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 华南缺血论坛|马桂贤:球扩支架在AIS病变中的选择与使用

导语

2020年10月16日,在线上举办的2020 华南缺血论坛,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马桂贤教授就“球扩支架在AIS病变中的选择与使用”这一话题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演讲。

讲课视频

   

支架治疗AIS概述

在时间窗内快速进行血管再通,实现血运重建,挽救缺血半暗带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关键,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静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治疗。

2015年,大血管闭塞AIS治疗进入新时代,多项前瞻性试验结果的公布,证实了血管内治疗的获益,使它成为一项缺血性卒中的标准治疗策略。

2018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修订,美国指南提出对于大脑前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闭塞的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开始(股动脉穿刺)进行可回收支架机械血管取栓可能是合理的(Ⅱb类推荐,C级证据);中国指南提出大脑前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闭塞患者,可以考虑在发病6小时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进行机械取栓(Ⅱb类推荐,C级证据)。

取栓支架VS抽吸导管,即取栓和抽吸技术在大血管再通中的治疗效果比较,两者各有优劣势。但ASTER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等补救治疗措施,相较于单一抽吸或取栓治疗,能大大提高血管再通率。

2020 AIS后循环进展BASILAR研究,血管内治疗在改善功能预后和降低死亡率上都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其中血管内治疗包括机械血栓切除术、球囊血管成形术、动脉溶栓以及支架置入术或联合治疗。

2012年,我中心回顾6例支架置入术治疗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当时取栓治疗还不是主流治疗方案,研究结论表明:在后循环急性脑梗死危重患者中,应用急诊支架置入术有望成为可行的治疗手段之一(目前来看,作为吸栓取栓效果不理想时的补救治疗措施——急诊支架置入对于大部分术者来说更易于接受)。

球扩支架在AIS治疗选择

AIS发病过程分为血栓形成和栓子栓塞,前者适合采用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治疗,后者适合采用机械血栓切除术治疗,效果不理想时,采用球扩、支架置入补救治疗。

以此病例为例对补救置入球扩支架进行说明:

45岁男患,病史如下,右侧C1重度狭窄,左侧C3中度狭窄,双椎闭塞。手术思路按慢闭再通治疗。微导丝通过病变后,予球囊扩张,左椎动脉V1段再通。

左椎球扩后发现栓子逃逸,迅速中间导管到位后负压抽吸,吸出大量血栓,造影提示血管再通,血流Ⅲ级,再沿导丝输送5*18mm规格APOLLO™支架至左椎V1段。准确定位后释放,造影示狭窄改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后遗症,择期行右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此病例特点为原位狭窄基础上急性血栓形成,在慢闭开通后予以吸栓+支架置入治疗。

球扩支架在AIS血管再通治疗中,具有开通率高、再通时间短、技术简单成熟、残余狭窄低、性价比高、避免二次手术等优点,是补救措施的终极策略之一。对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AIS、夹层,可作为优选方法之一。球扩支架较自膨支架具有径向支撑力强、定位准确、操作简便等优点,但上行性稍差,对病变血管的选择存在一定局限性。

病例分享

基底动脉狭窄球扩支架

此为10年前的病例,43岁男患,因“被发现不省人事7小时”来诊,基底动脉重度狭窄,家属治疗态度积极,且患者头磁共振示中脑梗塞病灶未连成片,无明显弥散受限,存在可挽救脑组织,故完善术前药物准备,拟行急诊支架置入术。

术中造影见基底动脉远端重度狭窄,影响到中脑穿支血供,前向血流代偿差。

导丝通过病变,3*20mm球囊扩张后基底动脉远端狭窄改善,观察5min后血流减慢,因当时无替罗非班类药物,故选择置入3.5*13mm规格APOLLO™支架,血管成形满意,15min后再造影未见再狭窄。术后48小时患者意识转清,NIHSS评分12分。患者半年后复查可扶持走路。

希望此次分享能加深大家对球扩支架的认知,从而更好的发挥其优势为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底动脉狭窄成形治疗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 术式转换和补救
抗血小板治疗在血管内治疗缺血性 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颈动脉夹层是否需要急诊血管内支架治疗?
天坛周记|基底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合并右椎V4段新发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1例
介入无“置入”——五旬男子椎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张琪博士团队用药物洗脱球囊解其难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