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少林伤科管窥

          自北魏至明清,少林寺屡经敕建,遍布南北,数达10余座。明末清初,福建少林寺成为反清复明的秘密基地,屡遭清廷镇压,寺院被焚烧,佛教门徒四处逃散,从而分布大江南北,自立门户,广收徒弟,少林武术、伤科在民间发展。这时期,伤科秘方著述传抄甚多,其法多宗少林伤科,师承有异,有所发挥而分支。出名僧医有字宽;湛举,湛化、南洲、本园、也然、毛公、太双、梅亭等。湛举、湛化两位僧医进一步补充,完善整理少林寺伤科秘方为《少林跌打损伤秘方》,制成木刻版,藏于法堂,但后被焚。南洲和尚师承宏达祖师,再传张梅亭、春亭,擅长正骨术,《伤科汇篡》收录其整复肩关脱位的心法经验。本园僧医(公元772-?)收集编著《汇集金鉴》2卷,其中有伤科方。了然僧尼(公元1796-1820)精于武,通于骨伤。少林寺毛公著《五论图》少林寺法莲仙师太双著《跌打损伤方》。清代嘉、道(公元1796-1850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伤科医家,拳术技击家,著有《秘传伤科集验良方》一卷,但未刊世,部分保留在《旧伤秘旨》中,反映出王氏对薛生白治伤从脾胃论治学术思想是赞同的。清胡廷光编著《伤科汇篡》(1815年)辑录其祖传抄本《陈氏秘传》,冠以“少林寺秘传”,实为异远真人处方的加减,江孝卿1840年著(江氏伤科),赵廷海1851年著《救伤秘旨》均异远真人学说的演进。

   清末以后期间,出名僧医有淳济、寂勤、贞俊、贞绪、恒林、妙月。民国年间,贞俊善武精医,著《少林秘真球囊》,妙月(公元1883-1944年)任泉州祟福寺主持,以寺行医,擅长跌打损伤。此外清还有设有撰著者的撰述《少林寺伤科秘方》、《少林真传伤科秘方》、《少林寺跌打损伤验全方》。民间有《少林寺12时辰12穴秘方》、《少林寺军阵伤科秘传》、《少林寺存下班中跌打妇科万应方》等流传。以上文献为我们研究少林伤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少林寺成立少林拳谱编写委员会,少林寺第29世住持德禅法师将自己六七十年的临床经验,结合寺院僧医的验方、秘方、单方,传授给皈依弟子德虔,先后整理,编著了《少林寺秘方集锦》、《少林寺伤科秘方》、《少林点穴法》等书,将少林秘藏公布于世,惠国利民。这是少林寺僧医伤科的结晶。从中可领略少林寺伤科的治疗水平概况,了解少林寺伤科治疗特色。

  现代中医骨伤科界中,与少林伤科有源的医家不少,例如上海的王子平曾任第一届武术协会副主席;上海施家伤科的施镇昌曾师于少林拳师邓九皋;四川成都体院附属医院前院长郑怀贤,少跟北平魏金山、孙录堂习武兼医,,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上代表中国作武术表演,建国后曾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中国运动医学会委员;广东何竹林系少林至善禅师高足洪熙官(洪门少林)之徒;佛山李广海系金山寺僧人智明和尚所传;广东蔡荣亦属洪门少林;福建林如高的祖父系少林高僧铁珠之徒;福建许书亮少时曾随陈文世(少林伤科学派)习国术学骨伤;四川杜自明宗少林派武功;成都杨天鹏系少林武师吴云武之徒;河北李墨林受业于少林支派;哈尔滨夏静华之叔祖出家嵩山少林寺习武;江西的程定远早在1922年向汪之斋学习内功,1933年毕业于南京国术馆;北京刘道信师少林武师,曾以教武为生;他们继承师传,发扬其特色,为发展中医骨伤事业作出不少贡献。

  纵观近两千年少林伤科的发展史,其产生于魏晋,成长于唐宋,学派形成于明,发展于清;它与武术发展息息相关;历代高僧武医相兼,其遣方用药多遵中医理论,是中华骨伤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值得后世研探、发扬。二、少林伤科的基础理论少林伤科的基础理论仍以中医的解剖学说,气血学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理论,尤重前三学说,明清时期新创立伤科子午流注,易理伤科学说。武医结合是少林伤科一最重要特点。其基础理论可散见于武术气功诸著作之篇头末尾,专门伤科著述都很粗略,拙理论,重临床方药,这也是少林伤科的一个特点,这一点应值得此方面研究者的注意。2.1解剖学说解剖学说是医学的基础理论,亦是少林武术一一卸骨术、擒拿术、点穴术的基础理论。卸骨、擒拿两法,其最主要是必须先详知人身内部的结构,一筋一骨的构造。必须探知人体诸骨的解剖位置,其联络衔接的式样,尤其是各关节。既便是极小的子骨,亦不可忽略,然后才能依其势而定卸骨法,才能出手制胜。擒拿法,关键在骨的关节和筋的主从,因此对筋骨各部的位置必须完全明了,毫不错误,才能施巧卸骨法较详述“骨胳解,骨胳图,颌骨、锁骨、肩胛骨、肘骨、腓骨、胫骨、足骨、附骨12骨胳主。擒拿法较详述“笑筋”、“耳筋”、“屈筋”、“伸筋”、“筋腹”、“腓肠筋”的解剖部位和生理功能。由上可知,卸骨法,擒拿法尤其重视解剖的“骨学”、“骨连法”和“肌学”的基础理论。练卸骨法,擒拿术者除掌握上基础理论外,还要苦练2-3年,方能练成。因此学会卸骨法、擒拿术者,也学会正骨术。点穴法是少林武技一绝。习点穴法,必先识诸穴所在部位,后辨明其经络循行起止,熟悉各穴与脏腑、气血等关系。人体总穴365,大穴108,致命36穴,小穴257,既要能言其解剖部位,而且要瞑目摸之。习练点穴法常仿针灸铜人像制木人练识穴点穴。救治穴疗伤也需按穴道解之。2.2气血学说少林练功、点穴、损伤专从气血论。练功养气血达摩祖师著的《易筋经》认为人之一身,内有五脏六腑,外有四肢骸,内有精气神,外有皮肉筋骨;脏腑之外,筋骨保护着,“筋骨之外,皮肉保护着,肌肉之内,血脉滋润着,全身活动自如,主要依靠人体的气。因此修身练功,全在培养气血。站桩功,不动摇,务在培养元气,守其中气,保其正气,护其胃气,养其肝气,调其肺气,理其脾气,升其清气,降其浊气,避其邪恶不正之气,勿逆其于气,勿扰思悲怒损于气。使气清而平,平而和,和而畅达,能行于筋而贯于膜,以至通身灵动,无处不行,无处不至。《少林绝技秘本汇编》中”练功与气血”认为各种阴阳软硬功夫,皆是以气血为主。因气为卫,血为营,人之一身,全靠营卫。只有营卫运和,脏腑才能得以正常工作,身体各个器官才是以正常发育和进行新陈代谢。故“保养气血之道,即习拳与练功”。

   近代少林伤科代表人物王子平即提出对于伤科治疗当活血与理气并重,认为气血运行于全身,外泽皮毛内充脏腑,外力所伤气机受阻,血流凝滞,百病丛生,因此疏理气机,活血化淤乃治伤之大法。点穴制气血人之一身,如一小天地,各穴的分布在人,象星辰于太空分布。气血为人生养命之源,不容许有损害,若受损害,则命之源己伤,而生机亦因之而绝。点穴之道,依气血在经脉运行次序,而点其端,则气血被遏流,必使人身正常功能失常而致晕或哑或死亡。点穴一法,之所以制人,完全在于限制人身气血运行。拳伤辨气血《少林真传伤科秘方》关于拳伤与气血关系认为向上打伤的是顺气,平拳打为塞气,倒插为逆气,此之为最凶。因此拳伤气血而致气滞、血瘀、气血瘀滞、气逆、气厥。凡跌打扑伤者,男人伤上部易治,伤下部难治,以其气上升故也;女人与之相反。凡伤须验在何部,按其轻重,明其受伤新久。男子气从左转,左属阳。女子相反。要分气血之辨,然后看症用药。2.3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少林练功,少林点穴的基础理论。

 ●少林行军散(夏天用)

  薄荷冰0.3克、柿霜0.9克、枳壳30克、胖大海30克、安息香1.5克、麝香0.9克、山楂30克、生甘草15克、牛黄0.9克、桔梗30克、广木香15克、干姜6克、制半夏9克、神曲30克。先将草木质类药碾碎过细罗,再将麝香、牛黄、薄荷冰、安息香分别研碎,兑入调匀,装入瓷瓶内密封备用。成人每服0.3~0.45克,用黄酒或凉开水冲服。

  功能为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祛痰醒神。用于治疗口干舌燥,口疮,咽喉肿疼,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胸闷呃逆,眩晕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

  据先师贞俊生前讲道:此方是历代僧兵奉旨行军作战和练武中的良方。据手抄秘本记载,明代嘉靖年间,日寇侵略我国东南沿海一代,皇上圣旨传到少林寺寺院,当即月空和尚便率部南征。僧兵原居北方,偶转南方,气候炎热,不服水土,加上行程几千里,所以僧兵病倒多数,时刻威胁着生命。在此紧要关头,月空和尚首领,摸索试制成功了这个妙方,流传至今。

贞俊

贞俊(1865~1939),号秀山,俗姓李,河南偃师县沟斯镇玉湾村人。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因偃师大早成灾,官吏逼债,民不聊生,母亲含泪送他出家,到石沟寺为僧,拜淳阳法师为师,赐法名贞俊。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到少林寺拜寂然(号晓空)大师的师弟寂勤师爷看中,学习武功,善练心意把、大洪拳、通臂拳、炮拳、铜锤、月牙铲、双钩、春秋大刀、九节鞭、绳鞭等。擅长禅功、易筋洗髓內功、轻功,功夫超群,能飞涧越崖,纵身上房,人称"飞毛腿"。德禅方丈说:我师爷贞俊在去世前的一个月,还在方丈殿下,表演绳鞭。什么金蚕吐丝、白蛇吐信、雷火闪电等招法,使人眼花缭乱,拍手叫好。当僧众正在为他鼓掌时,只听"啦"地一声,纵身飞上了方丈殿脊。僧众和香客们十分惊讶,异口同声地说:"神功,神功!"贞俊法师不仅武技超群,而且武德高尚,他教训众僧和门徒说:"凡少林门徒者,必严守武戒。忌仗技欺弱,为非作歹。严禁持技行盗,拦劫行人,扶邪为匪。违者驱之,甚者惩之。"他还教训弟子们要尊老扶幼,亲如一家,并写语文:"凡天下老者我之父母,平岁者我之兄弟,幼者我之儿女。何以暴行乎?"由于他训教从严,爱徒如子,所以众僧都很敬重他,寺内凡有纠纷吵架斗殴者,只要看到他或听他哼一声,就怒消云散,匆匆走开。凡跟他学武的寺内外弟子,皆称他为"武坛良师"。素静、素印、素光、素帅、素肇等都是他的高足弟子。贞俊法师还精通医科,对少林跌打损伤秘方广泛用于临床,凡闻其习武受伤者,即登室求之,对其贫者概不收钱。他也常自费制备成药,出诊四方,为民众医疾,从不收礼。贞俊法师知识渊博,佛武医文精通,德高望重。众僧荐任监院。他曾主持寺院事务30余年,德功无量,勋绩如山。于1939年圆寂,享年74岁。德禅大和尚因师父素光不幸早年圆寂,就跟师爷贞俊剃度正果。师爷圆寂,德禅重孝痛悼,厚礼安葬。为了悼念师爷,德禅泪笔倾诗日:

先祖出贫泪入山,天智攻开难经文。食尽百担黄连苦,颇获佛武医技奇。禅坛讲经成盛会,武功卓著千居魁。医亦康复千僧众,秀山才华荣高峰。嫡孙誓承先祖志。迎来金匾挂少林。

    流传于山东沂蒙山区的少林看家拳,是由清末民初秀山(贞俊)大师在沂洲(临沂)国术馆传授的。少林看家拳的套路名称分别为:一路少林九立十八功、二路少林大迎门、三路少林螳螂手、四路少林拱手拳、五路少林笑五掌、六路少林地趟功、七路少林七星拳、八路少林连环掌、九路少林四门奔打、十路少林埋伏拳。

    另外还有十三路之说,即:一路开山拳、二路迎门掌、三路三荐诸葛、四路穿心捶、五路五夫掌、六路地盘腿、七路梅花拳、八路连环捶、九路连环腿、十路埋伏掌、十一路扑地沙、十二路擒拿归山门、十三路守院捶。

  十路少林看家拳套路结构严密紧凑,一招一式都是从实战出发,动作矫健而健壮,刚劲有力而富有弹性,非攻即防,具有浓厚的攻防特色。他的风格特点可以归纳为: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

德禅(1907—1993)字慧参。俗姓刘,河南登封城关左庄人。7岁时因家贫出家少林寺,拜素光为师,赐法名德禅。入寺后被送入内寺小学读书,后从济学与湛盈二和尚学习中医,后回寺任知客。1928年,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时,大师为抢救寺内珍贵文物,秘密将寺内部分少林功夫书籍及经卷转移保存。寺院被焚后,在武僧逃散的关键时刻,为使少林功夫后继有人,他与精于少林武功的贞绪和尚及著名武僧寂勤俗子吴三林一起组织训练武僧德根、素喜、行章等四十余人。1941年,与贞绪、素典、永贵等共创少林中学。新中国成立后,德禅从事习禅和行医活动,并为参观少林寺的重要客人当导游。“文革”时,走乡串户,为群众医病。1956年参加登封县医联会,任委员.1926年任少林寺知客监院,并为乡邻群众施医治病。1965年任少林寺住持,1981年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次年少林寺成立武术挖掘整理组,任组长,并任登封县政协常委。1982年任登封政协常委 ,l983年任河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1984年年任郑州市佛教协会会长、登封少林功夫总会副会长。l986年任少林寺名誉方丈。1993年圆寂,年86岁,葬于塔林。德禅德高性洁,对继承和发展少林医学和少林功夫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少林一代名师。

 http://www.zzlib.org.cn/upload/Content.Asp?ID=152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林伤科古籍《少林寺伤科秘方》
(6)少林伤科管窥
气功 · 点穴 | 点穴损伤救治法
少林药局八百年禅医文化济天下
佛家少林伤科的诊治特色
少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