一篇,至今仍有争论,大多数人认为西汉的《尚书》,无论今文、古文都有《大誓》。而龚自珍认为,汉代的《尚书》,无论《今文尚书》或者《古文尚书》,都没有《大誓》一篇,《大誓》是一篇晚出的战国的著述。

《尚书序大义》虽然已佚,但在《最录尚书古文序写定本》中,可以看到他对《尚书序》的一些观点。比如在,他认为《尚书序》为孔子或孔门七十子所作,保留完整。这种观点,一反宋儒的怀疑。

《尚书马氏家法》已佚,从题目看是论汉代马融的《尚书》研究。马融的《尚书》研究,属于《古文尚书》系统,是东汉杜林所得漆书古文本的《古文尚书》,后再传弟子马融为此做了传注。

龚自珍的此首诗,就是写自己对马融的《尚书》研究的评价。

孔壁微茫坠绪穷,

首句说,《尚书》藏在孔子就在的墙壁中,踪迹渺茫,行将灭绝的文献就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

“孔壁”,孔子故宅的墙壁。据传古文经出于壁中,故著称。典出《汉书·鲁恭王余传》:“恭王初好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清龚自珍在《大誓答问第二十四》认为:“孔壁,固古文也,孔安国以今文读之,则与博士何以异?”

“坠绪”,形容行将绝灭的学说。唐韩愈《进学解》:“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坠绪穷”,是说这将灭绝的《尚书》就要到头了。

首句是写《尚书》在秦末的焚书坑儒中,被藏之于墙壁的即将消失的悲惨境遇。

笙歌绛帐启宗风。

此句是写孔壁的《古文尚书》为马融所阐发:在红帷帐里,笙歌声中,开启了儒家《尚书》的学术传统。

“笙歌绛帐”,语出《后汉书·马融传》:“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此处指马融讲学的盛大场景。

“宗风”,指思想流派的传统。比如可指佛家宗风,金元好问《夏山风雨》诗:“惨澹经营有许功,吴僧谁得嗣宗风。”这里是指孔子的儒家学术传统。

此句描写马融讲学的场面与开启《古文尚书》传承的功绩。马融,字季长,是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他是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是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马融学识渊博,尤长于古文经学。他综合各家学说,遍注群经,使古文经学开始达到成熟的境地。

至今守定东京本,

第三句写道,现在学习《尚书》还是严守着东京本子。

所谓“东京本”,是指东汉时杜林所传的《尚书》版本,也就是马融为之作注的,后人称之为《古文尚书》。原来,在西汉初年流传的《尚书》,是躲过了焚书坑儒的儒生伏胜口述背诵下来的,由于使用的是汉代的隶书,就被称为《今文尚书》。东汉杜林得的这一本,据说是漆书的先秦文字,因此称为《古文尚书》。西汉定都东京洛阳,故称这个本子是“东京本”。

两庑如何阙马融?

末句说,孔庙里两边的配祀,为什么缺了马融呢?

“两庑”,文庙中先贤从祀之处。例如《明史·礼志四》记载孔庙的“两庑从祀……凡九十一人”。

此句是对马融在后代未得到应用的评价感到不解。其实,在唐代和宋代,马融都曾配祀两庑的,可是到了明代和清代,却因为马融晚岁未免祸,屈从权贵梁冀而留下污点,被撤去两庑从祀。

龚自珍的经学研究本是属于今文经学流派的,由此亦可见他对古文经学,也不是持绝对排次的态度。他甚至在文本的意义上,肯定伪《古文尚书》,他在《最录尚书古文序写定本》中说:“闻之外王父段先生,伪孔氏尚书,视马、郑本文字无大异也。枚赜及伪孔罪虽大,未尝竄改文字,又非别有经师相承,能异文字者也。”倒也通达可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说汉代经学
《尚书》导读
“伪《古文尚书》案”平议 – 国学网
胡治洪 | 《尚书》真伪问题之由来与重辨(下)
《尚书学史》:专史研究的空前杰作
七朝石经的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