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书不会告诉你,李渊父子一年建国,除了实力,运气也占了一半

在历史上,刘邦建立西汉用了7年,刘备立足西蜀用了33年,朱元璋驱除鞑虏用了16年,而李渊父子奠定大唐基业仅用了一年时间。

从建国时间上看,是否就此证明李渊父子很牛掰呢?其实不然,李氏天下的成功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他们比同期造反者的运气实在好太多了。

  • 01 家世好,战略眼光也很重要

众所周知,李渊家世好,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是著名的“八柱国”之一,死后追封唐国公;父亲李昞,袭爵唐国公,北周时的柱国大将军;母亲身份更加不凡,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李渊与隋炀帝那是正儿八经的表兄弟关系。

有着如此不凡的家世背景,李渊7岁就袭了唐国公,长大后历任谯、陇、岐三州刺史,荥阳、楼烦二郡太守,殿内少监、卫尉少卿、太原留守。

显赫的家世,多年的仕途历练,不仅使李渊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而且培养了他独特的政治眼光,这些都是同期造反者无法相比的。

与李渊同期造反的官宦子弟也有,比如杨玄感、李密。

拿杨玄感来说,身出关中大族弘农杨氏,其父是隋朝名臣杨素,因父亲军功被委以重任,又因杨氏身份显赫而闻名天下。

杨玄感的名声为他招来的是隋炀帝的猜忌,以至于他起了反叛之心。趁隋炀帝远征高丽之际,伺机发动叛乱,围攻东都洛阳,企图自立,然而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

有人说,他的失败只因没用李密的上策,即长驱入蓟,据守临渝关,斩断隋军的归路,与高丽夹击隋军,皇帝自然不战而擒。而是选了下策,即直取东都洛阳,从而导致了败局。

上述主观原因足以看出杨玄感目光短浅,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那么李密既然如此有才华,为何他也失败了呢?

李密、翟让发起的瓦岗军起义,曾经轰动一时,但像杨玄感一样,到了自己说了算的时候,他同样选择了下策,也跑去围攻洛阳。

这一举动,不仅引来了隋军的围攻,也招来了其它割据政权的打击,如王世充、宇文化及都来揍他,内部又与翟让起了冲突,最终导致了瓦岗军的失败。

那么李渊的战略眼光最主要表现在哪里呢?就是李密献给杨玄感的“中策”,即西进入关中,直取长安,再图谋全局。

关中之地,四面有要塞,又是天府之国,只要招揽豪强,安抚长安百姓,即可据守长安之险。

隋末大大小小的起义军百余支,能排得上号的也有二三十支之多,但真正有实力有能力争夺天下的反叛势力并不多,而李氏父子倚靠隋朝壮大,又是门阀家族,聚拢了诸多人才,本身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家世好也给他们带来了好运气。

除了有实力的家世,他们起兵建国的时机也很重要。

  • 02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隋炀帝不得民心,隋末的统治势力虽然衰退,但国家机器仍在正常运转,所以,起兵造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时机把握很重要。

早在大业九年(613年),隋文帝杨坚的外甥窦抗就劝李渊起兵,他以“为祸始不祥”拒绝了。

大业十一年,隋朝官员夏侯端以“天下方乱,能安之者其在明公”,也劝李渊举事,他认为夏侯端说得没错,但仍旧按兵不动。

大业十二年(616年),唐俭等人又劝李渊起兵,他仍表示“将思之”。

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时机刚刚好呢?李渊心里自然有数,唯有“百姓苦役,天下思乱”,起义全面爆发之时,才是起兵的最佳时机。

隋末农民起义始于大业七年(611年),终于武德七年(624年),历时14年。从公元614年到617年间,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隋朝各个地区,全国各地先后兴起的起义军大小不下百余支,参与的人数高达数百万。

农民起义军在经过相互兼并后,还形成了三支强大的反隋主力军,即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以及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其中以瓦岗军实力最强。

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并极大地动摇了隋朝的统治,此时隋朝的地方官吏豪强开始粉墨登场了,李渊就是其中之一。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时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晋阳宫监 ,是这一地区最高军政长官。

他要起兵南下,除了瞻前,还要顾后。在正式起兵前,他还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安抚突厥。

突厥在隋朝初年分裂为东西二部,至隋末时,又重新统一,趁着隋末战乱之际,力控西域,高视阴山,对中原地区,特别是晋阳一带构成了极大威胁。

为解决突厥这一后顾之忧,李渊派人为它送去了厚礼,还一度向突厥称臣,先后通过两次出使,不仅稳固了后方,而且还借到了突厥兵来相助。

后顾之忧已解,李渊终于可以南下了,此时已是大业十三年(617)七月。李渊亲率甲士三万誓师,正式起兵。

而更为凑巧的是,李渊起兵时,恰逢李密、窦建德、杜伏威在中原地区和江淮地区牵制了隋军主力,而隋炀帝本人则坐镇江都。

这样一来,长安一下成为隋朝军事力量最为薄弱的地方。得关中者得天下,只要战据了关中,李渊父子就掌握了主动权。

李渊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兵锋西指,直取长安。

长安作为隋朝的国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李渊轻而易举地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梦想。

占据长安后,李渊没有贸然称帝,为避免成为众矢之的,他选择了先收买人心,并把年仅13岁的杨侑立为皇帝。

这样既可以掩盖谋反的罪名,缩小敌对势力;也可以打着安定隋室的名义公开招兵买马,进一步扩大势力。

义守二年(618年)四月,隋炀帝被杀,随即其他地方势力和起义军纷纷称帝称王。

在大势所趋下,李渊也把称帝建国提上了历史日程。武德元年(618)五月,李渊登基称帝,建国,国号唐。

可以说,李渊起兵,既得天时,又兼地利,而坐稳江山,则体现他们父子“人和”的力量。

  • 03 李氏父子为何能坐稳江山?

李渊父子占据关中之后,下一步就是一统江山,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此时的唐王朝地盘并不大,仅有关中和太原等地,大片领土都在割据势力手中。

从上述这幅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相对较大的割据势力,西北有薛举、李轨,代北有刘武周,关东有王世充、罗艺、高开道、窦建德和李密等,南方最强势力为萧梁,其次是杜伏威。

此时雄据关中的李氏父子,虽有二十万以上大军,但面对如此之多的对手,唐朝的压力还是有的,但幸运的是,李渊有个能征善战的好儿子:秦王李世民。

定都长安后,李渊完成了唐朝的第一轮建制,给儿子们封了王,确立了长子要建成的太子之位,那么第二轮的建制也只能由李世民来完成了。

但凡李世民是个弱者,唐朝的前途都十分堪忧,所幸,他是一个杰出的统帅,当历史的重任摆在他面前时,他没有掉链子,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也为自己赢得了前途。

李世民出马先后平定了薛举、刘武周,之后出潼关再战,而更为幸运的是,到武德三年(620年),李世发出兵征讨王世充时,关东的形势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李密被宇文化及打败,又受王世充的攻击,无奈之下投靠了唐王朝,这样一来,李唐在河南、山东也有了部分领土,不过很快就被窦建德、王世充抢了回去。

罗艺在观望了一阵后,也选择归附的大唐,于是唐朝又将幽州拥入怀中。可以说,关东经过兼并战后,主要势力只有王世充和窦建德了。

也就是说,李世民在关中忙活的时候,关东群雄也在互殴,当李世民出征时,关东大佬也打得差不多了,由此减轻了李世民的压力,谁又说不是一种幸运呢?

李世民经虎牢关一战,击败了王世充、窦建德。随着这两大巨头的覆灭,唐朝极大地扩充了版图,奠定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至于后来的刘黑闼反叛,可以划入唐王朝的第三轮建制,因为平定刘黑闼已卷入了玄武门之变。

综上所述,李氏父子仅用一年时间便建立大唐,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并不罕见,各大割据势力都是这么干的。但要坐稳江山,除了实力、人才,时机、运气也是很关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密手握数十万瓦岗军,李渊起兵只有三万,为何最后李渊夺得天下
李渊建唐为何只用了短短一年?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117 李渊袭取关中,王世充盘踞中原
有人说唐朝的江山,一半是李秀宁打下来的,一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到底有没有道理?
617年,李渊起兵反隋,在关中的李氏亲族...
激荡四百年修订版(527)入主长安(附音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