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端技术可以左右战争走向吗?美国用亲身经历进行了总结,海湾战争的假象不但骗了世界,自己也被迷惑了
userphoto

2023.03.08 黑龙江

关注

就在俄乌冲突持续一年之际,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摆在了美国军队高层的面前;

为什么这场没有美国人直接参与的战争会把美国的军工产业弱点暴露得如此“通透”呢?

是什么弱点呢?

总结一下应该是那些易于制造且战场消耗量较大的武器、弹药在高强度消耗之下库存已经见底,并且军火商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将缺少的库存补满!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如:

在美国批准向乌克兰援助“标枪”反坦克导弹和“毒刺”防空导弹的100天后,雷神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纷纷发出预警,战场上的消耗已经严重侵蚀了美军此类武器的库存,若继续维持如此强度的援助,那么美国至少要需要12年的时间才能将自己的库存恢复到战前水平;

此外美国CSIS也同样发出了库存告急预警,这其中包括HARM反辐射导弹、GMLRS火箭弹、155毫米榴弹等装备;

尤其是155毫米榴弹,这种弹药目前美国总计向乌克兰提供了约100万发,而在本土其制造产能仅为3250发/月,一年的援助让美国155毫米炮弹直接清仓,对此美国军工企业给出的填补库存的时间表预计将会持续到2030年,届时该型炮弹的产量有可能会提升至40000发/月。

还有“海玛斯”多管火箭炮使用的GMLRS火箭弹也是如此,CSIS估计美国火箭弹的库存约为30000枚左右,年产量5000枚,其中有三分之一已经被运往乌克兰,如果俄乌冲突再持续一年,届时美国该型火箭弹的库存将至少削减一半而无法得到补充。

此外,在美国意识到此类问题并想方设法提高武器产能时又发现,一些制造武器的原材料如钴、锂和稀土等获取越来越困难,而且其中大部分的来源都被中国所掌控...

尽管这些武器、弹药对于善打高端战争的美国在短期内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持续的消耗与无法提量的产能让美军意识到,如今的战争似乎正在改变美国过去树立起来的“战争模式”,既在棋逢对手的较量当中,军备供应链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创新技术的应用。

自冷战结束之后,五角大楼一直醉心于投资那些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人力成本、先发制人、昂贵且稀有的高端技术,忽视了对常规武器、弹药供应链的发展;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美军装备技术的确独步全球,可是在面对一场俄乌局部冲突时却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放开手脚去支持,甚至还要跑到别的国家“代工”生产一些乌克兰急需的武器、弹药。

对此有美国媒体就曾尖锐地批评道:从历史上技术变革与战争之间关系来看,战争的经济成本永远是第一位的,技术变革以及降低政治成本从来都不是一场战争所必须考虑的事情。

对此,历史其实早有证明,只不过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罢了!

想想当年发动二战的德国,它手中掌握的先进技术让战争结束后的美、苏两国“吃”了十几年的“红利”,可是当它在面对美国马力全开的“战争机器”之时,技术的领先优势荡然无存,短短几年时间这个国家就被多国肢解,一丝影子都没有留下;

再回想一下前年美国从阿富汗狼狈逃窜的场景,在阿富汗美军所掌握的技术难道不够领先吗?可结果如何,在此耗费20年时间,花费超过10万亿美元,愣是让善打游击战的塔利班重新掌权,美国扶植的政府顷刻间灰飞烟灭...

当然,这里有人会说“海湾战争一战打醒了全世界”!的确如此,在远程精确制导武器、隐身技术、各类传感器等先进武备刚刚问世的年代,海湾战争让人们真正见识到了“高科技”武器的威力,可是我们只看到了这场持续42天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并没有人去过多关注美国和其他国家在战争前长达一年多时间的准备工作;

假设同体量国家对决,对手会允许敌人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用一年的时间来集结部队吗?

海湾战争的胜利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场强大军备供应链支撑起来的胜利,只不过人们对此视而不见,反倒是对那些“眼花缭乱”的高技术武器情有独钟,甚至连美国自己都把自己骗了,由此,它们也走上了一条依靠发展“高技术”武器来获取战争优势的道路。

不可否认,高端技术正在逐步改变战争的方式,例如隐身战机、无人机等,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方面的发展中,美国几十年来的教训告诉我们,投资高技术虽然回报很大,可是风险也同样不小,投入/产出比极为不协调;

诸如F-22、F-35、福特级航母、B-2隐身轰炸机、各类无人机是成功的案例,可是失败的案例也多到数不胜数,类似于投资220亿美元搞出的三条“DDG-1000”隐身驱逐舰、斥巨资打造的“鸡肋武器”濒海战斗舰、被下马的“科曼奇”武装直升机、耗资超百亿的“十字军战士”自行自行榴弹炮等等。

获取新技术不止风险极高,并且研发时间极长、投入巨大,关键是即使是成功案例也不一定能被真正使用,F-22诞生了近20余年时间,除了打下来几个气球,美军自始至终都没有动用过此类武器,或许其他国家还没有资格让美国派出如此高端的战斗机,那么这款战斗机的结局也可想而知,280亿美元的研发成本换来了他国五代机的兴盛,自己则拿着“零”战绩单等待下课。

再比如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美国是此类技术的发明国,可是人家起初并没有将这项技术用作军用,浅尝辄止之后计划就被搁置了,在中、俄相继推出高超音速武器之后,美国试图利用巨大的投资来追赶中、俄,但大量的美元砸入众多项目多年,至今它还没有一款能够拿得出手的高超音速武器装备部队。

所以现在我国走的一条道路还是比较不错的,不去过分追高,在有技术论证的前提下择优完成一些突破即可,这样既能保住技术优势,又能匹配成本效益,一举两得;简单来说,想法得有人想,然后我们去论证,全方位评估之后可行再上马,少走弯路。

总得来说,现代常规战争在多数国家之间还没有发展到只依靠几款高端技术武器即可将对手碾压、以速战速决的战斗方式结束一切的阶段,坦克对垒、士兵拼命、火炮对轰、空中搏杀、特种斩首、阵地消耗还是未来数十年战争的主要形式;

高端武器、领先技术在这种常规战争中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绝非是主导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强大的后勤保障、充足的军备补给、稳定的军工产出以及勇猛善战的士兵才是战争永远的“主角”;

就以这场俄乌冲突为例,弱小的乌克兰若无西方国家持续不断地“输血”、供给大量常规武备,并在外围以“制裁”等手段打援助,它将会在喘息之间被俄罗斯拿下,这里重点是什么?是源源不断的援助,“源源不断”是重点,只要西方援助稍有停顿,乌克兰将不复存在;

反观俄罗斯,本身技术其实也是足够强大的,可是它目前面临的唯一难题是没有钱,没有继续扩大战争的资本,或者说是军备供应链已经达到了极限,在不动用核武器的情况下,经济疲软的俄罗斯在战场上已无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

双方现在拼的根本就不是谁的武器性能更为先进、谁的技术更为领先,而是要看谁的国力更能经得起战争的消耗,若从这一点上来看,乌克兰可能更具优势,毕竟在它的身后是不惜将自家家底都掏空的整个西方集团。

俄罗斯也许不会失败,但它想要获胜也是难如登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挑起战争?刚刚,美国声称要给乌克兰武器!
美媒:美国部分武器即将“耗尽”……
11分钟,价值60多亿军火全被毁,这一仗打醒了全世界
历史将记录下美军暴行 盘点伊拉克战场上那些震撼人心的瞬间
这场战争美国亏大了?一天蒸发1500万美元,另有4500名美军丧生!
库存“即将耗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