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品课《课文教学中的“咬文嚼字”》课程说明

选题背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广泛应用在语文教学中,极大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逐渐忽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语文是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想要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需要对作者的语言有一定的认识,通过咬文嚼字可以让学生从浅层的阅读进入到深层次的阅读,抓住文章的关键字词、语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因此,在当前新课改如火如荼开展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传统的咬文嚼字,而是回归语文教学的根本。本课程主要从课文教学中的“咬文嚼字”与“课文情境”“片段学习”“文体特点”相结合进行探讨,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课文学习路径,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咬文嚼字指反复钻研、分析研究。一般将咬文嚼字看成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将其作为贬义词,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不会灵活运用的人,也讽刺那些讲话喜欢卖弄自己知识学问的人。然后将其运用到语文阅读中,指文字运用方面做到反复推敲、非常严谨的精神。由于语言文字和文章的思想情感密切相关,文字的表达与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意境息息相关,所以文字的运用,要根据思想情感的创新、凝练入手。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咬文嚼字,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主旨,领会中华文字的奥妙,让学生获得真正的文字素养。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文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思和情味,依靠查字典和词典是不够的。”因此,语文教学需要体会一个词和一个字的意思,有的时候,往往一个词和一个意思的差异,整片文章表述的意思就不一样。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唐朝诗人贾岛的名篇《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其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最开始的时候,贾岛一直犹豫是使用“推”还是“敲”,结果由于贾岛全神贯注思考诗句,撞到了当时的大文学家韩愈,韩愈思考良久,告诉贾岛“敲”比“推”更好。站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这个“推”、“敲”,我们可能认为“敲”显得更加礼貌。但是如果将“敲”放到整个诗中意境去理解,意义就更为深远僧人原本是一个人住在寺庙中,某一天晚上突发兴致,决定出去赏月,他出去的时候虚掩着门,使用“推”显得僧人一个人孤零零的,独来独往习惯了。如果使用“敲”则显得寺庙中应该还有其他人居住,不同的词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

    语文课文中很多名篇佳作都是作者呕心沥血,反复吟诵的结果。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想要领会作者的中心思想和表达情感,就要理解作者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点,并引导学生反复咀嚼,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比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读到父亲去买橘子那一段。当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蹒跚”一词,说明父亲年事已高,步履不稳,过铁路需人扶持,但是父亲为了儿子,不顾年纪,依然坚持爬过铁道边栏杆,说明父亲的爱子之心,从而更加能够体会作者的中心思想。很多时候,课文中的一些重要字、词、句是理解课文的钥匙,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善于抓住这些关键字眼,就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感受到语文的奥妙和乐趣。

主要内容

从不同文体,根据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七、八、九年级的单元编排特点以及分别要求达成的学习目标选择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为为七年级散文(以《散步》为例)、八年级说明文(以《苏州园林》为例)、九年级小说(以《故乡》为例)和议论文(以《创造宣言》为例)的“咬文嚼字”教学。

《散步》是当代作家莫怀戚写的一篇散文,写了作者一家人在初春散步,可是出现了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的分歧,“我”爱幼更敬老,母亲听从儿子,更爱孙子,展现了一家人相互体谅、生活和谐的画面。这篇文章语言朴实、耐人寻味、以小见大、意蕴丰富,以平实中见灵气,以浅显中见哲理,从家庭的一件小事,突出我国尊老爱幼的传统,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苏州园林》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逐步展开,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对景物布置分类剖析;先作鸟瞰式的叙述,后作局部景物的详细说明和生动勾勒,前后提挈,互相照应,构成一个严谨的整体。文中先指出苏州园林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以此总领全文。然后时时紧扣这一特点逐层展开,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画意主要表现在讲究景物的布局、配合、映衬、层次这四个方面,还表现在局部景物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和园内建筑的色彩美这三个方面。文中对苏州园林美景的描绘、分析处处照应开头,经过反复说明,“园林处处皆画”这一特点就被清楚地揭示出来。

作者在本文中用词相当精准。“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假山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景,而是由墙壁和廊子隔开而使“景致就见得深了”,所以用“层次”。

《故乡》是我国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创作的短篇小说。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并没有改变衣村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仍然处于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中;同时,帝国主义加快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代,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洋货充斥市场,破坏了我国农村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造成了农村经济的急速崩溃。加之当时军阀连年混战,苛捐杂税、强取豪夺都一起向农民压来,广大农民被逼迫得倾家荡产,农村出现了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191912月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家眷迁往北京居住,这次回乡,他目睹了家乡农村的衰败景象和农民的痛苦生活。19211月,便写下了《故乡》这小说。

文中作者借助童年时期的玩伴闰土和曾经有“豆腐西施”之称的杨二嫂两个人物在二十年前后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变化,以及自己离开故乡时的“并不感到怎样的留念”“气闷”“悲哀”等复杂情感的描述,深刻地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受到的精神上的束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真切地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以及丰富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腻的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推动整个小说情节的发展。

《创造宣言》是陶行知先生写的一篇议论文,针对旧中国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提出旨在造就创造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的创造教育思想,是我国创造教育的开拓者。

本文通过引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从而得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强调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激励我们发掘潜能,创造美好未来。

文章先用不同的人创造出不同的崇拜者,引出教育者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要以集体之力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或彼此崇拜的活人,明确何谓“创造”;再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列举例子批评一些人的错误看法,指出“处处”“天天”“人人”皆可创造;有了这样的理念,进一步指出要从点滴做起,不能像东山樵夫那样因循固守,要让创造之神常驻心中;最后借罗丹的话,发出创造宣言,激励人们用自己的“汗”“血”“热情”去创造。全文观点鲜明,论据典型充分,思路清晰,语言富有气势,很有鼓动性。

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中的“咬文嚼字”,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和学习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探究。通过咬文嚼字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文字的魅力,从而在写作中合理的运用字词。

整体规划

初中是基础课程阶段,根据语文教学目标,分别选择了散文、说明文、小说、议论文四种最常见的文体。在教学中充分结合几种不同文体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进行“咬文嚼字”,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文学体裁的特点和写作方式,不同文学体裁的文字表达有什么样的差异,提高学生的文章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根据不同文体选择一些典型性的文章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文章的语言特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抓住文章中的一些关键字词,以及段落,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在表达方面语言运用的特色,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

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例,在课文教学中,将“课文情境”、“片段学习”、“文体特点”与“咬文嚼字”结合起来,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

(一)“咬文嚼字”与“课文情境”结合起来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学生要联系上下文,推敲课文中相关词语的意思,从而体会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鲁迅先生的《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中,将这个标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吗”去掉,变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陈述句,语气是悲观的、失望的。鲁迅先生的“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则是质疑和反问,多一个字则整个意思都变了。想要了解这篇文章,首先要了解鲁迅先生创作这篇文章的背景。19319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先后攻陷上海,亡国灭种的危险步步逼近,很多人出现了悲观情绪。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官员和社会上部分名人在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举行法会,想起到菩萨保佑中国的作用。1934年《大公报》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这篇文章,并在文中中阐述: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当时的消极抗日情绪,嘲讽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在文章的开篇作者用“地大物博”、“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等词语表达当局消极抗日的情绪。随后通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指出对方以偏概全,推翻对方错误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了”。然后指出还有一部分中国人不顾个人安危,一直前赴后继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而奋斗,进而论证自己的观点:失掉自信力的不是所有的中国人,我们还有一大批“中国的脊梁”活在“地底下”从而鼓舞广大民众积极抗日的信心。

(二)“咬文嚼字”与“片段学习”结合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文字的运用能力。比如在鲁迅先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文章中,作者写道:“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通过查字典“诬蔑”的时候发现“诬”指的是捏造不实之词,“蔑”指的是轻蔑,具有攻击他人的意思。鲁迅在这篇文章中“简直是污蔑”和“这是诬蔑”有什么区别?其中“简直”和“没简直”表达更加痛恨的情绪。比如在表达日本分子在侵略战争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经常用他们“简直跟野兽一样”比他们“是一群野兽”更加痛恨的情绪。“简直是野兽”表达的他们本身是人,但是他们的行为跟野兽没有区别,“简直”指的是事物本来不是某事物,但是却通向该事物的本质。“简直是污蔑”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本来是评论句,不是诬蔑,但是在鲁迅先生看来就是诬蔑。那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说他们“简直是污蔑”呢?那就要引导学生把“简直是污蔑”放入整个片段中去,原来鲁迅先生在这个片段中阐述了“中国脊梁”一直都没有失掉自信力,一直都在为光明和自由而战斗,只是他们不断被黑暗的社会所“摧残”“抹杀”罢了,所以,鲁迅先生谴责他们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简直是污蔑”。这样,学生对鲁迅先生在文中要论述的观点更加明确,对鲁迅先生要表达的个人情感体验也更深刻。

由此可见,在教学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把对某些特定词语的“咬文嚼字”与“片段学习”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更好地解读课文。

(三)“咬文嚼字”与“文体特点”结合起来

不同的文体语言特点也不一样,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说明文的语言准确、简明、浅显、易懂,其中准确是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教学中要注意说明文中动词、数量词、修饰限制性词语的准确运用;小说中描述性语言很客观化,对话语言很个性化,抒情的语言带有情感,描写性的语言对细节很重要,议论性语言很深刻;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准确、鲜明、富有概括力。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有鲜明的观点、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因此议论文的语言概括力特别强,常常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不同的语言特点,品味的方向是不一致的。散文往往通过“咬文嚼字”体会作者情感;小说重在通过“咬文嚼字”分析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说明文则是通过“咬文嚼字” 弄懂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议论文则是通过“咬文嚼字”弄明白作者是如何组织语言,使论据对自己的论点形成一个严密的论证逻辑。因此,课文教学中的“咬文嚼字” 还必须与“文体特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根据文体特点把握阅读方向。

比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在这篇驳论文中,作者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绝大部分的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这一观点。

作者在第一段承认对方的论据“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先确认对方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后文的驳论证定了基础。“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则明确揭示了对方论证以偏概全的问题。

作者直接批驳对方的方法是: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寄希望于“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求神拜佛”是“自欺”。这些批驳证明中国人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并且发展着“自欺力”。说明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从而直接驳倒了对方的论证。

作者间接批驳对方的方法是: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正面树立起自己的论点,与敌论点针锋相对;接着,作者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又指出“这一类的人们……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以此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这样,就间接地反驳了敌论点。

“咬文嚼字”并不是专研一词一句,而是在课堂教学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一两个精彩的段落,让学生反复阅读,仔细推敲,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让学生把一字一句都读懂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字的奥妙,从而更加积极努力学习。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为了“咬文嚼字”而去“咬文嚼字”,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选择一些经典文章和经典段落,让学生朗诵、反复吟诵,更加深刻理解文章,从中体会到文字的魅力和文字的理解,从而学会灵活运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课程特点

语文是人文科学的学科,与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学科不同,人文学科主要强调的是个人主观色彩、个人情感、不确定性。因此,语文课程中含有大量的具体形象以及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教育意义。由于每一个人的知识、阅历以及感悟的角度不同,所以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产生不同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对文章有不同的感悟,因此,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在字词句段篇的学习上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自己通过咬文嚼字去感悟文章的主旨。通过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当然,这里所说的咬文嚼字,必须以言语形式的教学为核心,必须以对课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咀嚼、品味和感悟为切入点,在读熟读透的基础上,体会课文言语的意图感、意义感和意味感,深人到语境中去,感受语言的蕴味,把握语脉,学习积累言语的经验。这样的咬文嚼字,让学生在读的实践中动脑、动手、动口,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升华。惟其“咬文嚼字”,学生才能更准确地把握祖国语言丰富的内涵;惟其“咬文嚼字”,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惟其“咬文嚼字”,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不至流于空谈,而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只要我们用心去与文本对话,挖掘出教材中值得“咬嚼”的资源,课堂教学中的精彩就会如期而至。

曾伟,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学校骨干教师;学校教科研中心教研员,语文学科带头人;多次主持校本课程的研究和编写工作;《基础教育论坛》封面人物;几十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征文活动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参加各级教学比赛、创课大赛、精品课程建设、教师专业技能大赛都曾获国家级、省级、市级、镇级一、二、三等奖;几十篇文章和研究成果在《教育学》《教师教育论坛》《教育理论研究》《课堂内外·教师版》《文存阅刊》《读与写》《语文课内外》等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发表,并被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录;2018年参加由教育部关工委社区教育中心组织的“中国好老师评选”成功入围终审;现在百度学术网学者(注册)、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广东省教育学会会员、中国导读语文协会会员、中国导读语文协会微信公众号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优秀集体备课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材分析
深圳市近五年中考《语文》试题简析、命题趋势及教学对策
中学生的思维训练
语文教学四十法24语文单元教学法
2017年福建省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