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低眉]“控、空、恐、倥”触摸“比例失调”

“控、空、恐、倥”触摸“比例失调”

——苏教版小学语文《黄河的主人》教学杂思

(偶然翻得,一份失败的教案,甚觉有趣。

十二五期间,我校进行省级重点课题——《与儿童一起研究:丰富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行动研究》的实验研究,建设“幸福345”成长课堂,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依据课改模式,力求探求打破学生固有学习方式的定势,解放学生,解放教师,简化课堂教学內容,利用问学、导学、固学三大模块,将读、思 、练 、活四个要素有机的整合起来达到目标系统、任务系统、策略系统、动力系统、评价系统五大系统的有机融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从学生需求出发,让学习真发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语文课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知识不如教方法。在弄清文本的基础上“牵一发而动全身”,帮助学生拎重点,从而促进课堂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达标率,使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得到发展,尤其是在创新意识和关键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提高,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但我这一课的设计却令我深陷思维的枷锁。

一、控——别开生面

《黄河的主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学期一篇文章,作者以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母亲河——黄河那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及羊皮筏子在奔腾呼啸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壮观场景,进而赞颂了艄公的机智勇敢,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我针对学情和课标要求,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1.在反复朗读,揣摩对比手法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

2.模仿课文对比手法,描写怒江上的少年。

课时训练点:扣佳关键词理解文章对比手法,体味文章主旨。

基于上述理解,我在《黄河的主人》一课教学中主要采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的方式,以问学单的形式,从对比衬托入手,准备“一课一得”。因我上的是第二课时,复习了课后题后,重点讲羊皮筏子,在这段的朗读指导中不停回顾了第一段的黄河。例如:比较“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吞没”两句的特点,想想之间在内容上的的联系。教师明确这种写法叫“对比”。找出对比点:“万马奔腾、浊浪排空"和“那么小,那么轻”。要求学生圈画对比点。并且鼓励学生能学着这样的思考方式,去寻找课文的对比的句子。

在明确文本课所有的对比点后,与学生一起思考作者反复运用对比的写作方法,目的是什么?探讨引出对比的目的就是为了衬托艄公形象。这里再对艄公简单进行情感的熏陶朗读,最后出示视频“怒江的少年”,给一段填空,让学生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完成,当堂评议,再修改。

二、空——茫然若失

上完课,有教师热情的跟我说,本文里没有对比只有衬托,应该讲各部分和艄公的关系。

难道仅仅因题目是“黄河的艄公”就只看各部分和艄公的关系,而割裂他们直接的内部联系?且教参里就明确指出了“黄河和羊皮筏子的对比”。我纠结了两周,一直觉得应该是螺旋式对比上升中的衬托。坚持课文的上法不只一种。

三、恐——不知所措

恰好,那时我们组进行了教研,有老师就上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有一段写别的树容易招虫,而樟树有拒虫香气,当时该老师的处理方式就是对比。而这篇和黄河一样,题目就标明了课文描写对象。要是文章内容全部是为题目服务的,那黄河那里强调衬托,这里应该也是衬托了。那语文课重点都是衬托了?我深深的陷在“对比”和“衬托”的概念里不得其要领。

我很疑惑,但却找不到自己的根本问题在哪。

在跟师傅的一番交流,较真了半天后。我想了想,还是坚持初衷——螺旋式对比上升中的衬托,只是我的设计中最大问题是没有处理好比例关系——比例失调。细想原文是有对比的,但这个是非重点,重点应该突出衬托,毕竟文章是写艄公,所有文字都是为艄公服务的。我单单直接拎出对比,最后一语点出衬托,比例失调,对作者有点“不仁不义”了。

四、倥——蒙昧无知 

《黄河的主人》一文就是通过黄河的凶险,筏子的小,游客的谈笑风生,来衬托艄公的艺高人胆大,以此呼应中心句,呼应题目。对于我的“对比衬托之惑”,虽有老师认为文中只有衬托,而没有对比。只因衬托有主次之分,以次突出主体,而对比没有主次之分,只有正反比较呢。而我深究不放的黄河和羊皮筏子的对比,其实只是黄河的大环境描写罢了,羊皮筏子正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加之本身又小又轻,就更加的危险了,也为了衬托艄公的胆略和勇敢,技术好。

语文课堂的本质不能忘记,这一课应该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感悟,感受人物的品质与形象。由文字到感悟思想内容,再由思想内容到对文本的朗读体会。

课改要求“以学定教,从学生需求出发,让学习真发生”,以学生问学单的问题直接抛出、展开教学,其实出示的也不过是部分人的,倒不如就用学生容易产生疑问的问题作为统领开展教学,也就是说变换一下形式——围绕中心句,抓住中心句中的关键词设问,不要求新奇,把教学目的真正的落实到位就可以了。同时还要做好朗诵部分重点指导和背诵指导,这样为后面小练笔做好铺垫。找准不同的契入口,一课一个小练笔也蛮好。

当然,学生关注的,还不是课文的重点吗?也就是说不要面面俱到,不要每一段都要教学到,抓住重点问题,重点句段,或者说学生的质疑来展开教学,突出一课一得。

比如这一课,就是谁才是黄河真正的主人,为什么呢?比如他勇敢和智慧体现在哪里,为什么又特别强调镇静与机敏呢?让学生读画句子写感受心得。再切入到第一自然段体会黄河句子到羊皮筏子,朗读体会凶险和竹筏小轻,这样写的目的,引出衬托。再找文中还有这样的写法吗......

仔细琢磨下用这样的方法,前面加个铺垫就又会使课文走“授之以渔”路线了,依旧“一课一得”。若用传统的方法,结果还是按着顺序依次分析课文每个部分,分析完了所有部分最后来个小结“明明写艄公的怎么写那些呢”得出衬托,就走老套路线了。

当然,这次的教学设计,我深抓着教参里“黄河和羊皮筏子的对比”死磕不放,认为我只是按着最高准则——教参,在进行教学设计,怎么会有错?所以一直纠结在“对比和衬托之中”,且一直心里暗示,文章就是对比衬托参半。后来想想要是研读课文,基本上就应该是粗看教学建议,重看教学目标,然后就细细读课文,自己来构思,个别困惑的可以参考一下教学参考。因教学参考也是别人编写的,也只是几个人的理解,不能全盘都看,只要教学目标不跑偏,年级段的目标把握好就可以了。

当然,这时候的我如果借鉴别人优秀的教学设计,要再加以甄别修改,融多家之长,更加有必要。想要创新和标新立异只能是个别突破。名家的教学设计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加以修改,拿来用了,学生收益了,课堂流畅了,这就是好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
三、七”式导学案(附数学、语文范案)
黄河的主人教学实录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教案
由“教课文”转为“教语文”
《黄河的主人》说课稿13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