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己亥杂诗》第五十七首

《己亥杂诗》第五十七

姬周史统太销沈,况复炎刘古学喑。

崛起有人扶左氏,千秋功罪总刘歆。

自注:癸巳岁,成《左氏春秋服杜补义》一卷,其刘歆窜益左氏显然有迹者,为《左氏抉疣》一卷。

【笺说】

龚自珍此诗的自注里说,癸巳岁即道光十三年,他四十二岁时,写成了《左氏春秋服杜补义》一卷,从题目看,是补充晋朝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和东汉服虔《春秋左氏解谊》的。此外还有一本《左氏抉疣》,是指出汉“刘歆窜益左氏显然有迹者”。可惜的是。这两卷书都已佚,具体内容难详了!

我们就看他首诗写些什么吧,可知一二。

姬周史统太销沈,

首句说,周朝的历史传承,太埋没无闻了。

“姬周”,此指周朝,因其姬姓,故称姬周。《说文》云“黄帝居姬水,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

“史统”,历史传承。龚自珍有《尊史》一文,曰:“史有其官而亡其人。有其籍而亡其统。史统替夷。故孔统修也。史无孔。虽美何待。”亦用此语。

“销沉”,埋没无闻。宋叶适《祭陈益之待制文》:“销沉至死,有困无亨。”

此句是叹息周超的历史文献没有传承下来。

况复炎刘古学喑。

第二句接着说,何况汉朝的古文经典与文字的研究也太薄弱。

“炎刘”,刘姓的汉朝尊崇火德,刘邦自称赤帝子,故称炎刘。汉赵岐 《<孟子>题辞》:“遭苍姬之讫録,值炎刘之未奋。”

“古学”,研究古代经典的学问。汉许冲《上<说文解字>书》:“臣父故大尉南合祭酒慎,本从逵受古学。”段玉裁注:“古学者,《古文尚书》、《诗毛氏》、《春秋左氏传》及《仓颉古文》、《史籀大篆》之学也。”“古学喑”,就是古学薄弱,喑哑,没有声音。

第二句是批评汉朝的古学研究无力。

崛起有人扶左氏,

    第三句说,突然有人崛起,支撑起《左氏春秋》的研究。

“左氏”,此指《左氏春秋》,即《左传》。传说为左丘明所著,所记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左丘明此人,还作有《国语》一书。

此句的“有人扶左氏”,是指刘歆,他如何“扶”,下句再一起说。

千秋功罪总刘歆。

    末句说,历史上千秋功罪,都要归在刘歆名下。

“刘歆”,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为汉高祖刘邦四弟楚王刘交的后裔,刘向之子。他是汉代古著名经学家,主古文经学以能通经学、善属文为待诏宦者署,为黄门郎,受诏与其父刘向领校“中秘书”(内秘府藏书),协助校理图书。刘向死后,仍继承父业负责总校群书。此外,刘歆在天文历算上,也卓有成就。章太炎甚至称他为:“孔子以后的最大人物。”

就《左氏春秋》来说,在刘歆之前并未引起经学界的重视,是刘歆建议,将《左氏春秋》列入官学,与《公羊传》、《谷梁传》同作为释经之书。这就正确定位了《左传》的地位。这可以说是刘歆的“千秋之功”。

但是,刘歆为了提高《左传》的地位,使之成为释经之书,把《左氏春秋》改为《春秋左氏传》,使得《左氏春秋》成为解释鲁国史书《春秋》的书,而不是一部独立的史书。我们现在看到的《左传》通行本,就是刘向整理的《春秋左氏传》。这就在后来引起许多的争议,有人认为其中有刘歆的“增益”。龚自珍也就持此观点,他的《左氏抉疣》一卷书,就是找出“刘歆窜益左氏显然有迹者”。这就是他认为的刘歆的“千秋之罪”。

不过要指出的是,龚自珍属于今文经学派。影响他转入今文经学派的刘逢禄,就有《左氏春秋考证》一文,认为《左传》是刘歆伪造的。后来,清末康有为也是今文学派,为变法寻找理论,他的《新学伪经考》就把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典,如《周礼》、《逸礼》、《古文尚书》、《左传》、《毛诗》等,都定为西汉末年刘歆伪造的,因此都是“伪经”。

由此可知,龚自珍的“千秋功罪”的“功罪”二字,是偏正复词,是偏于“罪”而言,哪有什么“功”?第三句的“崛起有人扶左氏”,怕也不是褒义,而是贬义,带有讥讽的意味了。

金文学家的观点也受到了质疑。章太炎的《春秋左传读》,刘师培的《周秦诸子述左传考》、《左氏学行于西汉考》等论著都力辩《左传》非伪书。钱穆在《刘向歆父子年谱》一文中列举28条疑问来反驳康有为的观点,证明刘歆不可能篡改该书。康有为等今文学家的批评表现了今文经学门户偏见,是为其“托古改制”的政治观点服务。

2012年,浙大收藏乐新发现的战国楚竹简,“浙大简”中包含古书《春秋左氏传》一种,研究者并得出战国时确有《左传》一书的结论,并非伪书。或者这可能结束《左传》真伪的争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刘德(汉景帝刘启第二子,废太子刘荣同母弟,母栗姬,西汉宗室、藏书家,受封为河间王)
文言观止 | 史海探珠——《汉书·刘歆传》
千秋功罪:大名鼎鼎、大奸大恶
新学伪经考 刘向经说足证伪经考第十四
诗说汉代经学
中华思想文化5:“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