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春联

作者|张振东 

       贴上春联,就有了浓浓的年味儿。 

       在农村,一般是过了腊月二十三,各家各户就忙着求人写春联。小时候,特别喜欢看人写春联。记得村里有几位擅写春联的长辈,每逢过年都忙得不亦乐乎,有的要一直写到傍除夕。求人写春联也很讲究,一般很固定,除非很特殊的情况,每年都是找同一个人来写。帮人写春联纯粹是尽义务,尽管很辛苦,却是很有面子的事儿,写春联的人,那一刻会得到特别的尊重,研磨,摁纸,晒春联都无需自己动手,有时好几个人围着忙活,还不时夸张的赞叹一番,极富成就感,在墨的浓香淡郁中充满愉快的味道。 

       在写春联的几位长辈中,当时年纪最大、文化程度最高、写得最好的是一位唐姓老人,论村里的辈分,我喊他姥爷。唐姥爷解放前就在城里教书,一直到八十年代初回家休养。老人教了一辈子书,可谓桃李满天下。老人家在世的时候,经常有曾经教过的学生来村里探望,远的来自国外或港台地区。唐姥爷是村里大户出身,书香门第,酷爱书法。有两副春联他几乎每年都写,一副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另一副是“百福并臻,千祥云集”。 

       我的父亲也写春联,父亲读书读到联中,在当时也算是村里的“文化人”,上学时学写过毛笔字,再加上有过部队八年宣传干事的经历,也能提笔写出一手能看过眼的毛笔字。父亲每年除了写自家的春联外,还帮左邻右舍十几户人家写。父亲写春联写得很慢很认真,因为过于专注,有时紧闭的嘴角都不停地微微颤动,写完后还不停的端详一番。间或发现不满意的,还会偶尔补上一笔,边写还边说:墨是黑狗,越描越丑。父亲写春联的时候,我就成了他的帮手,把每户写好的春联一摞摞地顺好,小心地卷起,用写春联裁剩的纸条缠绑成一个个便于携带的纸筒子,由我一家一家地往回送。如果送的户数多,父亲就用铅笔在每卷春联上做上记号,放进竹篮子里。送春联是一件极为惬意的事儿,挎着竹篮,领着温顺的大黄 ,每到一户,主人都极为热情的让到屋子里,暖心的话儿装在心里,花生、瓜子、糖果之类的装在竹篮里,大黄也摇着尾巴,一路心满意足地零星品尝着得来的美食。 

       我也写过春联。得到长辈们的熏陶,我从小就喜欢上了写毛笔字。一开始写的时候,是在一块石板上蘸水写,写完一面用抹布擦掉再反过来写,写完再擦掉,另一面也基本干了,再写,反复如此。虽然没得到专业指点,但是几年下来自然就会越来越熟练。第一年写春联是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当时我把想自己写春联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另外告诉父亲我还想要两支笔头像火把的毛笔(在电视上见过书法家拿斗笔写字)。父亲不屑地说,小孩子写什么春联啊,你那字自己写着玩还行,根本拿不出门。说完后父亲就去忙了,但是我却很伤心,觉得父亲小瞧了我,越想越委屈,就跑到里屋,坐在门后的炕沿上吧嗒吧嗒掉眼泪。母亲进屋看到了就问是怎么回事?我就跟母亲说:爸爸不让我写春联,也不想给我买毛笔。母亲笑着说:你都这么大了,这点事儿也用不着哭啊。听母亲这样说,我不知突然从哪儿心思出来了一句:你们这样做,可能会耽误一个书法家的!第二天是星期天,爸爸用自行车带着我到百货大楼买了两只羊毫斗笔,一大一小,一支2.88元,一支1.88元,还买了一块香喷喷的墨,弥足珍贵!1985年腊月的激动,此生难忘 !但唯一愧疚的是,书法家的梦想至今还未实现,最遗憾的是看到了将来也没有实现的可能。不过,从此开始一直到2003年,都是我给大家写春联。现在回想起来会很感谢那些让我写春联的邻居们,能把我写的春联贴在自己的大门上,记得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嗯,今年写得比上年好。 

       现在过年张贴的对联基本上都是印刷品,色彩艳丽还不容易褪色,到集市上看好就买,既便宜又省事,但对于以前写春联的那种情结却永远无法割舍,就在准备收笔的此刻,眼前又浮现出唐姥爷、我的父亲以及那些可亲的乡亲们……. 

       红红的春联,美好的生活。

       ——本文刊载于2015年《北海道》冬季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枞川记事】 过年有感
我的父亲我叫爹(一)
父亲的春联
【来稿选粹】严雨龙| 父亲与字
【时令美文】春联送福年味浓/窦改林
你们家现在还有用毛笔写春联的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