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美普霖分享:溢乳该怎么办
一、溢乳溢出学问来。
溢乳通常发生于出生后前3个月,是新生儿期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新生儿护理中的重要内容。
主要表现为:喂奶后即有1~2口乳水反流回口腔或吐出。主要为白色奶水,如果奶水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可以含有乳凝块。
溢乳不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少,于出生后4~6个月左右消失。无需给予特殊处理。
二、什么导致母乳此般“浪费”?
宝宝的胃和成年人不同,新生儿的胃是呈水平位,食管下贲门括约肌发育尚未成熟,所以自控能力差,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导致胃食管反流,造成溢乳。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宝宝一次的奶量过多,将吃多的吐出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表现。
2、喂奶次数过多。
3、奶瓶的奶嘴孔径过大、出奶过快导致呛奶后吐出。
4、奶嘴孔径过小,奶流出过慢,宝宝易吞咽过多空气。
5、吃奶时或吃奶后过多变换体位等。
三、生理性溢乳、真实性呕吐,别搞混!
两者很容易区别!
生理性溢乳时,宝宝一般不会觉得痛苦,心情、精神都较好。
真实性呕吐吐奶量较多或次数较多(>2~3次/天),程度比较厉害,且宝宝会感到痛苦。
两种情况都易造成乳汁呛入气道而引起新生儿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生理性体重下降过快过长,严重者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营养不良。
四、一张表教你区分生理性溢乳和病理性呕吐!
类别
生理性
病理性
少(1-2口)
大量,呈喷射状
性状
奶液
奶液或奶块可伴有胆汁样物、胃液
气味
奶味或无味
带酸味
表现
无任何不适
脸通红,精神不佳,可伴有哭闹并无法阻止
大小便
正常
不正常伴有腹胀
吃奶量
无变化
显著减少或增加
体重
正常增长
增长缓慢
五、七点告诉你如何有效预防溢奶
1、喂奶环境安静舒适,避免突然中断、噪音或其他使宝宝分心的事。
2、每次喂奶后都要竖抱宝宝并拍嗝(若没拍出则坚持竖抱10-15分钟)。
3、喂奶前更换好尿布,不要喂奶后过多地翻动宝宝。喂奶后发现宝宝尿了、拉了,也不要马上换尿布。
4、避免吃奶后与宝宝激烈嬉闹。
5、要让宝宝含住乳晕或让奶汁充满奶嘴,以免吸入过多空气。
6、抱宝宝时,动作不要过猛,让宝宝呈竖立位抱起。
7、喂奶后不要让宝宝平卧。
六、敲黑板,注意事项要牢记!
1、妈妈要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按需哺乳。
2、为避免发生意外情况,喂奶后宝宝若躺下睡觉,最好让让呈右侧卧位,上半身抬高。
3、注意与病理情况相区别。若宝宝大量频繁吐奶,伴随其他病理症状,如腹泻、发热、哭闹等,即为病理状况,应及时就医。
4、使用奶瓶,要根据宝宝月龄选择合适开口的奶嘴,将奶瓶翻转时,有几滴乳汁流出,而后停止,则表明乳头开口大小合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宝呕奶怎么办? 掌握正确技巧不害怕!
警惕!宝宝吐奶出现这些情况,可能就是生病的预兆!
照顾好初生婴儿
新生儿呛奶时,是该竖抱还是趴抱?
宝宝“厌奶”了?看妈妈们是如何支招的!
母乳喂养 之 去医院生孩子需要准备好奶瓶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