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公守颍|《六观堂老人草书》诗中的“尚意”理念

苏轼是擅长楷书、行书、草书和隶书等书体的大书法家,与黄庭坚、米芾(即米黻)、蔡襄合称“宋四家”,代表了宋代书法的最高成就。

  苏轼有卓越的天赋和丰厚的功底,并以诗的形式来阐述书法的精髓和理论。元祐六年(1091),他任颍州太守时创作的《六观堂老人草书》诗,往往被一般读者所忽视,而在书法界,则被誉为苏轼“论书法诗”的十首代表作之一。

  这十首论书法诗分别是:《石苍舒醉墨堂》《柳氏二外甥求笔迹》《题王逸少帖》《书刘景文所藏王子敬帖绝句》《六观堂老人草书》《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其一》《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其二》《观子玉郎中草圣》《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和子由论书》。

  苏轼书法理念的核心是“崇尚意趣”,而这一理念在上述的“论书法”诗中皆有体现。如“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石苍舒醉墨堂》)、“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和子由论书》)、“落笔已唤周越奴,苍鼠奋髯饮松腴”(《六观堂老人草书诗》)等诗句,均是苏轼“崇尚意趣”书法理论和实践的诗意表达和鲜明特征,及追求意境意趣和洒脱旷达个性在艺术领域的精彩绽放。

苏轼草书《醉翁亭记》

  苏轼《六观堂老人草书诗》,创作于元祐六年(1091)九月,是他在颍州任太守时的重要诗词作品之一。“六观堂”在杭州木子巷桥北千顷广化院内,吴越王所建。六观堂老人,俗姓朱氏,僧名了性,号垂慈老人,余杭(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他精于医药,经常为百姓治病,且医效显著,是杭州著名的僧医。他擅于书法,尤善草书,是苏轼在元祐四年三月至六年三月(10881091)知杭州间所结交的僧友之一。苏轼作为文学家、书法家,亦懂医道,谙佛道,两人有着共同语言,切磋琢磨,交游甚密。苏轼对僧了性的草书颇为欣赏,或收藏有僧了性的草书作品,留下了良好的深刻印象。苏轼在颍州太守任的政务之余,在着意研究草书。如临摹颜真卿的草书名作《争坐位帖》(《论坐帖》),“簿书之暇,每沐浴焚香,大小曾临数十卷。”这一时期,苏轼对僧了性草书的“尚意”风格也极为看重和推崇,因此在颍州创作了《六观堂老人草书》一诗。全文如下:

  物生有象象乃滋,梦幻无根成斯须。方其梦时了非无,泡影一失俯仰殊。清露未晞电已徂,此灭灭尽乃真吾。云如死灰实不枯,逢场作戏三昧俱。化身为医忘其躯,草书非学聊自娱。落笔已唤周越奴,苍鼠奋髯饮松腴,剡藤玉版开雪肤。游龙天飞万人呼,莫作羞涩羊氏姝。

  苏轼在该诗自注:“六观,取《金刚经》梦、幻等六物也。老人,僧了性,精于医而善草书,下笔有远韵,而人莫知贵,故作此诗。”

  佛教把人世间的一切事物比喻为梦、幻、泡、影、露、电,称“六观”(六如)。取自《金刚经·应化非真分》“六物”即:“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苏轼《六观堂老人草书》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是讲“六观”的由来、存在形式和佛理。苏轼守杭时,曾于元祐五年(1090)二月为僧了性作《六观堂赞》,在赞中用了六个“我观众生”的排比句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的“六观”。《六观堂赞》与《六观堂老人草书》在对“六观”的阐述上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苏轼草书《大江东去》

  苏轼在《六观堂老人草书》诗中所体现的书法“尚意”理念的重点,是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高度评价了僧人了性(六观堂老人)的草书“下笔有远韵。”苏轼上述自注中有“而人莫知贵,故作此诗”,已经阐明了创作此诗的理由。具体而言,六观堂老人虽为僧侣,却如普度众生的佛、菩萨的化身,“化身为医忘其躯,草书非学聊自娱。”僧了性没有功利目的,而是用医术服务众生,用书法艺术聊以自娱。苏轼似乎不喜欢宋初书法家周越的书法,他在言论中多次提及,如尝《跋怀素帖》云:“书极不佳,笔意趣乃似周越之险劣”。紧接着的“落笔已唤周越奴”一句,是对僧了性草书水平的赞语,一落笔即分优劣,周越的书法与僧了性的书法相比,周越则有如奴仆之属。“苍鼠奋髯饮松腴,剡藤玉版开雪肤。游龙天飞万人呼,莫作羞涩羊氏姝。”这几句,描述了草书大师僧了性用鼠须毛笔,饱蘸着松烟墨,在用古藤制造的洁白色“玉版”纸上挥毫书写,其书法笔势迅疾宛若游龙,矫健生动,笔触变幻有致,笔划流畅到位。绝没有晋宋间书法家羊欣书法的涩滞不畅之感。

  苏轼“莫作羞涩羊氏姝”句中的“羊氏姝”,是典故的化用。羊氏,即羊欣(370-442),晋宋时书法家王献之的外甥,他跟随王献之学书法,隶、行、草书都很不错,名重当时,但与王献之书相比,差距还是很大。梁武帝评价羊欣书法的话最为精彩,他说:“羊欣书如大家婢(侍女)为夫人(主妇),虽处其位,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李裕康《苏轼论书选注》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1月第1版)羊欣书法如“婢作夫人”,没有大家风度。后因以讥笑刻意模仿,形容气度局促而不得神似为“婢作夫人”。这可能就是苏轼不喜欢羊欣书法的原因之一。

  苏轼草书《梅花诗帖》

  苏轼在颍州《六观堂老人草书》一诗所蕴含的书法“尚意”理念,也深深地浸润于他在颍州的书法创作实践中,把书法艺术作为写意、乐心、游息的一种手段,不计工拙,唯在自由挥洒。如苏轼在元祐六年(1091)十一月,挚友刘季孙(刘景文)从外地来访,他们畅饮多日,苏轼在一次酒后创作了草书《醉翁亭记》,无意间融合了正楷、行书、草书等书体的元素,其笔法豪迈奔放,笔势春蚓秋蛇,神韵飘逸,可谓“尚意”书法的典范之作。清初诗人、书画家、收藏鉴赏家、刘体仁(16171676),颍州人。家藏有苏轼草书《醉翁亭记》摹本,对草书《醉翁亭记》的真实性持以肯定赞赏的态度。他有一段话明晰地勾勒出了苏轼“崇尚意趣”的鲜明特征:“坡公尝抄书,一书每为一体,则忽作颠张醉素,何可遽谓(遽,jù巨音,原意是送信的快马或快车,引申为立刻,马上)必无!其字划轻重不一,重则棱角森然,又颜法也。”(刘体仁撰、王秋生点校《七颂堂集》黄山书社2008年4月第1版)。

  总之,苏轼作于颍州的《六观堂老人草书》,是一首崇尚书法“意趣”的重要作品之一,在其全部“论书法诗”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谱写了阜阳书法史上的辉煌篇章,值得重视和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文史踪迹|难得一见的苏轼隶书
宋代书法
上海博物馆之五中国历代书法馆
黄庭坚
苏东坡“论书法”十首诗:值得书法爱好者收藏
宋代书法,不只是尚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