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这类作品容易在国展中入选,是评委的喜好还是创作容易发挥

我们分析楷书的入展比例,最明显的还是魏碑统一了天下,按百分比来计算,100件作品中有六成至七成是魏碑书体作品,早以成了公开的秘密,静下心来反思这个问题,为什么评委特别喜欢这类书风呢?其原因有三:

第一: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唐楷的高度让后人无法超越,唐楷的法度森严,欧颜柳赵每种字体要求点画特别精道,属于功夫深厚,味道纯正的书体,笔法字法要求严格,多一点嫌长,少一点嫌短的传统功夫派。唐楷每一种字体都有很高的辨识度,写得象帖已经很不容易了,原帖中再度做加减变化,想表达的招式,传承了上千年,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好手都已尝试过,始终很难变出花样来。原因是每种字体都有一定的限制,立下来的标准如标杆一样是无法跨越的。

魏碑书体,一碑一样,凿刻工具所限制,直线条为多,圆融的线条为辅,结体天真烂漫,不强求一点一画的“标准件”,更容易在结体性情上得到了发挥,长一点,短一点,大一点,小一点,不计小处的工拙,追求整体的感观,这样更容易产生多样性。国展书法作品追求继承传统以求创新求新,继承的同时评委希望看到创新的作品,这刚好符合魏碑一碑一样的表现形式,结合不同的书写工具,对于原碑而言,似于不似都可以写出不一样的趣味来。关于多样的趣味变化,唐楷的表现手法自然是受到了局限。

第二:视觉冲击效果

对于唐楷而言,写成中小字更容易发挥,如果将唐楷放大来写,一旦超过12公分,其线条的中段一定要加强变化,很多入展的唐楷作品,线条的中段一般都添加了隶书和篆书的笔意,否则很难“立足”的,楷书圆融的线质,线条的质感要求极强,唯有借篆隶才能写出正大气象来。魏碑书风的大字,常以侧锋转中锋,直线的切笔和折笔,很容易形成三角造型,三角造型极具外形的稳定性,中侧互用对中锋为主的线条,显然魏碑笔法字法更容易表达一些。

这样对比下,唐楷的大字要求很强的笔墨功夫,魏碑的开张和方折处理,似乎更容易上手。对于展厅而言,魏碑的大字更容易表现,相比而言,魏碑更讨巧一些。

第三:书风的共性更容易寻找

唐楷作为普及发展的书体,笔法和结体有一定的独特性,笔法的不到位就很难写出结体的味道来,结体和笔法是两套不同的体系,只有将两套体系都能掌握,才能写出具有“唐味”的书法来。如果结体规律掌握得再清楚,笔法不到位的话,一样写不出那种趣味来。

关于上述的观点,魏碑书体的可塑性就强很多,掌握了一定的笔法,单点画进行组合,只要不违背大的结体规律,一样可以写出很漂亮的字来,魏碑书体的拆解技巧,唐楷是不能照用的,单这一点就可以磨灭很多初学者的兴趣。如把唐楷的点画进行肆意组合,很容易写成“四不像”。

对比之下,结体的变化组合,而魏碑书法可塑性非常强,笔法上处理得干净利落,就可以将字形变夸张变化,字径的大小,笔画的粗细斜正,可以根据字与字之间要求去切合转换,二次创作的空间更加自由,相比唐楷而言,一系列的笔法字法便得到了限制。

可以直白的理解,魏碑的优势可以进行点画拆分、组合、拼接、收放、安排,再一次融合创作,笔法字法很容易形成统一化,关于这一点,唐楷是不可能强拆拆换的,不信请试一试,唐楷的内聚气息一下子就没有了,这一点魏碑的方、切、侧、形的组合,更容易达到协调自然。果然是内部基因决定了外部造型,笔者这么认为,您认为对吗?

我是四海易术一个退休的糟老头子,写两笔喝两口是我的爱好,每天分享一点关于书法的小知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篁/书法的“情”与“趣”
米闹--《学书体会》
《兰亭序》用笔技法之方笔、圆笔及中锋笔法的学习与理解
从粗犷的碑学书风中寻求精细微妙!来自国展评委的创作法门!你绝对不可错过
当代魏楷的创作和研究为什么要看孙伯翔和李松?
喜欢魏碑楷书的人为什么要学《李壁墓志》?怎么去学才有收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