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客套?读点传统文化或人到中年就会明白深意
很多年轻人,包括我年轻时对那种客套很反感的,认为太虚伪。比如有人来我家找我爸有事,我妈就会很热情地请他留下来吃饭,还会反复邀请,实际上没有一个人会留下来,因为他们不是来做客而是来办事的,他们的脸皮也没有厚到这程度。
我那时很不解地问我妈妈,不会有人留下来吃饭,干嘛还要这么热情招呼,不显得我们太虚伪。我妈妈往往会回一句:你这个孩子不懂,这是人情。
反正我年轻时看不懂,我妈妈并没有因为我的反感而停止这样的行为。

翻开历史书,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诸侯王和刘邦的手下推举刘邦当皇帝。“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刘邦先谦虚上了。
结果大家说你这么牛就应该当皇帝,于是刘邦三次推让,最后当了西汉第一任皇帝。
曹操控制整个东汉朝廷,死后,他的儿子曹丕继续控制整个朝廷,当时老百姓只知魏而不知汉,大家都知道当家人是姓曹不姓刘。
在这样的情况下,曹丕还搞了一个“禅让”,让已经被架空十多年的汉献帝将皇帝位让给自己。
这些够虚伪了吧。
更虚伪的是刘裕,先让司马德文将皇帝位让给自己,然后他派人弄死司马德文,接着刘裕带领文武百官亲临送葬。
为什么做这么多客套之事?
明知道客人不会留下吃饭就不用热情邀请了,明知道自己已经控制权力,直接抢过来就可以了,还用得了禅让或者三让?

人到中年找别人有事,有遇到办完事就回来,也有遇到办完事被主人邀请留下吃饭。我也不会厚脸皮留下,我自然也清楚这只是主人的一种客气,但总感觉还真不一样。
我仔细想了想,这是一种重视和尊重的感觉。正如你自己走出房间和被人赶出房间,虽然最终结果都是离开房间,但感觉一定完全不同。
刘邦为什么要三让,天下人都知道除了你刘邦难道还有其他人要当皇帝,所谓的三让即是对皇帝位的敬畏,也是对臣下的尊重,言下之意我这个皇帝是你们推举我才当的,你们也有功劳,你们的意见得到采纳。不要认为所有人当皇帝,大臣都支持的,像刘备当皇帝,费诗就反对,袁术当皇帝,反对的人更多。
两个上司,一个上司是众人选举上去的,一个是上面任命的,二个人发布同样一条比较难的任务,你觉得收到信息之人的心态会是一样吗?
我要东西和别人主动送给我东西。东西一样,最终都到你手,但感觉完全不同的。你要,那是争,这是无视别人的意愿,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得给。别人送给你的,肯定是别人愿意的,哪怕是表面上的,屈从你的势力,或有所图,至少也是一种认同,不会认为你是硬抢的。
《道德经》中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存,私都是我们想要的,怎么得到?
有些人是运用手段获得名利,这种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还有一种人是不计较名利,从不想名利,因为帮助大家太多,大家就会主动送名利给他。《心里只想着为别人就是无私吗?无私并非这么简单,门槛挺高的
客套看上去有些虚伪,这是以私谋私,和圣人以其无私成其私差的太远了,但远远比那种以夺成私要好得多。这个已经考虑到别人的感受,而夺与争则完全无视别人。
我记得几十年前有学者批准中国的孩子太含蓄,太不会表达自己,太不会竞争了,太没有自主意识。言下之意就是要学会争,学会自我,现在回头去看,这个观点如何?
你们怎么看?(本文写于2022年7月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客套语整理
为什么再亲密的人都需要客套委婉
你的思维层次决定了你会遇到谁
常用客套语大全
【礼貌待人】常用客套语,友情让人夸
​薄姬儿孙都是皇帝,自己却清心寡欲不争名利,死后不跟刘邦合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