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公守颍|苏东坡心目中的东汉名贤范滂

   《安徽历史名人辞典》(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记载:范滂(137-169),字孟博。汉汝南细阳(今属太和县)人。少励清节,为乡里所重。”范滂(137-169),字孟博,东汉汝南郡细阳(今属太和县)人。年轻时正直清高有气节,受到郡中乡亲的钦佩,举为孝廉(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制考试,任用官员要求“孝顺亲长、廉能正直”。后为对举人的雅称)和光禄四行(即以“敦厚、质朴、逊让、节俭”为考察人才的四条标准),曾任清诏使(承皇帝诏旨至各地查办案件)、光禄勋主事等职。

  《宋史·苏轼传》记载,有次程夫人在读东汉《范滂传》,范滂因志在“揽辔澄清”,尽职尽责,在任上严查重处了一大批贪官污吏,最终受到奸侫的陷害。临刑前,范滂与母亲诀别时说:“弟弟孝顺,可以供养母亲。我今天离您而去,望您不要太过悲伤。”范滂的母亲含泪说:“名誉与长寿,往往不可兼得。你今日有了这样的好名声,我还有什么好悲伤的呢?”程夫人读到这里,发出了长长的叹息,情不自禁地说:“象范滂这样为反对宦官专权而伏身刑场,实在壮烈!而象范滂的母亲这样深明大义的人,又实在令人钦佩之至!”苏轼倾听着母亲所读的范滂传记,心潮难以平静,他忽然向母亲说:“我长大后,如果做个象范滂这样有澄清天下之志的人,母亲会应允吗?”程夫人没有想到儿子竟能说出这样的话,真是欣喜,她肯定地回答:“你既然有志做一个范滂式的名士,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之母吗!”苏轼从小就敬佩范滂这样的忠烈之士,从此在心底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苏轼熟读经史,纵论古今,文如泉涌,胸怀奇志,时刻准备着履行社会责任,为国家建功立业。

  北宋元祐六年(1091)闰八月二十二日,苏轼以龙图阁学士知颍州任上,即奏《颍州谢到任表二首》,一是谢太皇太后(高太后,即高滔滔,亳州蒙城人),二是谢哲宗皇上。感谢朝廷同意乞请外放至燕闲之地养老的恩惠,介绍了当地人文地理等相关情况,表达了“既未决于归田,故力求于治郡”的决心和当时的心绪等内容。因苏轼通晓经史,他在谢表二中盛赞颍州:“汝颍为州,邦畿称首。土风备于南北,人物推于古今。宾主俱贤,盖宗资、范孟博(范滂,字孟博)之旧治;文献相续,有晏殊、欧阳修之遗风”……。通俗地讲:颍州在京城周围所辖的州级行政区中居于重要地位。风俗兼备南北,古今人才辈出。这里的宾主都是贤才,因为汉时的宗资、范孟博(范滂,字孟博)曾经治理过这里;这里的文化发展沿革前后相继,具有晏殊、欧阳修的文治遗风。事实也雄辩地证明,苏轼是一位社会责任感很强的人,他在曾是范滂旧治和故里的颍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夙夜在公,留下了治水修闸、开仓赈灾、缉盗维稳等一系列彪炳史册的卓越政绩,至今仍为人们所颂扬。

  北宋元祐七年(1092)三月初,苏轼由颍州调任扬州知州,八月苏轼又从扬州知州任被诏还朝汴京(今河南开封);九月中旬到兵部尚书兼侍读任,皇帝赐他官服一套、金腰带一条,证明身份品级的鱼袋,备有镀金银鞍和缰绳的骏马一匹等。苏轼在作《谢除兵部尚书赐对衣金带马状二首》(《苏东坡全集》卷七十一),引用了《后汉书·范滂传》的内容,他仍激昂地写道“慨然揽辔,敢有志于澄清!”表达了不负浩荡皇恩和责任使命,努力干好所赋予工作的决心。由此可见,程夫人读《后汉书·范滂传》的故事,对苏轼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尤为深刻的,不论风云如何变幻,苏轼仍是不坠青云之志,积极入世进取,为国尽忠,为民尽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东坡的母亲——程夫人
【诵东坡 爱眉山】三苏家风家教故事——学史明志
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苏东坡不一样,他有4个
“苏门家风”耀古今
上梁和下梁---《读苏东坡传有感》
“家有贤妻,胜过万亩良田”,她应该是被写入教科书的女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