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普视3D软件术前定位结合术前影像多模态在一例低级别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
本文作者:邱俊

01

主诉:发作性四肢抽搐9月

查体:GCS评分15分,神经系统查体未见确切异常

我院头颅MRI示:左侧额叶类圆形异常信号包块影,考虑多为肿瘤性病变;胶质瘤(低级别)可能,其他待排

入院诊断:1.左侧额叶占位病变,低级别胶质瘤?

                2.症状性癫痫 


术前CT  如下:

术前CT

术前MRI T1

术前MRI T1
术前MRI T2
术前MRI T2

术前MRI T1增强

术前MRI T1 增强
02
术前进行了肿瘤影像多模态的重建,重点是了解肿瘤与运动区、血管以及锥体束纤维的关系
图示

术前通过重建可以了解到肿瘤与中央前回的关系密切,肿瘤表面前后有中央前沟静脉与中央沟静脉,肿瘤对锥体束纤维是一个压迫关系


03

由于之前我院有较多使用普视3D软件进行肿瘤术前定位的经验,所以这次仍然常规使用该软件进行定位。该软件经过多次优化后,目前对浅表部位的定位准确性已得到了比较多的验证,定位过程也比较简单

1)病人术前头部备皮后贴好Marker,我们医院的就是电极片,经济实惠,建议至少在肿瘤周围大概的位置贴4-5个,Marker多了软件定位时不太容易对准,个人建议4个就能够满足定位需求 

可以按照下图粘贴:

图示

2)病人再次行头颅薄层扫描,并将数据导出与之前的影像数据配准,同样利用3D-Slicer软件进行Marker的三维重建,并上传到普视3D软件线上数据库里

图示

3)术前利用普视3D软件进行定位,用记号笔画出肿瘤的轮廓,并设计出手术切口。术中定位方法比较简单,就是确定好方向后,反复调整手机角度,使Marker点完全重合,手稳的话可以不用支架,重合完全后,可以叫助手用记号笔将肿瘤轮廓勾画出来,这样定位过程结束

图示

04

术中定位的准确性得到验证,肿瘤完全显露,术前利用皮层电极确定中央沟、肿瘤、脑沟、脑回及血管与术前肿瘤多模态重建一致。术中顺利并完整切下肿瘤
图示

05

1)术后CT复查

术后CT复查

2)术后病理结果

术后病理结果

3)术后右侧肌力无影响

术后右侧肌力无影响

该病例很好的体现了术前肿瘤影像多模态重建对于我们神经外科术中脑功能保护的优势,同时再次验证了普视3D手机AR定位的准确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PET
脑肿瘤影像方法新进展(二)
脑干胶质瘤如何长期生存?
肝癌微创消融手术计划导航系统研究获进展
医疗3D建模打印|术前多模态影像融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脑胶质瘤MRI特点及术前、术后评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