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为何多为南北对峙,而非东西对立?

稍微了解一些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统一与分裂交替演进的历史。在这部历史中,不同的政治势力之间相互角逐,或形成对峙之局面,谁也吞不了谁,或演进形成大一统之局面。而在这分裂对峙的历史时期当中,南北对峙又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形态。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南北对峙,可以追溯到夏禹征讨苗蛮,之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政治文明,始终在与江汉平原一带的文明进行交战,例如一部春秋史,其实就是中原诸侯(以晋国为主)阻止楚国北上的战争史,由此,中国历史上每经历分裂阶段,都会呈现出一种南北对峙的局面,直到1946—1949年的国共内战,依然如此。

(晋楚争霸)

不过话也说回来了,南北对峙之外,东西对立的特殊情况也不在少数,例如说夏商周之间的权力交替,实际上就是东西对打;后来北魏分裂,北齐与北周在黄河以北大打出手;甚至到了清代,康熙一样要亲自调兵遣将,过问军旅之事,以同来自天山南北的准噶尔骑兵军团交战,拱卫京师。因此,东西对立的情况虽然相比南北对峙要少,但并非不重要。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啥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当中,南北对峙的形态要远超于东西对立。

01都不输在起跑线上

首先,两个不同的政治势力要对立,就得先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而要想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一定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看到,之所以南北对峙的情况多,与东亚大陆早期文明的格局密不可分。在夏王朝出现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仰韶和龙山文明(含红山)与长江下游太湖平原的良渚文化,已经构成了一种不相上下的发展态势。中原地区人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对公共权力的构建,良渚地区丝毫不落于其后,但是与此相较,虽然在遥远的甘肃和四川地区,也有零星的文明萌芽,但发展速度和规模均与黄河、长江下游地带存在不小的差距。所以如果说南北对峙中双方能维持一种平分秋色的均势,二者都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应该是第一个主要原因。

(良渚文明起源地)

02因地制宜的发挥军事优势

其后,就得来谈谈造成南北对峙的地理因素了,这一因素的作用,对统一与分裂的历史走向,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首先,南北之间的地形差异极大,北方的蒙古高原、华北平原和辽东平原地势相对南方平坦,一马平川,气候寒冷干燥之外周期又长,这便给北方发展自己独具特色的骑兵兵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是与此相较,南方就不同了,南方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今天看来水网密布纵横,又面向东南亚,经济潜力巨大,可在古代,这也制约了他发展和北方骑兵相抗衡的兵种,北方的马匹到了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中养不活,有限的耕地又不会用来给养马所产生的巨大成本埋单,这样,南方的军马,多只能通过茶马古道的贸易和缴获来补充,这自然是极不稳定的。

(北方少数民族骑兵)

眼看骑兵发展不起来,南方便利用自己河网密布的地理特点,有规划的发展了自己的水军部队。南方人相较北方人熟悉水性,造船技术又精巧高超,于是我们会看到,金朝的骑兵军团能够横扫华北平原的宋军,打破坐落在平原之上的开封城,但是一旦向南延伸,就遭遇了南宋水军的报复性反击。金海陵王完颜亮以数倍于宋军的兵力南侵,结果被熟悉水战的淮河守军轻松击败,临到战争结尾,宋军还主动出击胶西沿海,痛歼停泊于港内的金国水师,让金人坐卧不宁,闻风丧胆。所以北方重视骑兵与南方看重水军所反映出的双方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也影响到了这样一种对峙形态的形成。

03秦岭淮河的屏障作用

不过,光因地制宜的发展军事力量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方面,长江虽然被南方政权倚为天险,但长江里程如此之长,防御布置上总不能面面俱到,一旦选取若干登陆点同时进攻,南方政权的割据局面就会瞬间被终结。隋朝灭南陈和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大获全胜,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南方的防御规划必须有重点,而这个重点又是参考地理特点所作出的。那么,南方政权针对北方军队南下的防御布置会着重于哪几个点呢?

第一个点,就是淮河流域,淮河位于长江以北,它与长江之间所形成的缓冲地带,河网密布,地形破碎,易守难攻,这里的复杂地形不但能够迟滞北方骑兵军团进攻的速度,还可以作为北伐的前沿阵地。东晋桓温北伐、太平天国的扫北军进攻京师等,都是由此出发。而相反,一旦淮河流域不保,长江中下游的政治中心就会暴露在对手的枪口之下。例如,解放战争中,为了给日后彻底打垮南京国民政府创造有利条件,中央命令刘邓大军放弃经营多年的大本营,不惜一切代价挺进大别山,把国民党的淮河防线冲了个稀巴烂。之后淮海战役打响,蒋介石的嫡系主力基本葬送于此,淮河流域一失守,南京也就成为了一座无险可凭的孤城,解放战争能够速战速决,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淮河流域在南北对峙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而古代割据江南自立的王朝能够维持长期的统治局面,同对淮河流域的认真布防,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04胡焕庸线背后的思考

说完了第一个点,就该谈第二个了,这就是长江上游地区的川陕交界地区,也就是秦岭一带,这一地区的地形特点与淮河一带近似,都是地势起伏破碎,不过,真要把这个地方攥在手里头,即使淮河冲不过,也可以顺江而下,直捣南方割据政权的统治心脏。蒙古汗国的蒙哥汗在攻打南宋的过程中,就是命令自己的弟弟忽必烈领一支部队从长江中下游地区攻打南宋,牵制宋朝的注意力,而自己则统领精锐之师阴图巴蜀。当然了,后来的事实也如我们所知,由于宋朝预先做了防备,蒙哥进兵时候又赶上了四川炎热多雨的气候,结果炮伤外加传染病,遗恨合州城下。从此来看,南宋之所以能够和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周旋四十五年,川陕地带的复杂地理救了他们一命。而至于金朝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统一的蒙古军团不断倾巢南下,逼迫金国不断迁都,最后也退到了当年被其所灭的北宋都城,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讽刺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守不住的长江
守江必守淮!为啥一旦丢失淮河防线,长江就守不住了呢?
中国三大平原,“宠幸”了哪些省?
吃百家饭
最早的文化中国形成于何时?梳理7000年前中华大地上的文化势力
中国地理上册知识要点1(自学导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