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水村里唢呐响

------  张 雪

 

一条水沟从村子东南方流经村内,沟中有泉,泉水呈白色,这就是山东省邹城市看庄镇白水村村名的由来,一条水沟命名的村庄却流淌着几百年来的文化风韵。   

7月的一天早上,与市司法工作室杨学贞主任一起驱车前往白水村。白水村位于看庄镇政府驻地东南7千米处,南与滕州市接壤,环镇路从村北通过,是该镇东部最南端的一个村庄。我们的车子在导航的提示下,穿涵洞、过村庄,公路两旁种植的玉米在雨后更显得绿意盎然,田园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夏日乡村画卷。

村头上一个铁皮屋矗立在路旁,是个防火值勤点。柏油路平坦且笔直的直达村子里,兴利河的水翻腾着自东向西从村中穿过,树荫下有几位老人伴着知了声,悠闲的下着棋。白水村历史比较悠久,文化底蕴无比的丰厚。据《邹城市地名志》介绍,经有关专家学者详为考证,“南阳白水”,即今邹城市看庄镇白水村。据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修《邹志·建置志》所载140个官庄中,有白水庄,为万历三十二年知县梁州彦建,三十七年知县胡继先修整,“给以牛种,免其杂役……垦荒”的21个官庄之一(官庄为中国封建社会官府直辖的田庄)。村子里出土过刊刻于北魏普泰元年(531年),北朝时期罕见的著名刻石《魏故南阳张玄墓志铭》(又称《张黑女墓志》),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是北朝时期非常罕见的著名刻石,倍受何绍基推崇,至今仍受到书法界重视。现存曲阜孔庙张猛龙碑中记载的张猛龙亦是南阳白水人,张猛龙于熙平年间(516—517年)任鲁郡太守,为官能“治民以礼,移民于乐”;在任上“兴修学校,课农劝桑”,因此离任时门生故吏为之立清颂之碑。

在村委会里我们见到几位老人,于是便聊起村子里的事。村里现有居民196户,680余人,汉族;姓氏主要有王、史、李、曹、郭、孙等。地处半丘陵地带,耕地面积1010亩,粮食产量43.9万公斤。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及土豆、黄姜等蔬菜。村会计李先生介绍说:“自恢复高考以来,村里年年都出大学生,出了六、七十个大学生了。目前,光俺们村就有九个博士生,俺儿子李浩然就在中科院上班。”

“俺村有名望的可不少,有造酒的、玩皮影戏的,但最出名的还是吹喇叭(唢呐)的”。曹姓老人说道:“俺村的孙化洋是平派鼓吹乐孙家班第六代传人。他最拿手的是'百鸟朝凤’那喇叭吹的真是'清脆嘹亮’,让人听起来如身临其境,感觉如醉如痴。其它的曲子听来或婉转忧伤、或欢乐激昂、或凄凉悲壮、或雄浑激越,听过了他吹的调子,再去听其它的就没意思了。在今年春上他还代表济宁市去新疆参加全国性的唢呐比赛呢。”老人说话言语中明显的有一种自豪感。孙化洋,70年出生,男,8岁从父学艺,深得其父真传。掌握了唢呐、管子、笙、笛子等多种乐器演奏,技巧全面,变化多样,尤其擅长唢呐中铜杆及管子的演奏。1990年参加邹城市首届唢呐比赛,获得一等奖;1999年在邹城市唢呐比赛中,获”十佳“称号。曾两度受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系刘勇教授之邀,为山东平派唢呐艺术研究,提供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

孙化洋非常忙,他要养活整个孙家班,带的弟子也要从实践中去磨练,他带着孙家班去滕州市镇头村吹戏去了。当地有谚语“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充分说明了唢呐的重要性及民俗文化中的普及性。唢呐作为乐器于明朝洪武年间随山西移民迁徙带入邹城,起初唢呐作为民间乐器仅被用来自娱自乐,后来逐渐有以吹唢呐为业者,专门服务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等场合。

平派唢呐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摸索制造出了铜杆唢呐(俗称小铜杆),铜杆唢呐音色饱满高亢、清脆亮丽,富有穿透力,具有铮铮金属之声,它的音域包含两个八度,可分别演奏五个调,即:平调、雅调、越调、五字调、凡调。其演奏技法除常用的吐音、滑音、花舌、指花、颤音及吞、吐、垫、打、抹、压外,还有舌冲音、气拱音、反弹音、反双吐、连弹音、气唇同颤音、指气同颤音、三弦音、萧音以及循环换气(长时间吹气不断)等,并在演奏的曲调中融进了一些地方特色的小调、俚曲。到清朝嘉庆末年经过长时间的演练再加上当地风俗民情及儒家文化的影响已形成平派鼓吹乐的基本特点,“平如行云流水,稳似泰山青松”的风格。平派鼓吹乐的平和、轻柔、婉转细腻,于平中见奇、稳重善变、刚柔相济、扣人心弦。特别是一些模拟演奏,如模仿鸡啼鸟鸣、狗咬马嘶、人声歌唱、哭笑、对话(俗称咔腔)等更是惟妙惟肖,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平派鼓吹乐的杰出代表孙玉秀(孙化洋的父亲),五世唢呐世家,20多岁时被当地人誉为“孙大吹”,名噪鲁南区域。在1959年任山东省歌舞团独奏演员期间曾参加了国庆十周年的盛大演出活动,并于同年赴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任教。特别是在1992年文化部主办的“92'朱载堉’杯唢呐邀请赛”中被授予“民间唢呐演奏家”称号,他用铜杆唢呐演奏的《鸟兽闹春》等,质朴细腻,婉转缠绵,将“平派”唢呐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其演奏的《哭长城》、《集贤宾》、《夜看人》等13首曲目和《孙玉秀生平》被辑入1994年8月文化部部署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作为孔孟之乡民间音乐代表,平派鼓吹乐因其漫长的形成发展历史和重要价值,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平派鼓吹乐源于民间,服务大众,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记载了历史上一些传统的烙印,对研究民风民俗的发展与演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为第六代平派传人的孙化洋特别注重对下一代弟子的培养,除了传授唢呐技艺,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式,让后代学习音乐基本理论,提高艺术素养,始终坚守着把唢呐艺术发扬光大的信念。在乡镇文化建设中,把唢呐列为有影响力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节目,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中起到星火作用,让“余音绕梁”的唢呐声响遍这片热土,让白水村的小溪水流淌的更宽更广。

作者:张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陈集村的唢呐声
萧涵:看戏
民间吹打,唢呐《为了谁》,比唱的都感人!
​情感:要找妹妹,你们得连着吹七天七夜的唢呐,才能把妹妹找回来
唢呐
唢呐精选(58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