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尊严无价

尊严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有尊严,人活着才会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生活是有意义的,才会充满信心,面带灿烂笑容面对精彩的每一天!

每年春节或中秋节,我都能见到来探望母亲的老家的亲戚们,其中武表哥给我的感触最深。表哥是我二姑家的儿子,他身材瘦小,憨厚老实,因没多少文化一直在家务农,平常农闲时在村头的楼板厂出苦力挣钱补贴家用。

在豫东农村有个陋习,男女青年双方订婚时女方动辄索要十多万的彩礼。父母为了给孩子完成结婚“任务”,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往往要向亲朋借钱,由此欠下的债还要由父母偿还。

表哥有二个儿子,为了给孩子完成“任务”,十年前,在给小儿子订婚时,表哥找到了我,讪讪地说,想要借壹仟元钱。

由于表哥找别人借钱时曾被婉言拒绝,当表哥从我手中接过钱时,我能感觉到他的手在微微颤抖。“谢谢你了妹妹,你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等我手里有钱了就还给你!”表哥一边接过钱一边忙不迭地说,我能从表哥眼中看出他发自心底的感激。

我和表哥平常难得见面,只是在春节或中秋节表哥来探望母亲时,我们偶尔会见上一面。

表哥刚向我借钱后的那几个春节,每逢遇见表哥,他总是不好意思地说:“妹妹,今年手头有点紧,我先紧着外人的帐还了,你的钱今年还是没办法还给你。”从表哥的神情中,我能感受到他的无奈和歉疚。

每当这时,我都会宽慰他说:“哥,今后不要再提钱的事了,我上着班经济条件比你强,这壹仟元钱就当是我送给侄子的结婚礼钱了。”表哥急切地连连摆手说:“那咋能行!当时你能把钱借给我,已经是救了我的急,借了钱是一定要还的!”

然后他局促地将目光移向别处,低下头,搓着双手难为情地说:“只是时间要向后缓缓。”

我忙对表哥说:“哥,我在县城有正式工作,每月有稳定的收入。你是快六十岁的人了,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你没有一技之长,别在楼板厂出笨力了,该回家歇歇了。”

表哥憨笑着说:“不碍事,我心里头有数,等把所有的帐都还清了,就能安心在家享福了,现在不着急,我还能再多干几年!”

十多年来,我真的一直没有打算再收回这壹仟元钱,表哥的承诺,我也只认为是他在“此情此景”的说辞罢了,因为他实在是没有更多的经济来源。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去年中秋节,又遇见了来探望母亲的表哥。

几句寒暄后,表哥拿出了壹仟元钱捧在手里,对我说:“妹妹,今年我终于能把钱还给你了,另外我给你带了十斤花生油,咱自家种的花生榨的油,香着咧!”

我当时一愣,因为我在心底早已忘了这件事。

我说:“哥,我早说过这钱不用再还了,你都六十多岁了,还在楼板厂打工,该回家享福了。花生油我收下,这钱你就留着用吧!”

听我这么一说,表哥急得涨红了脸,连连摆手说:“那咋行!这钱你一定得收下,你收下这笔钱,我就算还清了所有的欠账。你不知道,这十多年来,我心里头一直压着块石头,现在好了,经过十多年的积攒,我零零星星总算是还清了所有的欠账,一直到今天才觉得自己能在人前挺直腰板说话咧!”

表哥打开了话匣子,越说越开心:“妹妹,你不要担心我的身体,我已经不在楼板厂打工了。现在国家政策好,种地有补贴,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还有近壹佰元补助。另外,村里干部见你嫂子一贯干净利索,干活勤快不偷懒,就把村卫生清洁工这个公益岗位给了她,活不重,就是保持好村里卫生,这样她每月能有稳定的伍佰元收入。县里在俺邻村建了一个扶贫项目-一个大型的蘑菇种植、加工基地,我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免费技术培训,在那里打了一份工,干活比原来在楼板厂轻省多了,这样一月也有贰仟多元的收入。”

印象中一向寡言少语的表哥,说起自己的好日子竟变得滔滔不绝:“俺这真是摊上好时候了,现在不用出门在外打工,守着家门口就能挣钱啦!这真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没想到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民也能按月领工资,这搁以前可是咱想都不敢想的事呢!现在,咱老百姓的日子都是唱着过咧!”

表哥兴高采烈地说着,感恩和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我能感受到表哥话语中透出的“无债一身轻”的美好感觉,以及对今后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更有对政府帮扶政策的无限感恩!

此时此刻,愉快地收下表哥递过来的钱是我最合适的选择,我想这也是让表哥了了一桩长久的心事,因为他不仅是还了以前的借款,更重要的是书写了一个人的尊严!

表哥的一番话,也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是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是当和国家的好政策,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腰杆越来越直,说话越来越有底气,也让农民生活得越来越有尊严!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中年人的感慨:才知道,亲情是很现实的
黄梅戏艺术片121《王定保借当》
学会说“不”,因为借钱的才是大爷
催眠案例:前世的承诺今生了
在农村老人说,'东西有四不借,借了家败亡',到底是哪四样东西呢?为什么?
小说:母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