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始技术:聪明的因纽特人守在洞口,用驯鹿角制作的鱼叉狩猎海豹

下图是一个来自北极地区的出土物——驯鹿角箭头,规格为131×12毫米,其为因纽特人的遗物,已经在北极的永久冻土中保存了好几个世纪,但保存状况还是非常好,几乎没有任何风化和损毁,只有时光赋予了它的漂亮铜绿色。

因纽特人又称“爱斯基摩人”(Eskimo),分布在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属蒙古人种北极类型,历史上他们主要靠在海上捕鱼、捕捉海兽和在雪地里打猎为生。而在因纽特人的传统文化模式上,他们完全适应了极其寒冷的冰雪覆盖环境。

因纽特人所处的环境,植物性食品很少(仅夏季有少部分浆果和枝丫嫩叶可食用),树木也很少,其食物来源一般为驯鹿、海豹、海象、鲸等动物,以及北极地区的各种鱼类。

这种箭头便是因纽特人的传统狩猎工具和武器,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因纽特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箭头的材质为驯鹿角,由因纽特猎手仔细打磨而成,整体锐利,箭头上还设计有倒刺。

驯鹿角拥有很高的硬度,由其制作的箭头,几乎能够射穿生活在北极的所有哺乳动物的毛皮,北极熊也不例外。

这种箭头一般会安置在箭杆或是鱼枪上,然后因纽特人会用这种武器对付三文鱼等体型较大的鱼类,以及海豹等海洋哺乳类动物,甚至是北极熊,一般因纽特人用来射击小型猎物的箭杆上会绑有细绳,能够在射出后,将箭矢,连同箭矢射中的猎物拽回,而箭头上的倒刺便能保证箭头牢牢卡在猎物体内。

因纽特人还会制作一种能够在射中或叉中猎物后,箭头受力自动与箭杆分离的武器,其箭头上也会绑有细绳,然后插入箭杆内不做牢牢固定,这样因纽特人一旦用其射中了猎物,箭头就会受力和箭杆脱离,避免猎物在挣扎过程中,将箭杆拽断或是卡断,也防止猎物脱身。

另外拥有倒刺的箭头在射中海豹等动物后,即使箭矢没有射中其致命位置,也没有第一时间杀死猎物,其上面的倒刺也能保证猎物无法将箭矢挣脱,并且还能不断的给猎物放血,使其最终死于失血过多,这是因纽特人千百年来得出的经验,是他们能够在北极地区活下来的关键所在。

在夏季狩猎时,因纽特人会划着北极特色的皮划艇(一般由多张海豹皮制成)来到海上,带上包括弓箭、鱼叉、猎叉在内的工具,到海豹经常出没的海面游荡,以寻找猎物。由于从小训练,因纽特猎人大都拥有一副好眼力,能看见很远地方的猎物动向。而一旦因纽特人发现了猎物,他们就会进入静默狩猎状态,尽可能的放缓手中动作,轻轻的划船靠近,悄悄接近海豹。

等到进入武器的攻击范围内时,因纽特猎手就会迅速射出箭矢,或是用力投出鱼叉、猎叉。这是一件非常考验耐心和技艺的事,一个不注意,海豹就有可能潜入水中逃走。并且即使射中了海豹,那也不意味着万无一失,因为海豹在受伤之后很可能会尽力挣扎,在海中翻腾,严重的甚至会把船拖翻,或是挣断箭矢或鱼叉上的绳索,带着箭头沉入海中。因此因纽特人必须尽快让海豹精疲力尽,然后再靠近它,将它杀死,然后带回海边处理。

而在冬季狩猎时,由于寒冷,海面会被冰封住,因纽特人就会采用另一种方法来猎海豹。

由于海豹是哺乳类动物,靠肺呼吸,不呼吸空气它们也会憋死,因此其必须经常浮出海面进行换气,或是到冰面上休息。为了保证呼吸,海豹会在冰面上寻找呼吸孔,或是制作呼吸孔,而这些呼吸孔就是因纽特人猎杀海豹的关键。

小贴士:海豹每吸一次气,可在水下呆7~9分钟,最长可在水中呆20分钟左右。

因纽特人一旦在冰面上找到海豹的呼吸孔后,他们就会围着呼吸孔不动,手持武器,静悄悄的待在呼吸孔附近,尽可能的减缓动作,保持静默,避免惊吓到机敏的海豹,而他们一旦看到海豹在呼吸孔浮出,因纽特猎手们就会抓住这一宝贵的时机,用箭矢或是鱼叉狠狠的叉向海豹,然后将其拖上冰面杀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战争中射出去的箭会回收吗?大部分人都想错了
都射出去了,还要回收吗?
古代打仗时,通常会射出无数支箭,战争结束后会回收吗?
实拍北极圈因纽特人生活:喜爱生吃猎物,一个辣椒14美元!
【赣雩文艺】作者:黄海《猎人的眼眸》总第287期④2019年第214期④
生活在北极圈的人吃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