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班牙: 欧洲大国都卷入了二战,西班牙凭什么能保持中立?

欢迎关注“环球情报员”,更多中国与世界人文、历史、地理知识待你发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波及了从欧洲、非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共计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作战面积,涉及61个国家、地区和20多亿人口。

在欧洲战场上,从德国进攻英法开始,英法被迫卷入了世界大战。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也被迫卷入了大战之中

可以说,欧洲几乎所有大国都因法西斯和反法西斯的意识形态,被迫卷入了世界大战。但西班牙作为一个欧陆大国,竟可在二战中保持中立,让自己免于二战的战火困扰。

▲欧洲战场形势,蓝色为德国占领地区及附庸国,红色为同盟国,白色为中立国,而西班牙为中立国中体量最大的

1936-1939年,西班牙经历了内战,德意支持下的弗朗哥叛军战胜了苏联支持的西班牙共和军夺取了政权,按理说,西班牙应该加入轴心国作战,但为何却偏偏保持中立呢?


一、 内战后已无力再战

西班牙曾经是人类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在建立起殖民帝国之后,西班牙没有利用美洲大陆的财富发展自己的工商业,又陷入欧陆争霸战争泥潭将最后的精华挥霍殆尽,导致工业长期落后

美洲殖民地相继独立后,西班牙从此退出了帝国的舞台。

▲历史上的西班牙帝国(红),葡萄牙帝国(蓝)

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已变成了经济贫穷的半农业国。当时,西班牙的经济命脉掌握在贵族手里,下层人民的生活十分贫困。

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使西班牙的经济更加糟糕,最终激化了国内矛盾。

1931年,西班牙王室因为无法解决经济问题被赶走,西班牙成立了共和国。然而,共和国政府不仅没有解决人民的基本生活问题,还因低估了右翼势力叛乱,把西班牙拉入了内战的泥潭。

1936年7月,右翼军官弗朗哥发动叛乱,内战爆发。交战双方是西班牙政府军和弗朗哥的叛军,政府军得到苏联的支持。

为了在西班牙建立亲纳粹势力,满足法西斯侵略扩张的野心,德国和意大利对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给予叛军资金和武器支持,甚至直接派出军队协助叛军作战。

最终,弗朗哥在德意的帮助下,1939年4月在西班牙建立了法西斯统治。

▲西班牙内战

5个月后,二战爆发。按照人们预设,弗朗哥应会投桃报李,加入德意轴心国集团。但弗朗哥却出人意料地宣布保持中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经济、政治困境已经不允许西班牙再战。

持续近3年的西班牙内战,使经济雪上加霜,西班牙近六成的房屋、四成的铁路、桥梁损毁,可以说是一片废墟。

内战导致商品匮乏物价飞涨,投机倒把盛行。西班牙也只能通过强制命令的方式,才勉强稳住物价。

▲内战后的西班牙

军队在内战中伤亡惨重,财政亏空使西班牙已经无法支持巨额的军费开支,以应对现代化战争。

内战后国内的政治局势也不容许西班牙再卷入战争。弗朗哥上台之后,对国内的各种反对势力采取了清算政策,取缔了一切政党,政治局势变得异常紧张

弗朗哥不仅清算了所有本民族的反对势力,连国内的少数民族—加泰罗尼亚人、巴斯克人也因参与西班牙共和军被惩罚。

弗朗哥不仅仅剥夺了自治权,还禁止他们的语言、文字,让加泰罗尼亚、巴斯克地区和中央政府的矛盾愈加尖锐。

▲加泰罗尼亚位于东北部,使用加泰罗尼亚语,介于西班牙语和法语之间。巴斯克地区则更加特别,语言与西班牙语,法语没有任何关系

虽然独裁者弗朗哥是军人出身,但是他清楚西班牙一旦卷入战争,就可能会成为欧洲战场前沿阵地,这对于刚经历内战战火的西班牙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灾难。西班牙在内战后的第一要义是稳住国内局势,而不是发动对外战争。

但是,国际局势往往不是一个国家说了算的,而且与瑞士、瑞典这些体量小的中立国不同,大国往往容易选边站,况且弗朗哥还是纳粹扶持的

西班牙的中立又是如何得到意大利、德国的默许呢?


二、左右逢源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上,西邻葡萄牙,东北部的比利牛斯山是西班牙和法国的天然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不仅仅与地中海构成了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更是从地中海到大西洋的唯一通道,因此也被誉为西方的生命线。

▲西班牙地理位置

除地理位置重要外,西班牙的资源丰富,成为了轴心国和同盟国心中的宝地

西班牙的丰富的煤和铁,在战时就是军工的生命。西班牙还有锌、汞、钨等重工业尤其是军工领域的重要补给资源。

此外,优越的气候条件也使西班牙一直是欧洲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有利于战时的后勤补给。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不仅仅可以用在古代战争中,同样适用于现代战争。西班牙丰富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无论对于纳粹德国来说还是对于英美来说都显得弥足珍贵。

二战爆发后,无论是美英法还是德意法西斯,都极力拉拢西班牙。

▲红色部分为西班牙煤炭资源分布区

西班牙如何能够借助自己重要的战略地位左右逢源,这就得考验弗朗哥政治智慧了。

弗朗哥意识到自己政权的建立离不开德国的帮忙,因此,他要想中立,第一要义是先稳住德国。

首先,弗朗哥通过漫天要价的方式,提出了扩大西班牙本土和殖民地等超出远远超出当时德国国力的要求。这一要求吓退了德国,让希特勒的如意算盘落空,也使得希特勒对西班牙大为光火。

德国也不敢贸然报复西班牙,否则多线作战将使德国将陷入空前孤立

▲内战中西班牙共和军驾驶苏联坦克

其次,苏联在内战中支持西班牙共和军,弗朗哥的主要敌人是苏联,而不是西方

就在德国进攻苏联的时候,为了一定程度上消除德国对弗朗哥的不满,弗朗哥也暗中对德国提供帮助,派出了“蓝色师团”志愿军跟随德国远征苏联。

▲远征苏联的西班牙蓝色师团

弗朗哥在觉察到德军在苏联战场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对“蓝色师团”连下12道金牌让他们班师回朝。此后,他一直称“蓝色师团”仅仅为志愿军,不代表西班牙的国家意志,没有正式加入轴心国集团。

蓝色军团远征行动既与德国和意大利维持了良好关系,又能让西班牙保持“中立”,避免与西方盟军冲突,这正是弗朗哥精明之处。

▲西班牙蓝色师团的徽章,含有国旗颜色和纳粹标志


三、美英法的“糖衣炮弹”

光稳住法西斯轴心国是不够的,西班牙还要有另一方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才能保住中立的地位。

这一点,弗朗哥同样做得非常出色。援助内战共和军的只有苏联,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敌人只是苏联,无意得罪西方同盟国。

▲弗朗哥

同盟国支持西班牙中立,同样也跟西班牙重要的地理位置有关。只要西班牙不投入纳粹德国的怀抱,美英法就可以避免多线作战压力,而且可以利用西班牙这一重要枢纽,尤其是直布罗陀海峡,加强同盟国本土同殖民地的联系,支援北非战场。

为防止西班牙投入德国的怀抱,除了积极备战以防西班牙加入轴心国之外,英美更是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不断地给西班牙提供援助,减轻西班牙对德意的依赖,逐步摆脱德意的控制。

▲同盟国利用直布罗陀海峡抵达北非战场

丘吉尔上台后,1940年至1941年,英西签订协议,英国为西班牙提供了总计450万英镑的贷款,同时向西班牙提供小麦、石油、化工产品等当时西班牙急需的物品。

这是当时德国、意大利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这些物资对于当时急需摆脱政治、经济困境的西班牙来说,无疑起到了久旱逢甘霖的效果。

此外,西班牙有充足的钨砂资源。为了获得这一资源,英美更是以每吨16800美元的高价购买钨砂,更是刺激了西班牙经济的发展。

可以说,英美的防备、笼络双重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西班牙在保持亲轴心国的同时,也不忘和英美合作。随着轴心国的节节败退,更是坚定了西班牙中立的决心。


四、坐收渔翁之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让整个欧洲遭遇了生灵涂炭之苦,英法德意苏等欧洲大国几乎都被卷入其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国内局势不稳定。

而西班牙却二战中严守中立的政策,成为了战时的重大受益者。

▲二战中被毁灭的欧洲城市

首先,中立政策为西班牙争取了全身而退的资本,让西班牙免于战火。内战后,西班牙急需要一个安定的国内外环境来稳住人心,进行战后重建。

作为西班牙决策者的弗朗哥,恰恰认清了这一形式,宣布西班牙中立可以置身于战火之外。弗朗哥就可以全力进行经济建设,进行改革以安定民心。他禁止解雇工人、建立社会福利制度,逐渐稳住了西班牙的人心。

▲内战后的西班牙,第一要义稳住人心

其二,中立政策为西班牙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弗朗哥利用中立的地位,不仅仅赢得了英美的援助,完成重建,还与轴心国、同盟国双方同时进行贸易,从而大发横财。

这些资金帮助西班牙在二战中完成了经济重建,为西班牙战后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白色为中立国,黄色方框部分为西班牙。西班牙可以借助其重要地位进行贸易,借此机会谋利

弗朗哥犹如政坛的不倒翁,稳居西班牙政坛30多年。他的一生就是这样富有争议,有人说他是刽子手,有的人说他是外交家。

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他利用自己的政治智慧,让西班牙在二战中保持中立,躲过了一场浩劫和宰割。对于当时积贫积弱的西班牙来说,或许这一点就已经足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时期,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干嘛?
二战时,亲纳粹的西班牙佛朗哥政府为什么不参战?
独裁下的奇迹?西班牙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独裁时期——西班牙简史
马歇尔计划包括了全西欧,为何却单独排除了西班牙
二战最坚挺的“墙头草”:独裁者佛朗哥,为何一直屹立不倒?
西班牙的法西斯独裁者佛朗哥在二战后为什么没有被清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