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奇案大观:儿媳逼死婆婆自缢谜案

文/慕容梓君

清朝年间,湖北东湖有位守寡多年的刘寡妇,她出身官宦人家,十八岁嫁给了杨庆,杨家家境富裕。一次杨庆外出做生意时回来后,突然患病,不久就病死了,当时刘寡妇快要生了。

刘氏年纪轻轻地就成了寡妇,幸亏家中还算富裕,所以她便发誓不再嫁人,娘家父母和兄长当时也劝她再考虑考虑,但她意志坚决,从此便独自抚养儿子长大成人。

刘寡妇平日足不出户,而且也从来不和男子说笑,即便是熟人,也只是礼貌打声招呼而已。从来就不邀请别人去她家做客,左右邻居都夸赞她是贞洁的妇人。

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儿子杨浩也长大成人,刘寡妇也才四十岁。让媒人为儿子说了一门亲事,是本村张员外家的女儿张氏,张氏十八岁,不仅貌美,而且特别贤惠善良,刘寡妇非常满意,于是当年年底就把把张氏娶进了门。

杨浩经常外出做生意,所以家中经常只有婆媳两人,婆婆虽然少言寡语,但处处体贴媳妇,媳妇张氏也非常孝顺,因此婆媳相处的十分融洽。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刘寡妇的儿子刚前往京城不久,刘寡妇突然上吊自缢了。张氏便大声地哭泣起来,她悲哀地哭声招来了邻居,当大家看那刘寡妇竟然上了吊,急忙询问张氏原因。张氏只是伤心哭泣着,并没有解释婆婆为何自缢。

这时,保长也被人喊了过来,保长见张氏一直捂着脸哀哭,并不说婆婆死的原因,于是就怀疑她虐待了婆婆,婆婆因不堪忍受,所说便含恨悬梁自尽了。

正在这时,刘寡妇的娘家也听到这消息,想来想去也想不出刘寡妇自寻短见的理由,按道理说把儿子也抚养成人,媳妇也娶到家了,应该是享清福的时候了,何况家境又非常富裕,即使真的需要钱来了,也可以去娘家去要的。前几天她还在娘家有说有笑的,看上去没有要自缢的迹象啊。

娘家兄弟们便也怀疑是媳妇逼死了婆婆,和保长的看法一致,也就是说媳妇趁丈夫外出经商之机,想方设法羞辱了婆婆,迫使婆婆上吊自尽,如果张氏是无辜的,她为何只会哭泣,而不说啥原因呢?

当时是刘县令接的案件,看了诉状之后,便立即让公差把张氏拘捕到公堂接受审讯。

刘县令看那跪在堂前的张氏,大约有十八九岁的样子,肌肤白皙,娇媚而又不俗气,并透露出哀伤的眼神,从她的表情来看也是楚楚可怜的,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刁妇,怎能把婆婆给逼死了昵?人不可貌相啊。

刘县令便严厉地审问张氏:你用什么办法逼死了婆婆?为什么要做这大逆不道的事呢?你的动机是什么?从实招来。但张氏一句话也不说,只是跪在地上不停地哀哭着,好像很无奈的样子。

刘县令便斥责她说道:你现在不说话,就代表你心虚,或者是心中有愧无法辩解,逼死了婆婆,要为此偿命的。看你哭得如此伤心,好像被冤枉似的,你想要活命,就必须说出你婆婆为啥好好地就寻了短见?毕竟家中只有你们婆媳俩。

张氏沉思了好久才哀怨地说道:也许是我的某些言行不谨慎而伤了她的心,或许我还是不够孝顺吧。就这样,张氏便把事情全部揽在了自己的身上,也给婆婆自缢找了一堂而皇之的理由。

于是,刘县令将张氏判斩立决,然后呈文上报就等上面批复后就执行了。

批复还没有下来,刘县令突然被朝廷调到其它地方任职去了,又委派一位姓宋的县令接任。宋县令到任后,首先要翻阅原任移交的宗卷。

当宋县令查看张氏逼死婆婆自缢的审讯记录时,发现有很多的疑点,就那句“我不够孝顺吧”,这就能把婆婆逼死,婆婆的度量也太小了,所以便心存疑窦,于是就重新审理此案。

张氏被带到公堂,只见这张氏举止大方,容面娴雅,表情宁静安详,好像一点也不恐惧,真是视死如归。但从她的面相来看,怎么也不能联想到这谦卑的女子,究竟用了什么办法,让守寡二十年的婆婆上吊自缢,心中不免疑惑了起来。

宋县令一再审讯,但张氏总是执供如前,虽然没有翻供,但两眼却含着泪水,显得很无奈的样子。宋县令愈发地怀疑起来,觉得这案子必定有冤情不能这样草草了结此案。

于是,宋县令便劝张氏说道:如果你有什么难言之隐,不妨说出来吧,现在还不晚,只要理由充足,我可以为你重新公正地判决。

张氏这才哭泣说道:我现在身负不孝重罪,恶名在身,万死难赎,即使侥幸能活下来,也无颜面苟活人世,我希望立即死去,无怨无悔。

宋县令听了张氏的话,心中的疑惑更深了,他也是为官几十年,办案颇有经验,从张氏的言语中,能明显地感觉她在刻意地隐瞒着婆婆的死因,即使和婆婆拌了嘴也应该说出来呀,但她为什么宁愿背负不孝的骂名,而要义无反顾地去赴死呢?

这天,宋县令正在查阅案卷,忽然听见两个差役在取笑一个叫王五的差役,仔细一听,原来这王五的妻子姜氏是一悍妇,常常把丈夫收拾得服服帖帖。人们给她送了外号“河东狮吼”,不仅丈夫怕他,就连邻居也没有人敢轻易地招惹她。

宋县令顿生一计,于是就把王五传唤过来说道:你去省城领取一公文,有可能五六天才能回来,赶紧回去收拾行李,然后迅速过来领取公文。这王五听了也很奇怪,自己只是一普通的差役,怎么会让他去出这公差那,但他不敢怠慢,急忙跑着回家收拾行李。

谁知,当王五气喘吁吁地赶到衙门,宋县令竟然大怒道:我命你速去速回,你却磨磨唧唧现在才过来,本官等候了你多时,说着就让差役仗打王五。

王五吓得赶紧跪下解释说道:我接到大人的指令,立即跑着回家来的,回家又和妻子交待了一番,收拾完行李急忙赶了回来,请大人明察。

宋县令听了便斥责他说道:哦,原来是你的妻子故意拖延时间耽误了公事,说罢,不容王五再做辩解,立即派遣两名差役,把王五的妻子姜氏拘捕到公堂上。

姜氏本来就是有名的悍妇,现在被莫名其妙地捉到这公堂上,她为此叫骂了一路,两差役在路上早就被她骂得火冒三丈,这会就强行摁着她跪下。于是姜氏便咆哮公堂,问她有何罪过把她抓到这衙门,宋县令连理都不理会她,让差役直接把她关进大牢。

宋县令故意让人把姜氏关到张氏的牢房中,姜氏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气,自己有没有犯罪,竟然无缘无故地被关进大牢中。于是她便怒不可遏,从她进入牢房中那一刻起,嘴里一直谩骂不消停,从县令到狱卒,每个人的祖宗十八代都被她问候个遍。

张氏被她的叫骂声搅和地无法安宁,到了半夜,她仍然没有停歇意思,而且还蹦着叫骂。于是张氏就劝她说道:你歇息一会儿吧,不累吗?天下含冤受屈的人多的是,何必这么不停地叫骂呢?

姜氏却不屑一顾地说道:你住在这里挺自在的,我知道,像你这样漂亮的女子被关在这,一定是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所以你才在这老老实实地不敢吭声。但我和你不一样啊,在家坐得好好的,竟然被无缘无故地抓到这牢中,问那瘟官我犯了何罪,他连理都不理我,你说说,我冤不冤?

张氏说:既然你没有犯法,也不必大发雷霆,也许有其他事情被牵连了,弄清楚以后,你就会被放回去,照样和你的夫君过着安稳的日子。

姜氏这才问道:妹妹,你犯了什么罪过?年轻轻地就被关到这大牢?张氏叹了口气幽幽地说道:死在旦夕,我将要命赴黄泉,但我还得隐忍下去,死了都不能透露实情,你说去冤不冤,这也也许是前世的孽债吧,我也认了。

姜氏可不是一般的人,于是就缠着张氏询问冤屈,张氏无奈,就简单地诉说了她和婆婆如同母女,所以,她才刻意隐瞒的,姜氏了解后,竟然破天荒地陪张氏掉下了眼泪。

次日,宋县令便将她们两一起带到大堂审讯,张氏仍然不说话,也不翻供,姜氏虽然不再叫骂了,但她却轻蔑地看着宋县令,心想:你不是有能耐吗,我看你怎么审理这案子。

宋县令看张氏低着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就知道她早已经死了心。宋县令就把她们两夜晚所说的话诘问张氏,原来就在昨夜两女子互相道冤屈时,宋县令早就派公差在她们隔壁牢房暗中聆听来的。

张氏没有想到隔墙有耳,姜氏似乎也明白了她为何被抓,两人相互看了一眼,无奈,张氏再也屈服隐瞒下去了,只得据实以告。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张氏自从嫁到杨家后,她和丈夫很是恩爱,但丈夫经常外出做生意,一年之中有半年都在外面奔波。婆婆也是一好婆婆,年轻轻地就守了寡,也着实不容易,因此对婆婆非常孝顺。

因此,张氏每天早上都到婆婆的卧室问安,并且还为婆婆打来洗脸水,准备好早饭,把婆婆照顾得无微不至,其实婆婆年龄才四十岁而已,

婆婆对儿媳妇也非常满意,经常在儿子回到家后,向他夸赞媳妇贤惠善良。所以,平常婆媳俩的关系非常融洽,结婚三年来,张氏没有和婆婆红过脸,更不要说吵架了。

这天一到早,张氏起床后照例先洗漱,然后做好早饭,就急忙过来向婆婆请安,她轻轻地推开婆婆的房门,因为家中没有其他的人,婆婆总是不锁房门的。张氏也习惯不敲门就进去。谁知当她刚把洗脸水放到桌子上时,竟然看见婆婆的帷帐还紧紧地关闭着,而床前却摆放两双鞋子,其中一双是男子的鞋。

张氏立刻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她感觉自己冒失了,后悔得只想抽自己两耳光,但事已至此,也只好轻手轻脚地将门掩上退了出去。然后就赶紧出去躲避,只等那男子走了以后她才敢回去,但愿婆婆没有察觉她看见了那男子的那双鞋。

张氏退出房间时,虽然悄无声息,但刘寡妇还是听见了,因为他和身边的男子刚刚醒来,正催促那男子赶快走的,没有想到媳妇这天过来得这么早,那男子走了以后,刘寡妇一时羞愧得不知如何是好。

当她看见桌子上的洗脸水的时候,便觉得自己再也无颜与儿媳妇相见,思来想去,辛辛苦苦地守了二十年的寡,竟然被自己给毁了,越想越羞愧难当,一时难以释怀,竟然就这样上吊自尽了。

张氏在外面溜达了半天才敢回家,她以为那男子已经悄悄地走了, 自己也权当什么都没有看见。谁知回到家一看,婆婆竟然想不开自缢了。

当时县令审理这案子的时候,张氏也是有苦说不出,若将真情说了出来,这岂不是毁了婆婆守寡二十年的好名声,为了保全婆婆的名节,便给自己捏造了不孝的名声,这就是宁愿自己冤死,也不愿意透露真相,要不然丈夫回来也无法面对。

案子终于真相大白,张氏被无罪释放,王五的妻子姜氏因对弄清这案子有功,便从国库取出一些银两奖赏给她。虽然姜氏还是忿忿不平,但后来想想那张氏,受得这冤屈也值了,所以就不再撒泼闹事了。

后来,一姓胡的巡抚了解到这案子得以纠正时,他特意向朝廷举荐了宋县令,当时胡巡抚担任湘军要职,很多的大臣都得到过他的举荐,所以,宋县令从此以后便平步青云,几年后又被朝廷任湖北布政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故事:雷击两恶妇
明清奇案:儿媳发现婆婆秘密后被逼自缢,县令明察,终将坏人正法
中华智谋大全:宋朝篇(二)
【转】清朝寡妇被害奇案:两个有背景的地痞,一群看不见的恶人来包庇!
民间故事:小寡妇改嫁,新婚夜,发现新郎变成了老头,大哭起来
清朝一桩奇事裁缝突然失踪,老板娘行为异常,杀人真凶到底是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