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是个农民

——读《出梁庄记》有感 

作者|李建伟 

       我是农民的后代,虽然读书上学工作后变成了城市户口,但骨子里还是农民。有农村的父母,农民的习性,农民的思想,这永远也改变不了。读《出梁庄记》,勾起了我的童年时期不多的美好回忆之一——“进城”。 

       进城变成城里人是每一个农村人的理想,在自己没有顶替父母当工人的先天优势下,唯一可以实现当城里人的途径就是念书,念书可以使自己吃公家粮,可以吃馒头不再吃难咽的窝窝头,不用再下庄户锄地了,这曾经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几亿农民孩子共同和唯一的选择。 

       作为农村孩子的我也不例外,小时候总是向往城市生活,在没有变成城里人之前,哪怕进趟城也是非常向往的事。下面,分享童年进城的故事。 

       洗澡。小时候总是期盼过年,过年给穷苦的童年增添不少乐趣,过年除了可以吃好的外,特别盼望的是每年一次的到城里洗澡。那时农村的条件差,冬天临近过年孩子们才能到城里洗一次澡。孩子们对洗澡并不向往,甚至讨厌到雾气腾腾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澡堂子里去,向往的是到城里的过程和可以美美的吃一顿好饭,甚至是饱饱的吃一顿一咬滴着油满嘴肉核的肉包子,那简直是神仙也不换的事。到城里的日子总是非常令人兴奋,冬天4、5点钟就要从家里出发,和同村的小伙伴们兴冲冲的,摸黑走一个多钟头的路天刚蒙蒙亮就跑到南门,从拥挤的南门市场赶集的人缝中钻过也是一种幸福。排长队好不容易草草的洗完澡,东游西逛就等找吃一顿好饭犒劳一下的地方了。美美的吃饱是再美不过的事了,犒劳完自己后随便乱逛一下便往回赶,往回走是最无趣的了,既没有力气了,关键是没了进城这吸引人的目标,无精打采一步三挪要走大半个下午直到天黑才挨到家。 

       当然,进城也有例外的情况。当时父亲在公社企业跑供销,几乎天天出发,有时就捎着我进城洗澡,那是我最不愿意的。记得一次父亲用大金鹿自行车载着自己进城,先是跟着父亲跑了若干单位,直到临近中午才去澡堂洗澡。快到中午了再加上要进城早晨压根就没正经吃什么东西,浑身又累又饿一点劲儿也没有了,好不容易挨到洗完澡,跟着父亲出来,心想这回可该吃好的了,可是觉得父亲的自行车在往回家的方向走,心里那个着急啊,着急也不敢吱声啊,走到铁路了,心彻底凉了“完了完了,捞不着吃了”真是沮丧到了极点。穿过铁路桥,再也憋不住了怯怯的问“大,咱们在哪吃饭?”,父亲说“再往前点。”心想:再往前哪还有饭店?那时的城市规模还没现在大,过了铁路就是农村了。好不容易看到有个经理部食堂,不等父亲发话就一下子从车子上跳下来,父亲也说:“就这里”。欢天喜地的进去,但是没吃什么好的,因为这个食堂只有些干吧油条,不记得父亲要什么小菜了。回到家委屈的眼泪再也憋不住了,娘知道后跟父亲大吵了一架。从此后,进城坚决不让父亲捎着了,因为捞不着吃顿好的。 

       卖花生。《出梁庄记》中卖烧肉的情节,何曾熟悉。曾经记得,在童年时期,那时的生活苦啊!为了生计,可能是刚刚包产到户的时候,自己家种了点花生,煮熟后拿到城市来卖,我记得是和伙伴们一起到火车站附近,拿一化肥袋装着煮好的花生,拿一杆自己也不怎么认识的旧称,趁傍晚放到路边就开张了,卖的咋样印象不深了,但一件事一辈子也忘不了:有位老大娘从旁边的固定摊上买了些花生让我给标称一下,咱不懂啊,就给称了,结果肯定是那人又回去找了。这下惹了麻烦了,捅马蜂窝了,差点就没让人给把花生给踢翻了。我当时恨死城里人,城里人真坏,这辈子永远也不要跟城里人打交道。 

       童年的趣事都成为回忆,自己后来也到城市中生活了,也成了吃公粮的公家人,但我是农民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事实,虽然我向往进城。

       ——本文刊载于2014年《北海道》秋季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农村接下去几年即将发生重大改变,这种农民可能面临着危险
农村户口如今值钱了,难道你真以为城里人会羡慕农民?想当回农民
挑大粪(散文)
农村出现了一群“伪城里人”,农民都不喜欢他们,希望你们村没有
贺雪峰:中国是倒丁字型社会结构吗?
“可逆的城市化”是城市化政策的底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