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将如云,谁才是毛主席眼中的常胜将军?
userphoto

2023.01.13 河南

关注

根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的文章:“毛泽东同志也称赞刘伯承是'常胜将军’”,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刘伯承在一生征战由其负责的作战中保持了百战不殆的常胜记录。

下面我澄清几个网上攻击刘帅的败仗:

一、豫北攻势之安阳:

  1、刘邓作战目的:“主要目标为扫清安阳城外近万土顽,而后休整半个月”(刘伯承年谱第二卷第25页)

  2、我军兵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纵队补充新兵3万人后可达10万人”“新兵五月二十日左右才能补充到部队”(刘伯承年谱第二卷第22页),也就是说发动安阳作战前4个纵队不过7万人,打安阳上了3个纵队不过5万多(6纵监视援军)。

  3、作战结果:我军扫清安阳外围,歼敌2个团及土顽6000多人,其余退入安阳城。我军主力因要执行南下出击任务,转由地方部队继续围困安阳。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刘邓实现了预定目标,败仗从何谈起?

  二、阜阳战役:

 1948年初,由于中原战场处于“疲惫的拉锯状态”(粟裕给军委的报告),军委决定粟兵团于退回休整,然后渡江南进,调动敌军主力去江南,以利于我军逐鹿中原。同期,刘邓大军转出大别山,1948年3月底,刘邓大军转出大别山后汇合中11纵和华10纵,试图通过攻城打援在粟裕留下的“疲惫的拉锯状态”的中原寻求战机。刘邓决心以中1纵和11纵攻击阜阳,歼击守军58旅加地方团队万余人,同时,以中2/3/6和华10纵位于外围打援位置,伺机阻/歼击国军援军。

  战斗于3月29日晚战至4月3日,我一纵拿下东关,11纵拿下北关和东北关,外围战歼敌约1个团的兵力,但此时敌军出动20个旅强大兵力,意图围歼我军于阜阳地区,根据刘帅估算,拿下阜阳还需5天,而我外围部队不足以和20个旅的强大敌军对抗(出大别山的2/3/6纵队严重不充实,平均每个纵队不到1万5,2纵只有1.2万人),因此,我军果断收兵,转而袭取周边若干城镇。敌军失去合击目标,也收兵回营。

  战后,敌军大肆吹嘘“阜阳大捷”,称歼灭我军1万余人,俘虏数千。而据当时阜阳行政长官公署经济处处长季树华回忆,我军被俘实仅200余人,被编为青训大队进行“管训”。绥靖区解散的时候,根据干训班总教官陆承裕的建议,发放路费后就全部释放了。由此可见敌军整整把战果夸大了10余倍,对比我军歼敌约一个团的兵力而论,我军作战并不吃亏。同时,从双方又都未实现既定意图各自收兵而论,此战当属平手战。

阜阳老照片

  三、豫皖边战役之民权

  作战目的:拉回增援山东的5军等部(有兴趣的网友不妨去查查当时刘邓部队的情况,连续近50天的外线作战,弹药已经完全缺乏并且补充不上,按照当时的补给情况,即便是在内线,打一仗至少休整半个月以上,进行补充,才能进行下一个战役,而民权作战已经从巨金鱼战役开始打了N仗了,如果不是要实现拉住5军等部的战略目的,早该退回根据地休整了)。其他都不用多说,从作战目的就可以看出,民权作战实现了我之作战意图,5军不仅被拉回,还追击了我军一段(这种作战意图的战役,5军追得越远,花的时间越多,越符合我之意图),85,72,75也因刘邓的打击迟滞了其加入山东作战的步伐。当然本人不否认16团损失2个多营,的确是有瑕疵,这种瑕疵是战斗范畴的,不是战役范畴的,刘帅对战役目的负责,战术上则是2纵以下单位负责,最直接责任当然首先是16团,然后是旅,然后是纵队。

战斗在豫皖边地区

四、巨野战役

  我军按照中央军委和敌王牌试打的指导方针,展开了针对5、11的作战。当时刘帅手上全部部队约6万人左右,但2纵4旅未参加巨野战役,也就是说参加巨野战役的部队为5万5千人左右,其中1万是新兵,炮很少(20余门山炮还因无炮弹成为摆设),迎战敌相当兵力的两大主力5,11,最终的作战结果,龙固集方向我军成功阻击5军11天,杀伤对手2000多人,在11师连续呼叫的情况下,不得不后撤柳林集向11师靠拢。打击11师方向,一开始全面出击确实受挫,陷入“笨拙”的“牛抵角”状态,但刘帅迅速调整了策略,仅以6纵牵制11师主力,而集中3、7纵的绝对优势攻击张凤集32团,最后32团在外围敌军接应下仅逃走200多人,11师也向王家沙窝收缩,向5军靠拢,这样我军已没有继续扩大战果之机会,在拿下张凤集和守住龙固集的情况下,主动撤出战场。伤亡方面,我军以伤亡4300人,歼灭敌军5000多人。刘帅总结:小胜!!

战斗场面

五:大别山商北三战

指刘邓大军刚刚进入大别山后,在商城以北三次打击整58师的作战,有人以未能消灭58师来评论为败仗。我们看作战数据:我消灭敌军6000多(含一个建制团29团),我仅伤亡1035人。更重要的是战略上则掩护了我军在大别山南麓的展开。妥妥的胜仗,只是刘帅对部队不适应南方山地作战行动缓慢错失战机没有能消灭58师不满意而已。

部队在大别山区行军

六、关家垴之战

刘帅在接到作战意图时布置的是伏击策略,因敌军在关家垴不动,彭总召开军事会议下达强攻指令,军事指令对于军人来说是必须无条件执行的,执行中,刘帅发现强攻不合实际,建议上级取消,但被否定,刘帅坚决执行,并把敌军拼下来只剩100多人,但总部因敌援军靠拢,下令撤退。这一战的确是败仗,但不能由刘伯承负责。因为此战是彭总亲自部署并指挥的,在兵力分配上,刘伯承与陈赓各带一路,直接对彭总负责,也就是说这一仗中刘伯承连陈赓都指挥不了。彭总在自述当中都坦言自己“蛮干”,应对此战负责(不失光明磊落)。

关家垴战斗场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伯承元帅逐鹿中原
刘伯承元帅居然打了15个败仗?
从战役谋划的算度看刘伯承粟裕的军事指挥水准
顺境逆境绝境均可看刘伯承元帅
红色文化之旅二:羊山,因一场重大战役而青史永存
刘邓大军本有42万人,挺进大别山后只剩7万,其余35万去哪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