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安(2)

第四卷、义解二
译文

晋长安五级寺释道安(2)

道安到襄阳后,继续宣扬佛法。当时,在佛教刚传入中国时翻译的一批经书已流传很久了,但这些译本都有很多错误,致使道安感到这些经书中有许多内在的东西还没有被人理解,每到他讲经时,只是讲解大概意思。道安钻研佛典,钩深致远,他所注释的《般若道行》、《密迹》、《安般》等经书,共22卷,他在注释这些经书时,认真地对待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挖掘出许多内在的含义,妙尽深旨,文理会通,使经书的内容更加明白、准确,具有开先河之功。
从汉、魏直到东晋,这几百年来,从古印度传来的经书渐渐多起来了,但是传经人的姓名、年代,人们却说不清楚,后人考证也很少有结果。于是道安开始编纂经书的总集名目,标明传经人的情况,排列年代时序,结集为《经录》一书。使众经有据,这都是道安的功劳。《经录》一出,各地的学道者,纷纷前来拜师学习。
当时,征西将军桓朗子镇守江陵,邀请道安到江陵暂住一时,后来朱序又邀请道安回到襄阳,与他交游颇深。朱序常常感叹道:“道安法师真是学道的渡口,明理的桥梁,陶冶人的作坊!”
因为白马寺地方狭小,道安又修建了一座寺院,名为檀溪寺,就是用的张殷的旧宅。当地有钱有地位的人,大加赞助,修建一座五层的佛塔,盖起400间房屋。凉州刺史杨弘忠送了1万斤铜,欲用此铜做承接甘露的承露盘,道安说:“承露盘已由法汰营造,我打算用这些铜铸一尊佛像,您看可以吗?”杨弘忠高兴地答应了。于是众人齐心协力,铸成一尊佛像,高一丈六尺,神圣明丽,每天晚上都放出光芒,照耀殿堂。后来佛像自己移动到万山,全城人士都来瞻仰礼拜。僧人又把佛像迁回寺院。道安觉得大愿已了,说:“我就是今天晚上死了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前秦苻坚派人送来一尊外国金箔倚像,有七尺高,还有金坐像、结珠弥勒像、金缕绣像、织成像各一个。每逢有法事时,道安就把这些佛像罗列出来,布置幢幡,珠珮交相辉映,香烟四处弥漫,使得前来礼拜的信徒们莫不肃然起敬。有一尊外国铜像,制作的形状古异,当时的人们对它并不看重。道安却说:“这尊佛像的造形极佳,只是发髻的形状不适合。”就让弟子们将发髻回炉,重新冶造,随即佛像光焰焕炳,照耀佛堂。仔细看看佛像的发髻,发现有一颗舍利,众人都非常惭愧而叹服。道安说:“既然佛像灵异,就不要再回炉冶造了。”当时有识之士都说道安早就知道有舍利,故意用这个方法出示于众人。
当时在襄阳有个叫习凿齿的人,口舌锋利,压倒当世。他早就听说过道安的大名,曾写信给道安问好,他说:“法师品德高尚,操行正直,既慈悲天下,又严格戒法,僧侣和百姓都得到法师的荫护。自佛教传来我国四百余年,虽有很多信奉者,但像法师这样任当洪范,化洽幽深,得到众多僧人思慕的大师还是不多见的。降甘露于丰草,植檀香于江边,如来之教,复崇于今日;率波溢漾,重荡于一代啊!”文字很多,不能详细记载。
待道安来到襄阳,习凿齿立即前去拜访。宾主坐定后,习凿齿自称:“四海习凿齿。”道安回道:“弥天释道安。”当时的人们都认为这是很有名的答话。后来,习凿齿又来时带来10枚梨子,正值众僧人正在吃饭,道安亲手剖分梨子,分与众人,不多不少,人各一份,每份相同。名士郗超派人送来米千斛,并附一封长信,深致问候。道安回信说:“捐米,更觉出有待于外物的烦恼。”
习凿齿给谢安写信说:“来这里见到释道安,确实远胜诸人,非同寻常。师徒数百人,持斋讲经,孜孜不倦。他没有变化奇特的法术来惑常人的耳目,没有重威大势来迫使参差不齐的群小就范,但师徒态度严肃,相互尊重,济济一堂,秩序井然,此种情形是我从来都没有见过的。此人心怀玄理,博览群书,内外经典,大略都已读遍;阴阳数术,十分通晓;佛经妙义,他更是游刃有余。他的功力与高僧法兰、法道相似。真遗憾足下不能与之相见,他也常说愿与足下一叙。”道安被当世的名士贤人所推重,都是这一类的事情。

原典
既达襄阳,复宣佛法。初经出已久,而旧译时谬,致使深义,隐没未通,每至讲说,唯叙大意转读而已。安穷览经典,钩深致远,其所注《般若道行》、《密迹》、《安般》诸经,并寻文比句,为起尽之义,乃析疑甄解,凡二十二卷。序致渊富,妙尽深旨,条贯既叙,文理会通,经义克明,自安始也。自汉魏迄晋,经来稍多,而传经之人,名字弗说,后人追寻,莫测年代。安乃总集名目,表其时、人,诠品新旧,撰为《经录》。众经有据,实由其功。四方学士,竞往师之。时征西将军桓朗子镇江陵,要安暂往,朱序西镇,复请还襄阳。深相结纳。安以白马寺狭,乃更立寺,名曰“檀溪”,即清河张殷宅也。大富长者,并和赞助,建塔五层,起房四百。凉州刺史杨弘忠送铜万斤,拟为承露盘。安曰:“露盘已托汰公营造,欲回此铜铸像,事可然乎?”忠欣而敬诺。于是众共抽舍,助成佛像。光相丈六,神好明著。安既大愿果成,谓言:“夕死可矣。”
符坚遣使送外国金箔倚像,高七尺,又金坐像、结珠弥勒像、金缕绣像、织成像各一尊。每讲会法聚,辄罗列尊像,布置幢幡,珠佩迭晖,烟华乱发。使夫升阶履闼者,莫不肃焉尽敬矣。有一外国铜像,形制古异,时众不甚恭重。安曰:“像形相致佳,但髻形未称。”令弟子炉治其髻,既而光焰焕炳,耀满一堂。详视髻中,见一舍利,众咸愧服。安曰:“像既灵异,不烦复治。”乃止。识者咸谓安知有舍利,故出以示众。
时襄阳习凿齿锋辩天逸,笼罩当时。其先籍安高名,早已致书通好,曰:“承应真履正,明白内融,慈训所兼照,道俗齐荫。自大教东流,四百馀年,虽蕃王居士,时有奉者。而真丹宿训,先行上世,道运时迁,俗未佥悟。自顷道业之隆,咸无以匹,所谓月光将出,灵钵应降。法师任当洪范,化洽幽深,此方诸僧,咸有思慕。愿庆云东徂,摩尼回曜,一蹑七宝之座,暂现明哲之灯。雨甘露于丰草,植栴檀于江湄。则如来之教,复崇于今日;玄波溢漾,重荡于一代矣。”文多不悉载。及闻安至止,即往修造。既坐,称言:“四海习鉴齿。”安曰:“弥天释道安。”时人以为名答。齿后饷梨十枚,正值众食,便手自剖分,梨尽人遍,无参差者。高平郄超遣使遗米千斛,修书累纸,深致殷勤。安答书云:“捐米千斛,弥觉有待之为烦。”习凿齿书与谢安书云:“来此见释道安,故是远胜,非常道士,师徒数百,齐讲不倦。无变化伎术,可以惑常人之耳目;无重威大势,可以整群小之参差。而师徒肃肃,自相尊敬,洋洋济济,乃是吾由来所未见。其人理怀简衷,多所博涉,内外群书,略皆遍睹,阴阳算数,亦皆能通,佛经妙义,故所游刃。作义乃似法兰、法道,恨足下不同日而见,其亦每言思得一叙。”其为时贤所重,类皆然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习凿齿与道安法师
释道安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高僧,年轻时在邺...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 卷一百二十六
逍遥游谈“三十六字诀”与六十四式
中国历史上最奇怪的战争 十万大军争夺一个和尚
此地修公路挖出2000多颗舍利,考古专家激动:这一定是中国之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