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航海时代的中国与南洋:(一)郑和的遗产与遗憾

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亚欧大陆,在给大陆上各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让大陆两端的人,有了更多的相互了解。在这之前,虽然大陆两端都曾经兴起过一个又一个文明,可是中间千山万水阻隔,纷乱战火威胁,令得两端的人虽然听闻过对方,交往却非常少。蒙古帝国短暂的统一,使得许多欧洲人得以来到东方,也让不少东方人深入西方世界。只不过,这种相互了解,带来的影响却不一样。在古老的东方,儒家文明支配的汉人最后一个王朝——大明王朝,几乎从建立时起,就选择了保守僵化的制度、复古而保守的文化、由国家强行支撑的自然经济、封锁沿海、宣布周边“不征之国”……。但被基督教支配的西方文明,却因为一本,或者是多本书,比如《马可.波罗游记》,仿佛在黑暗的牢笼里看到了一盏亮灯,这个被中世纪黑暗笼罩了千年的文明,迅速冲破黑暗的牢笼,冲向全世界。这两大文明此消彼长的进程,一直延续到现在,本来只有两三千万人口的欧洲白人种族,此后短短几百年里,几乎控制了世界三分之二的领土,在科技、文化、宗教、社会建设等方面快速进步。而古老的中国,则不断摔跟头,摔跟头,直到七十年前伟大领袖在天安门广场一声大喝,才算真正站稳了。拔开历史的云雾,来回顾两大文明第一轮回碰撞——对东南亚的争夺,或许对我们思考现在的历史大变局,有不同的意味。本系列从郑和下西洋的遗产,以及可能的遗憾开篇。

郑和是华夏文明的功臣

一、经略南洋:明朝万事俱备

其实,在谈论中国与西方文明争夺东南亚的时候,中国就已经输了。东南亚相对中国而言,等于是眼皮底下的存在,对西方殖民势力而言,却是远在万里之外的“远东”。当西方势力扩张到东南亚的时候,中国在东南亚的存在却若有若无,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历史悲剧——中国的悲剧和东南亚的悲剧。输的根源要追溯,难度比较大,这里就不追溯这个难题了,仅仅说一下当时明朝如何错过机会。

实际上,明朝时候,中国经略南洋,已经万事俱备:强盛的国力、强大的海军、旺盛的海外贸易需求、数万下南洋华人的族群开拓基础、此前几朝南洋诸国朝贡关系……。以及,南洋多地民众,对中华文明的向心力。因素太多,要详细分析一本书也写不完,仅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当时明朝对南洋的影响力:

第一,朝贡关系。早在汉朝时期,马援等人经略安南时,便已经开始与东南亚各部族建立联系,在三国孙吴时期,东南亚一些部族和早期国家,便开始向孙吴纳贡称臣。隋唐以后,东南亚各部族、国家与中国中央王朝之间的朝贡关系,渐渐制度化。明朝时期,东南亚各国因为受明朝强大国力的威慑,以及明朝对藩属国薄来厚往朝贡贸易的吸引,朝贡频率更高。下图是部分历史学家梳理的明朝前期(1400-1510年)部分东南亚国家对明朝朝贡使团次数。

(Ming Shi Lu. Southeast Asia in Ming Dynastic Chronicles[M] Hong Kong. Hsuehtsin Press,1968)

第二,军事安全威慑力。东南亚相关国家为什么那么喜欢到明朝朝贡,当然并不是因为他们多么热爱大明王朝,而是因为大明王朝可以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庇护。以朝贡最多的占婆(现在越南南方部分,古代长期是一个独立国家,中国也称之为占城)为例,占婆长期受安南侵略,占婆朝贡密集的最核心诉求,是希望明朝政府给安南施压,以约束安南对自己的侵略。占婆国王希望通过朝贡,得到明朝重视,“惟是安南用兵,侵扰疆域,杀掠吏民,伏愿皇帝垂慈赐以兵器乐器乐人,俾安南知我占城乃声教所被,输贡之地,则安南不敢欺凌”[1]。当然,明朝对于这个热情的小兄弟,也确实投桃报李,永乐年间,安南不顾明朝警告,屡屡侵扰占城,“帝(明成祖)怒,敕责胡氏(安南国王),而赐占城王钞币”。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四年……(占城)复告安南之难。帝大发兵往讨,敕占城严兵境上,遏其越逸,获者即送京师。五年攻取安南所侵地,获贼党胡烈、潘麻休等献俘阙下”[2]。暹罗与柬埔寨的朝贡,也与双方经常发生战争,希望明朝介入有很大关系。

“海上丝绸之路”

通过朝贡可以得到现实的经济利益,又能获明朝的保护,这使得东南亚多国乐于和明朝维持良好的藩属关系。当然,我们也可以据此假设,如果明朝政府能够多投入些注意力,用于经营东南亚,或许中国在南洋面临的情况,就不会像后来那样糟糕了。

二、郑和下西洋在南洋留下的遗产

在谈论郑和下西注的时候,人们往往热衷于谈论郑和舰队规模之大,带去带回的财富之多,却很少谈论郑和下西洋,对中国在东南亚建立影响力的开创性功绩。当时东南亚小国林立,穆斯林势力日渐东侵,郑和下西洋除了增进中国对东南亚诸岛国的了解之外,促进贸易之外,还给后世留下了三个非常关键的遗产:

第一,阻止了东南亚出现超强国家,并为明朝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南洋开拓基地。最典型的便是郑和阻止爪哇国的扩张行为,确保了苏门答腊没有被爪哇吞并,从而使得马六甲海峡不被一个强大的国家垄断,确保路线通畅。苏门答腊是扼守海峡口的关键地方,“苏门答剌峙中流,海舶番商经此聚[3]”,在郑和下西洋期间,日渐强盛的爪哇国,试图吞并苏门答腊,但苏门答腊王宰奴里阿必丁,以向明朝称臣,换取明朝干预爪哇入侵。明成祖令郑和携所赐印诰、彩币、袭衣,正式册封宰奴里阿必丁为苏门答剌王,并警告爪哇不许侵扰。爪哇慑于明朝威严,收敛了吞并苏门答喇的欲望[4]。同一时期,郑和还平定了盘踞于三佛齐的海盗陈祖义,并在旧港(现在印尼巨港市)建立了宣慰司,并设有官厂(一种促进地方治理和贸易的机构,应该也和明朝厂卫有关联)。从这些措施来看,郑和应该是有打算好好经营东南亚几个基地,为明朝长期经略南洋做安排的计划。虽然后来这些计划未能实施,不过这几个地方却因为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一直对明朝非常友好,也接纳了大量下南洋的华人。

菲律宾三宝颜市

第二,传播了中华文化,使得东南亚在文化上与中国亲缘关系更浓。直到现在,东南亚各地以“三宝”命名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例如印尼有“三宝垄市”、有“三宝洞”,泰国有许多“三宝庙”、“三宝塔”,马来西亚有“三宝井”,“三宝庙”等。在个人印迹之外,郑和所到之处,携带着来自中国的先进技术、先进产品,中华书籍,丝绸、锦缎、瓷器、纸张等,都是远超东南亚文明的先进文明产物。这些先进文化成果传播到东南亚,给东南亚文化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推力。郑和之后,东南亚各国“行市交易用中国铜钱并布帛之类”,苏门答腊“国中一应买卖交易,皆以十六两为一斤”占城国本来“书写无纸笔”,后来大量普及来自中国的纸笔等,都显示了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情况[5]。如果对比完全伊斯兰化的中亚(中亚五国)、完全东正教化的北亚(俄罗斯),从文明冲突视角来看,东南亚保留着浓厚的中华文化因子,对中国外交和安全来说,无论如何夸大其意义都不为过。

第三,激发了华人下南洋热情,改变了东南亚人口-社会结构。虽然在大多数中国人心中,都认为华人是“安土重迁”的人,不喜欢冒险和迁徙,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华人是最吃苦耐劳,最具适应能力的人群,只要有机会,华人也是愿意迁徙的。郑和下西洋时期,东南亚人口稀少,大多数地方,特别是许多岛屿没有得到有效开发。由郑和下西洋保障的下南洋商路畅通,使得华人大量南下,极大改变了东南亚的人口-社会结构,这一影响直到现在也非常显著。明朝前期东南亚的人口,缺少统计数据,现在比较权威的数据是西方殖民者到来之后,在1600年左右形成的,下表显示了1600年时东南亚主要地区人口数量与人口密度[6]:

在郑和下西洋之前,虽然也有一些华人迁徙到南洋诸岛,但数量极少,相比当地人而言,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郑和下西洋之后,闽粤两省开始出现大量南迁华人,使得南洋华人在人口中占比越来越高,现在整个东南亚华人保守估计在3500万以上,比较乐观的估计甚至超过8000万,且华人在东南亚经济领域掌握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大量华人南迁,在改变东南亚人口结构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华夏文明在东南亚的传播,同时推动了东南亚经济的转型。四五千万华人华侨,将是未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全方位合作,实现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动力之一。

三、郑和可能的遗憾

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第七次下西洋的郑和,回航途中,在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Kozhikode)去世。当年第一次出发时,郑和还是一个三十几岁的年轻人,意气风发,独立船首,脚踏波涛,指挥着令人敬畏的舰队浩浩荡荡扬帆驰骋。所到之处,上自君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拜服。等到他返航时,大明王朝已经失去了开拓的勇气,迂腐文人们,不但视宦官如仇寇,而且对于所有由宦官主导的事情,都急欲罢之,包括海外远航和探索。见识过海外的丰富资源,辽阔土地和对贸易渴求的民众,郑和心中肯定有着与夏元吉、刘大夏等保守的文官不一样的看法。只不过,作为边缘化的宦官,郑和对朝中政治斗争无能为力。史书没有记载郑和最后一次远航的心理,不过从后来的情况来看,有些危机,郑和应该感觉到了,只是无力回天。

明朝时期东南亚岛国

最现实的,利润丰厚的海外贸易,就此可能停住了。郑和对此,肯定要呕血三升。根据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博士估计,1420年间中国明朝拥有的全部船舶,应不少于3800艘,超过当时欧洲船只的总和[7]。这些船,以及背后成千上万想进入大海,寻找机会的人,创造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有学者估计,在郑和七次下西洋时期,海外贸易给明朝带来的财富超过白银一千万两。这个数据查无出处,但我们可以从后面的情况反推,如果明朝保持开放贸易可能带来的财富。明朝中后期隆庆开关,虽然开的口子很小,但是贸易量却相当可观,“自万历元年到崇祯十七年(1573—1644年)的72年中,从葡萄牙、西班牙、墨西哥、日本等国输入中国的白银达到一亿元以上。这个数字仅指海舶输入申报之数,至于走私或私人带来的还未计算在内。”[8]虽然明朝后期整体经济实力比前期强,但开放程度却比不上前期,所以郑和下西洋期间,给中国带来的贸易利益,白银千万应该不是过份的估计。相比之下,郑和下西洋整个的花费,大约是白银六百万两[9]。所以,明朝官员以耗费甚巨为由,停止郑和下西洋,肯定是借口。

随着中国海上势力的收缩,穆斯林以及后来的西方人陆续到来,中国失去对南洋的军事控制和政治影响力。郑和应该预料不到西方人到来,但郑和本人是穆斯林,而且下西洋时到达过中东多国,因此对穆斯林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肯定有所感知。此时东南亚已经有许多穆斯林商人盘踞,但影响力不强。东南亚快速的伊斯兰化,是在15世纪中后期,也就是郑和停止下西洋之后[10]。所以可以推测,如果明朝不收缩,而是由国家支持,政府与民间合作共同经略东南亚,就可以避免东南亚的快速伊斯兰化。现在,东南亚的印尼、文莱已经基本上成为伊斯兰化国家,马来西亚大部、菲律宾南部也伊斯兰化。虽然鼓吹文明的冲突并不好,但从长远来看,东南亚的伊斯兰化,对中国南部国家安全和外交、政治、贸易,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印尼的清真寺

商人的海盗化,应该也是郑和可能预料到,并为之痛心的事情。郑和剿灭的海盗陈祖义就是华人,后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明朝说是因为倭寇侵扰才禁海,但实际上倭寇首领,大多数都是华人。《剑桥中国古代史》将明朝时期的倭寇,归为海商,而非盗匪,有一定的道理。重农轻商的士大夫阶层,将利润丰厚的海外贸易,一纸禁令就取消了。可是禁令可以发布,贸易要禁止却非常困难,在正常贸易无法开展的情况下,商人们铤而走险便不可避免。 “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11]。所以,明朝的官员应该是颠倒了因果,用自己的狭隘思想和极端保守的行动,制造出了海上强敌。如果一直保持开放包容,不但倭寇不会产生,反而东南亚一带将迅速纳入中华势力范围之下。


[1] 《明太祖实录》,中华书局,1975年版。

[2] 《明史.成祖本纪》

[3] [明]马欢《瀛海胜览》

[4] 赵宁晗《浅淡郑和在印尼》,《文史艺术》,2017年第7期。

[5] 王更红《从郑和下西洋话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人民网文化频道,2014年8月22日。

[6] 参考施坚雅(William Skinner),伍德赛德(Woodside Alexander),克劳福德(Crawford John)等人研究资料整理。

[7]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8]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2007年版。

[10] [英]丹·乔·艾·霍尔《东南亚史 (古代部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1] 《明史.日本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东南亚奉他为神,但在中国历史课本上,他只是个七下西洋的航海家
郑和下西洋与东南亚华夷秩序的构建
中国在东南亚的“海外飞地”,为何仅存在33年就丢掉了?
中华海权之路在何方1——逝去的荣光
传说与真实:中国文化在东南亚 ——从郑和下西洋说起
一口榴莲,百年留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