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学里最可怕的不是挂科,而是连毕业论文开题都不会

读到大四的同学,应该都比较轻松了,毕竟绝大部分已经没有课,只等做完毕业论文(设计),参加答辩就可以顺利拿证毕业。但最近却碰到了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按照学校规定,毕业论文开题网上申请的截止时间还有两日,如果不能按时开题,即便毕业论文做完了也不能参与答辩,也就意味着没有办法正常毕业。

可昨天在跟同学交流的时候,却发现有两位同学压根就不着急,一位找了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但是还没有定下来题目,因为老师让他自己选题,但是自己却很茫然,不知道从何下手;另一位干脆连指导老师都没有找(是没有找,不是没找到),有时候我真的很怀疑他们是怎么混到大四的。再想想之前翟天临说不知道知网是什么,看来也并不一定是戏言。

挂科还可以补考重修,毕业论文只有一次机会

大学里挂科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但是学校都会给补考和重修的机会,只要不累计到一定程度,不至于被退学,到毕业如果都补考或者重修过了,也是可以顺利毕业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至少在将来就业或者考研的时候不会受到太多限制。但是毕业论文不会有机会重来,这时候大学里成绩已经不是那么重要,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就是检验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是否具备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连第一步开题都不会,基本上大学算是白上了。不但面临不能毕业的风险,即便是毕业了说明大学阶段该掌握的能力基本是空白。

没有目标和动力是大学里最大的风险

很多时候我们能看到学生学习不好是因为懒惰或者沉迷于游戏,真正学习而学不好的同学极少。但这似乎都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也许在于他们奋斗目标的丧失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不足。而且老师和家长干预越多,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表现的越薄弱。

这跟中学阶段的学习习惯有非常大的关系(这样说不是要甩锅给家长和中学)进入大学,学生会很快出现新的分化,主要原因便在于不同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同。而适应能力的培养,跟家长和高中的学习习惯确实有非常大的关系,原来管理越严格,家长保姆式工作做得越多,往往孩子的适应能力越弱。在原来的学习环境里,这部分同学可能学习非常出色,在智力相当的情况下,把所有心思都花在学习上(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取得好成绩是有极大可能的,但是大学管理上相对远不如高中严格,家长也不在身边。之前看到一句话,说一部分学生最大的成就感,不是考上大学,而是考上大学终于能够摆脱父母的管束。由于缺乏有效的锻炼,一旦脱离管束,又缺乏有效指导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放纵自我,或者失去自我,没有了目标和方向,自然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父母心疼孩子,但也要适当放手

虽然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关心照顾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孩子长大成人后,毕竟要独立自主地生活,对于绝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不可能凡事都由家长来帮忙。但也许是习惯了,到了大学后,仍然有部分家长凡事都喜欢为孩子铺路,孩子往家打电话越来越少,父母往学校跑得却越来越勤。近期考研复试分数线已经陆续公布,部分考研的同学很遗憾没能上线,本该积极想办法联系调剂的学校,但奇怪的是,都是家长在忙着张罗,孩子自己反倒是整天躺在寝室睡觉,部分家长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时候又非常盲目,于是只好不停地求学校的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老师,你帮帮孩子。那种委屈又无助的感觉非常让人心疼,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老师帮他们找好信息,找好联系方式,再三叮嘱要让学生自己联系,但到最后出面的还是家长,也不知道这是家长真的爱操心,还是孩子到了这样的地步,不得不让家长操心。这让我想起去年网络上曝出来的一则新闻,一位22岁的留学生,出国留学两年花掉200万,结果连一个预科的证书都没有拿到,回国后连专科都读不下去,整天在屋里玩游戏,甚至连吃饭都还要家人喂,而这样依赖父母的巨婴似乎还不是个例。

大学里做好职业和生涯规划尤为重要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虽然说大学里学科知识成绩也很重要,但是真的不是最重要的,如果说大学之前迫于高考的压力,只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到大学后最应该培养的是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学习能力的获得比专业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当然对于部分习惯于老师鞭策,家长督促和服务的同学来说,猛然的转变可能有些难度,这就要求家长也要转变观念,大学里更要做好职业和生涯规划指导,不要让学生进入大学后有了短暂的迷茫然后就轻言放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花开的声音(总520期)介休十中382班《班级简讯》
初中三年如何让孩子少走弯路?过来人的经验,你一定要听!
[分享]做家长的五条简单原则(看了就会有收获) - 家庭教育/家有学童 - 丫丫社区
孩子,你为什么必须刻苦学习(十三)
孩子有这几种表现,说明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要及时发现及时改正
吴老师告诉你20句对话,让家长孩子醍醐灌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