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足内翻25例临床观察
 2011-10-04 17:33:30
关键词: 针灸;中风后遗症;足内翻
足内翻是中风偏瘫患者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笔者近几年用针灸治疗中风足内翻25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1998~2005年我科住院病人,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80岁。脑梗塞18例,脑出血7例;右偏瘫12例,左偏瘫13例;均存在明显足内翻,足内翻出现于中风后3星期至3个月不等。
2 治疗操作
2.1取穴:照海、丘墟、矫正穴、上八风、解溪。
2.2操作要求:先取照海穴,针尖稍向下足趾方向斜刺,右手边行提手泻法,左手边使内翻的踝关节缓缓扳向外侧,行手法约1分钟,以出现走窜性针感度。其次取丘墟穴,针尖刺向照海,其手法要求及刺激量同照海穴。再次取矫正穴,针尖略向下直刺,其手法要求及刺激量同照海穴。最后在以上三穴针刺基础上,取上八风穴,行提插泻法,局部有胀感即可。
3 应用举例
患者,男,马建忠,64岁,干部,因左下肢活动不利1月余来门诊求治。查体示神清,精神可,双上肢肌力、肌张力均如常,左下肢呈足内翻畸形,肌力III+,肌张力略高,左巴氏征阳性。头MR示右基底节区软化灶,曾在外院以“脑中风”行溶栓,支持对症治疗。目前后遗左侧足内翻,舌淡红,苔薄腻,脉细,按上法,再辅以针刺髀关、阴陵泉、漏谷、足三里等穴,其中地机、漏谷予温针灸,每日行针1次,约1周后左下肢活动较前明显改善,后改为隔日1次,约20次后,左下肢足内翻已矫正,左巴氏征阴性,肌力V-,肌张力下降,基本达到临床治愈。
4 体 会
脑中风后遗足内翻在临床十分罕见,也是治疗中比较棘手的问题。现代医学理论认为,足内翻是由于下肢肌张力增高,肢体内侧拘急,外侧迟缓而引起的,也就是说下肢内侧为痉挛优势侧,下肢外侧为痉挛劣势侧,故在足内翻治疗中,应以协调肌群间的张力平衡为重点,协调和平衡主动肌于拮抗之间的肌张力,控制和抑制痉挛,建立正常运动模式。同时足内翻依据经络学说理论属“阳缓而阴急”之因所致,故采用补缓泻急的针刺法则,以达阴平阳秘,气血调和,经脉经筋通畅舒缓的目的,从而是痉挛状态得以缓解。“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阳缓阴急。”故下肢肌张力升高取跷脉为主,《难经》指出,“捷疾也,言此脉是行走之机要,动足所之由,故曰脉焉。肾经照海穴为八脉交汇穴,通阴跷,该穴主身体平衡,凡行走不稳。”足内翻等阴急阳缓,肌张力不平衡均可用之。因足内翻属“阳缓而阴急”之因所致,取穴重点应放在阳经经穴上,以振奋阳复经脉的相对平衡,丘墟为足少阳胆经原穴,针刺该穴可调足少阳胆经经气而激发少阳之原气,同时该穴刺向照海,可贯通个踝关节,有明显的疏调经筋,通利关节之效,矫正穴虽为经外奇穴,但其走向正处于足阳明胃经上,“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趾,结于跗上……”针刺此穴可激发阳明之经气调阳明经筋,此二穴均为阳经之穴,可振奋阳经经脉气血,活穴荣筋之效,以达纠正局部肌肉、肌腱和有关韧带的拮抗失衡状态,而上八风穴处于趾间,对足趾经盘拘挛有良好缓急之部效果。从以上选穴可以看出,采用阴阳经穴,舒阴筋之急,调气血之畅,达到行气活血,荣筋缓急效果,从而降低足内翻肌肉群的兴奋性,达到纠正中内翻的目的。临床使用该组穴治疗足内翻,不仅要按先取照海,再取丘墟,后取矫正,配以上八风的取穴秩序外,在操作手法上,必须达到针感的量学要求,方能缓解内翻肌肉群的痉挛状态,否则达不到缓解之目的,正如内经所述:“气至病所,气至有效,效如桴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概况
    张慧勇治疗中风后遗足内翻组穴经验
    中风后遗症 浮针
    【临床康复】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对脑卒中痉挛型足下垂和足内翻的疗效
    黄元御论治中风对温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主穴选择之启示
    引用 针灸治疗中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