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件事搞定叛逆小孩,不吵架不冒火,让他开始觉醒!
前几天刷抖音,看到两则蛮心酸的事,一位妈妈被叛逆的儿子,逼得要跳水自杀,另一位妈妈也被逼要跳楼,警察上门做工作时,这位妈妈像无助的孩子一样,嚎啕着倾诉:

“让写作业不写,让学习不学,每天晚上不睡白天睡,怎么叫也不起床,饭都不吃几口,就去打游戏,你们说说,天下哪有这样的孩子呀?天下哪有这样的孩子呀!”

我跟李波老师说,以前是父母逼的孩子跳楼,现在可好,变成孩子逼得父母跳楼啦。
再不开学,恐怕天下的父母一多半要得抑郁症了。

这不,昨天晚上,又有两位妈妈跟我联系,一位孩子初二,一位高二,一位开始叛逆,一位叛逆还未结束,妈妈们挠头,问我,怎么办,赵老师?

是的,这次疫情是一面照妖镜,以前孩子在学校,眼不见心不烦,还可以自我安慰,甚或自我欺骗,这次,放在身边这么久,自己的孩子什么样,可谓原形毕露。

说句实话,即便学校开学,你就真的无事一身轻了吗?不是,与其继续装聋作哑,不如现在就睁开眼,咬紧牙,开始做点事。毕竟,自己的孩子自己疼,自己的孩子自己管,今天不管,迟早要面对。

看到这里,也许有家长要喊冤了,赵老师呀,哪里是我们不想管,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管呀!

别急,今天就是给大家送方法来了,坚持3个月,这样待孩子,效果好到你尖叫!

第一、把每一次团聚,都当成珍宝。

李波老师在每一期走心课中,都会有一个非常棒的观念给到孩子们:

何为养正?

所谓养正,就是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可以看到积极的一面。

凡事都有两面,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如果你眼睛只盯着坏的一面,你就会痛苦万分,就会横挑鼻子竖挑眼,就断了自己成就事物,改变局面的机会了;

看到坏的一面,但是不被坏的这一面所局限,还能看到好的一面,ok,你就找到了生的契机,发展的可能。

比如这次疫情,孩子们不能去学校,被迫呆在家里,跟父母日日相处,赵老师问你:面对这种局面,你是开心呢?还是抑郁烦躁呢?

我想,开心三秒钟,剩下的时间就要抑郁了吧,妈妈们有时间刷刷抖音,看看肥皂剧,忙乎忙乎自己的小爱好;爸爸们,有时间抽口烟,独处一下,多好?其实,事实就是这样,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时间,这个时候,看到孩子的时候,就会不由得烦躁。

赵老师是做过五年主妇的,生活过3个小区,据我看来,父母爱孩子是真的,危难时刻,为孩子拼命都不含糊,但是,日日跟小孩子相处,内心也是枯寂到要长草的。所以,小区里遛娃,是逮着机会,就要三五成群,唠嗑聊天的。

其实我们跟孩子一样,都踮起脚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独独忘了眼前的幸福。

说到这里,你就懂了,为什么看孩子不顺眼?

因为,他们既剥夺了我们自我的空间,时间,还占用了我们的精力,我们既要辛勤工作,又要去做饭,要打扫房间,要管理他,我们付出了这么多,可是,他们又是怎么对我们的呢?

这是亲子矛盾的底层心理。

那应该怎么办?

要想路通,换换想法。赵老师是这样想的:

从当年做主妇,到后来工作,每逢跟孩子们在一起,都觉得是上天的恩赐,是生命难得的相处,是孩子们在给予我,在弥补我,在启示我,他们就像两座惊人的宝藏一般,让我从中汲取了力量。他们没有在消耗我,却滋养了我。

为什么?

人是活在家庭中的,家才是我们安放心灵的归宿,生命最美好的时光,是与家人点点滴滴的相处。这点滴的美好,就像一朵花开,就像一片嫩芽生发,岁月的每一时每一刻,都有它的美感。

事随心变。

当你心境变化之后,再看孩子,再看这些劳作,付出,它们就具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孩子是可爱的,劳作是一种美好的奉献,相伴是难得的缘分,你给出去的,都会加倍还回来。

所以,疫情期间,李先生担当起了家中的掌勺大厨,每逢他在厨房带着爱,细细地为我们烹饪每一道菜,我嗔怪他不嫌烦时,他都淡淡地跟我讲,跟家人一起享受每一餐饭,这不就是生活吗?要不,拿时间要干嘛?

其实我也如此呀,喜欢收拾家,喜欢把屋子里每一寸都整理洁净,看着阳光洒满整个房间,心中充满了喜悦。

最近我们复工,但是每逢周末,要戴上口罩,带孩子们去放风,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一天走4、5个小时,5、6公里,在人迹罕至的羊肠小道上,一边走,一边海阔天空地聊天,孩子们都欢欣鼓舞。

一定一定要相信,父母正向的心境会给这个家赋予一种安宁幸福的氛围,所以,两个儿子,一个11岁,一个8岁,这次居家,一家人居然关系更加亲密,情感更加深厚,这个时候,你要他上个课,写个作业,认真地面对生活,还是难事吗?

记得,爱不是悬在空中,挂在嘴上,而是柴米油盐中一点点过出来的。

孩子一点点长大,渐渐有了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想法,这时,老旧的父母在他心中还有没有位置,父母的话在他心里还是否有分量,取决于什么,取决于:他有没有感受到你的爱。

——浓郁深厚却不张扬不扎眼不让人心生愧疚背负包袱的阳光健康温润的爱。

爱,才是牵制住风筝的那根风筝线。

所以,无论孩子怎样叛逆,都要要求自己放下纠结,珍惜在一起的时光,拾起对生活的美好想象,并去付诸实践,时间久了,这个家的气场就变了,不是火煎油一般的暴躁和紧张,而是流淌着爱和温馨,松弛和自然,孩子身处其间,他身上的戾气就会慢慢抚平。这是一味滋补药。

第二、不要事事看不惯,而要事事去接纳,甚或去欣赏。

疫情最开始时,连楼都下不得。

冒冒同学在家呆着,不知怎的,迷上了沈腾,先是看完了沈腾几部经典电影,又是找遍了沈腾的小品,连带《王牌对王牌》都追得很紧。

我们笑称沈腾是他的腾叔。
看完之后,没得看了。追着问我,还有没有电视剧,沈腾叔叔演的。
我想起来,还真有一部,好像是《你是我的眼》。找到后,他如获至宝,我们一起看,看不到三集,我就受不了了,赵老师喜欢宏大的叙事,不喜欢家长里短,这絮絮叨叨,我头疼,可是,这小子,居然一集不落,连看一周,硬给看完了。
我问李波老师,这婆婆妈妈的片子,他在看什么呢?
李先生说,世事洞明皆学问。家长里短,婆婆妈妈里,藏着这个世俗的世界,他需要看见。
想想是了,记得谈恋爱时,李先生就热衷看家长里短的片子,比如“麻辣婆媳”这种段位的,可是论读书,他看的又是深厚的学术书籍,大部头,一张床一半都堆满书,地上又堆一大堆,这都是观察世界、理解世界的途径而已。只不过一个形而下,是具体的;一个形而上,是抽象的。

人与人是不同的。

但殊途可以同归。

当你看到这一点,并且试着去接纳,甚至带着一种欣赏的态度去看时,事情的性质就发生了转变。

儿子看完之后,还颇有心得,喜欢凑我跟前,跟我交流一番,我们两个你一言我一语,常常说得不亦乐乎。随后,腾叔这阵风就刮过去了。

接着,他又开始忙乎他的小说“大红和小红”了。一章一章地写,兴致勃勃。

再后来,给他安排我们的线上课程,他也欢欣地接纳,一个即将11岁的男孩,一天3个科目,6节课,认认真真,就像他看腾叔的电视一般。

前段日子,语文课结束了,李波老师又想给他换成一天一门,他说,是有点累,可是,如果一天一门课,又觉得有点少。你看,这就是孩子的觉悟,你怎样待他,他就怎样待人生,认认真真,毫不懈怠。

说实话,我儿子也喜欢打游戏,但是,他从来不会在上网课的时候偷偷打,或者偷开网页,因为,父母的态度明确而通情达理,他没必要。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先接纳后调整,就像接球的时候,唯有你的手臂先往后退一步,才能接得稳。

宰相肚里能撑船,容得才能驾驭得。
第三、要意识到孩子的长大,并在关键的点上,给予帮助。
昨晚两位家长抱怨,一位抱怨孩子初二开始像变了个人一样,变得自我,任性,对学习也不太上心了。另一位妈妈抱怨孩子初三开始叛逆,现在高二,性情懒散,眼高手低,自己成绩不好,还瞧不起老师,自己还从网上找一些课上,认为对自己有帮助,什么思维导图啦,她抱怨他常常做一些无用的事。
其实,这两位妈妈都看到了孩子叛逆的现象,但是,却没有看到这现象背后孩子长大的事实。
更没有意识到,她们口中所谓的那些叛逆行为,其实是孩子在寻求成长的一种努力。
孩子的心灵就像他们的个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生长。

可是我们面对这二者的态度却截然相反。

若有一天早上,你忽然发现他的袖子短了,裤子也短了时,你一定不会责骂他,相反,你会欣喜,因为他又长个了。

但我们面对孩子的精神世界的成长,却恨不能有一个遥控器,让他干嘛就干嘛,可是,另一边,我们又抱怨他不成熟,不长进,不独立。

他正在走向成熟的路,可惜,你视而不见。

就像初二的那个男孩,自我意识萌发了,自然会开始有主见,可是,父母认为是自我,任性了;

高二的男孩,在学校里被严苛的老师批评,可是,他自己也想学好,才会在网上寻找一些课,自己来上,但是,又被妈妈说尽干些没用的事。

他们的叛逆大家都看到了;

但他们的努力大家都轻易否定掉了。

他们是一群想要成长而四处碰壁,无人引导的孩子。

何为成长?

亲爱的父母们,一定不是按照你设想的那种方式,像拍偶像剧一般,360度无死角,老老实实读书,认认真真听课,不追星,不化妆,不追剧,不早恋,不顶嘴,每晚只写作业......

成长就像学自行车,在仓促,忙乱,恐惧,紧张又憧憬中,不断地试错,尝试着掌握平衡,并且在不断的摔跤中,伤痕累累地走向强大。

你不能只要开头的乖,和后面的成熟,却把中间这一段掐灭了。

不成熟,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没有捷径,不能绕道。

所以,你能做的,是接纳,是鼓掌,是欣赏,是心安,把心放在肚子里,然后,蹲下身子,跟孩子一起寻求方法。

我们的教育顾问王晓华老师,曾经给我分享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初中很优秀的女孩上高中后遇到了学习困难,分数一再下滑,她脾气也开始变得暴躁,有一次,妈妈开完家长会后,回家想要跟孩子交流一下。

结果女儿火力全开,她朝着妈妈吼,“你知道什么!你以为你跟班主任说几句话就知道我的问题是什么了,就知道怎么给我提分了?我告诉你,没用,没用!”

妈妈被硬生生地怼了一顿,不怒反喜,她终于听到了女儿的心声,她是真的遇到了困难,这个困难很难逾越,女儿的咆哮,不是指责,而是求助,是大声的呼救。

她关注“考试帮”多年,这次终于下定决心,果断给孩子报了寒假走心课和在线培优数学课。

王老师回访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半月,孩子心境变了,方法有了,分数也在提升,脸上的笑容又回来了,经此一事,她跟母亲的情谊更深厚了,她对人生的起伏有了更大的耐受力。她变得更强大了!

所以,这位妈妈很厉害,她的厉害不是能帮孩子辅导功课,沟通思想,而是能洞悉孩子的内心,能帮孩子扛事,关键时刻,动用自己的资源,见识,和经验,借助水平更高的专业人士,为孩子打通了通往成功的最后100米。

赵老师最后的叮咛:

有人把青春期比作青苹果,这个比喻非常棒,酸酸的,涩涩的,不好吃,但你要扛过去,就会变得甜美成熟。

这个扛的过程,很难受,对孩子如此,对你也如此,但是,在难受的时候,坚持去做对的事,而不是放任自己同孩子一般失控,那么,你就一定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这个过程中,你不是孤独的,阳明教育将始终与你站在一起。


来自李波老师的教育讲座



《从4个学生的案例出发,为你揭秘孩子分数背后的真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帮孩子改毛病,却做了相反的事,难怪火上浇油,越帮越忙呢!
别再错下去了!当孩子成绩下滑的时候,这样做,才能助他一臂之力......
多少父母做反了?怪不得孩子越教育越叛逆!
想让孩子从叛逆走向自我教育,离不开这5个字!
这12个字,学校里不教,却是孩子学习的要害!暑假安排学习,一定别忘记......
别再为孩子瞎忙了,用10年做好这4件事,一切水到渠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