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帆

徐帆

徐帆,中国电影演员,1979年就读于湖北省艺术学校京剧科,专攻青衣﹑花旦;1982年转入武汉市戏剧学校话剧科,1986年9月毕业,属中专生,同年分配到武汉话剧院工作;1987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91年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现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特殊津贴者,北京市人大代表。

徐帆 - 人物概述

徐帆

她从小生活在武汉,父母是楚剧演员,12岁时她就考入戏校,专攻青衣、花旦。毕业后,进入武汉话剧团当了一名学员。1987年,她又顺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合办的第一个实验班,四年寒窗苦读,对有过学戏经历的徐帆来说并不算难,她埋头研读表演理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91年,她作为尖子生之一被分配进北京人艺,于是在舞台上她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明的艺术形象,脍炙人口是话剧《阮玲玉》和《风月无边》。徐帆并不满足舞台上所取得的成绩,开始进入影视界。曾在电视剧《武生泰斗》中演杨红宝,电影《李莲英》中演珍妃。1992年,她并不满足舞台上所取得的成绩,开始步入影视圈,并在热门影视剧《大撒把》、《永失我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一声叹息》、《青衣》、《结婚十年》等剧中扮演主要角色,是大学生最喜爱和各阶层观众最具有人缘的影视戏三栖明星。演戏认真的徐帆从来不愿让观众失望,无论是电影,还是话剧。从最早的《海鸥》、《鱼人》、《鸟人》、《阮玲玉》,再到《风月无边》,徐帆对于话剧一直满怀激情,她那特有的灵气伴着一点一滴的进步,松弛自如地展现在了观众的眼前。她是《日出》中那个风情万种又令人唏嘘的交际花陈白露,她是《青衣》中那个柔静似水又作天作地的京剧名角筱燕秋,她演尽悲情女子,生活中却活泼开朗。1996年凭借话剧《阮玲玉》获得第13届戏剧梅花奖。在文艺界摸爬滚打十几年,她深切地体会到今天取得的一切来之不易,而未来更是追求不邂的过程。从《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手机》直至冯巩自导自演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2006年出演河南方言的《鸡犬不宁》。近两年则很少出演电影,转而频繁亮相电视荧屏,所主演的《大过年》、《最后的王爷》等剧都是观众喜爱的作品。

徐帆 - 星路历程

徐帆

1967年,徐帆出生在武汉市一个艺术世家,父母都是楚剧演员。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她对演戏很着迷。 1979年,湖北省戏曲学校恢复招生,设京剧科、楚剧科。徐帆想报名,但她父亲觉得学戏剧太苦、出路太窄,没同意。徐帆不甘心,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偷偷求母亲“高抬贵手”。母亲见她态度坚决,也就默认了。徐帆知道楚剧科的叔叔、阿姨与她父亲很熟悉,为了不暴露“秘密”,就去报考京剧科,并一举考中了。徐父见到女儿的录取通知书时既很惊诧,也很无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从此很少理她。徐帆明白这是因为自己辜负了父亲希望她报考大学的一片苦心,父亲失望了。她暗暗地发誓:一定要学好戏,做名角,让父亲开开心心。

天有不测之风云,1982年临近毕业时,戏曲学校解散了,这对徐帆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她别无选择,惟有拎着铺盖卷,失魂落魄地回家。回到家,她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哭了整整一天。徐父气得脸色铁青,徐母唉声叹气:她已是15岁的姑娘了,改上普通中学,功课肯定跟不上;找工作吧,年龄又太小。怎么办才好?

徐帆在家里呆了几个月,听说武汉话剧团招收学员,又去报考。毕业以后,她留在话剧团工作,无论大角色,还是跑龙套,她都演得很上心。虽然收入不高,也不可能出名,但她知足了。有戏可演,已是她最大的心愿。

1986年春节前夕,徐帆接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演员杨立新寄来的贺年卡。她打开一看,见里面夹着一张便条,便条上说,这年春天,北京人艺和中央戏剧学院合办一个班,成绩优秀者有留在北京人艺的可能。杨立新年前到武汉拍电视剧期间,与徐帆合作很愉快,两人成了挚友。他希望徐帆不要放弃这个机会。

可是命运不济的徐帆此时正处在屋漏偏逢连夜雨时期,她的母亲卧病在床,她自己因贫血住进了医院,每天大脑昏昏沉沉的,稍微活动就眼冒金星。去还是不去呢?徐帆犹犹豫豫,连节都没过好。直到考试前三天,她才下定决心去北京碰碰运气。她以家中有事为由,向医生请了三天假,偷偷地跑去首都。当时,她的兜里没有多少钱,只够买一张硬座票,坐了十几个小时才到北京。

杨立新看到徐帆病恹恹的样子,非常同情她。杨立新的妻子为她准备了巧克力和红糖水,让她好好补养身子。 考试那天,徐帆按照要求表演了一个小品。结束时,一位监考老师问她:“你怎么不抹口红啊?你看,你满脸煞白,一点儿血色也没有。”

1987年3月初,徐帆接到杨立新的报喜电话:“你被录取了!”拿着话筒,徐帆仿佛是在梦中,喃喃地说:“真的吗?我考上大学啦?”徐帆虽然考上了大学,也留在了北京人艺,但她的艺术之路充满坎坷,尽管许多师弟、师妹成了“大腕”,她依旧不显山、不露水,平平淡淡的。她活得比较累,总想让所有人满意,但往往顾此失彼,自己受尽委屈。她像丑小鸭那样,事业上没什么起色,爱情上没遇到意中人。日复一日,她成了“北大青年”(意为北京大龄青年)。

徐帆

1997年,冯小刚独立执导电视连续剧《一地鸡毛》 。经人介绍,徐帆加入了剧组。冯小刚是那种平时嘻嘻哈哈、工作起来六亲不认的主儿。拍片时,他对徐帆毫不客气,要求她抛弃话剧演员习惯的“做作”。剧中有一个镜头是陈道明炒菜,炒到翻锅的时候,徐帆要从幕后走到舞台中间,但徐帆怎么也走不到冯小刚要求的位置上,冯小刚很不满意,一遍遍地气呼呼大喊:“再来一次,再来一次!”连续重复了八次。陈道明跟着活受罪,炒了八次菜。拍完这个镜头后,徐帆气哼哼地问冯小刚:“为什么非要走到那个位置?为什么不是摄影、灯光找位置?”冯小刚变了一个人似的,和颜悦色地回答:“你不是想使每个镜头都做到最好吗?”

自从与冯小刚相识,徐帆就深深地被“冯氏幽默”吸引,性格变得开朗起来。也许他们都来自平民家庭而有共同语言,也许他们性格互补且日久生情,总之,冯小刚走进了徐帆紧闭的心扉。冯小刚对徐帆的称呼也在不知不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徐老师”而“小徐”,而“兔崽子”,两个相差近10岁的人好上了。

冯小刚与徐帆拍拖,一时间成为人们的议论热点。有人说徐帆是“第三者插足”,傍导演是为了出名;有人说冯小刚借工作之便“监守自盗”,徐帆是鲜花插在牛粪上。徐帆几乎坚持不住了,扑进冯小刚的怀里述说心中的委屈。冯小刚像大哥哥似的,默默地陪她流泪。等徐帆哭过瘾了,他才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嚼舌头吧!”

徐帆、冯小刚边拍戏、边谈恋爱,事业、感情双丰收。这期间,冯小刚完成了电影《甲方乙方》 、《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等,创造了骄人的票房收入,还分别获得“百花奖”及“华表奖”的“最佳影片奖”;徐帆在《不见不散》、《一声叹息》中表演出色,荣获“华表奖”和第24届“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奖”。

徐帆 - 代表作品

徐帆

话剧
《鱼人》
1985年《儿子》中饰雪妹(武汉话剧院)
1985年《雷雨》中饰四凤(武汉话剧院)
1986年《阴谋与爱情》中饰露伊斯(武汉话剧院)
1986年《温莎的风流娘们》中饰安妮(武汉话剧院)
1989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中饰马玛叶娃(中戏与人艺合演)
1990年《北京人》中饰愫方(中戏)
1991年《哈姆雷特》中饰奥菲利亚(中戏)
1991年《海鸥》中饰宁娜
1991年《李白》中饰群众
1992年《舞台上的真故事》中饰刘春燕
1992年《红白喜事》中饰小珍
1993年《鸟人》中饰小霞
1994年《阮玲玉》中饰阮玲玉
1995年《哈姆雷特》中饰皇后
1997年《鱼人》中饰燕子
2000年《风月无边》中饰雪儿
2001年《蔡文姬》中饰蔡文姬
2003年《赵氏孤儿》中饰太后

电视剧

大国医剧照

《女人在家》
《护士小姐》
1990年《武生泰斗》饰杨红宝
1994年《一地鸡毛》
1995年《情殇》饰林幻
1996年《我家的故事》
1996年《月亮背面》
199?年《天若有情》饰申秋云
1997年《南方有嘉木》饰林藕初
2000年《永远有多远》
2001年《欲罢不能》饰叶小薇
2001年《日出》饰陈白露
2002年《牵动我心》
2002年《结婚十年》饰韩梦
2002年《青衣》饰筱燕秋
2003年《其实你不懂我的心》饰廖小青
2003年《有泪尽情流》饰马小霜
2003年《天下奇谋》饰陈鱼
2004年《不在犯罪现场》饰孔琳、孔莲
2004年《传奇皇帝朱元璋》饰马皇后
2004年《错爱》饰周佳丽
2007年《最后的王爷》饰寿福晋
2007年《成长》饰盛培文
2008年《贫富人生》饰林红
2009年《大国医》
2009年《大过年》饰冯建珍

电影

徐帆

1991《大太监李莲英》
1992《大撒把》
1993《特殊手术室》
1994《永失我爱》
1994《女人花》
1996《耗尽一生》
1997《爱情麻辣烫》
1997《甲方乙方》
1998《给太太打工》
1998《不见不散》
1999《紧急迫降》
1999《宝莲灯》(为三圣母配音)
1999《古镜怪谈》
2000《一声叹息》
2000《我是你爸爸》(《冤家父子》)
2001《四合院》
2003《手机》
2003《海底总动员》给多莉中文配音
2005《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2006《鸡犬不宁》
2007《命运呼叫转移》
2008《成长》

徐帆 - 个人荣誉

话剧

徐帆获得亚洲电影奖

 因出演话剧《鸟人》获北京市1991-1993年度创作剧目展演表演奖
1995年因主演话剧《阮玲玉》获第十三届“梅花奖”
1995年因主演话剧《阮玲玉》获文化部第六届“文华”表演奖
1995年获北京市首届“金菊花”奖
1995年获中央戏剧学院首届“学院奖”
1997年获人艺大宝优秀表演奖

影视
因主演电影《大撒把》获第13届电影“金鸡奖”最优女主角提名
因主演电影《永失我爱》获第15届电影“金鸡奖”最优女主角提名
因主演电影《不见不散》获第19届电影“金鸡奖”最优女主角提名
1998年因主演电影《不见不散》获第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大学生欢迎女演员奖
获第七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女演员奖
1998年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
1998年被二十所高校学生评为“大学生心目中的时代女性”
1999年获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
2000年11月19日因《一声叹息》的出色表演,荣获在埃及举办的第24届开罗国际电影节中的最佳女主角奖
2000年1月因主演电影《紧急迫降》获上海宝钢颁发的“最佳艺术奖”
2003年因主演电视剧《青衣》获第23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
2008年2月获北京电视台2007年度影视盛典最具风格的女演员奖
2010年10月凭借《唐山大地震》获得第47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提名[1]

2010年12月21日,获得2010BQ红人榜年度公益红人[2]、年度实力女演员。[3]

2010年12月29日晚,美涛·腾讯网第五届星光大典在国家体育馆举行。凭借在《唐山大地震》中的出色表现,徐帆荣膺“内陆年度电影女演员”[4]

2011年1月13日晚,2010年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表彰大会在海南三亚举行,凭借在《唐山大地震》中的出色表现,徐帆荣膺导演眼中的年度女演员[5]

2011年1月20日晚“帅真2010,搜狐娱乐年度盛典”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徐帆获年度女演员[6]

2011年2月25日,获得首届粤港澳青年电影盛典最受粤港澳青年欢迎优秀女主角奖。[7]

2011年3月21日晚,亚洲电影奖在香港会展中心揭幕,徐帆凭《唐山大地震》获得影后殊荣。[8]

徐帆 - 人物评价

徐帆

人们喜欢徐帆,除了她的戏演的好,更重要的是认为徐帆有味道,有说她“温柔、聪慧还带古典女子的慵懒,是心目中理想的女人形象”; 校园里,大学生选她为“最受欢迎的女演员”;网络上,网民评她为“最为典型的城市白领女性形象”。
生活中的徐帆不热衷穿漂亮衣服,也不爱泡酒吧,没有戏的日子,她喜欢待在家里,甚至一星期不出门,收拾屋子,或者把家里的东西东搬搬、西搬搬,变换一下布局。除此之外,她还爱在家做饭,谁能想到那个在屏幕上流光溢彩的徐帆,在现实中会是一个挎着菜篮子去早市买菜,然后回家做饭的质朴女人。
傅彪曾这样评价徐帆:“我一直认为徐帆是一个非常好的演员,我过去看她演的话剧时,就这么认为。”

徐帆 - 人物性格

2003年10月,徐帆和《青衣》演员夏力薪来到上海,为东方卫视即在11月7日每晚黄金剧场播出的《青衣》做宣传。在沪上记者近一个小时的轮番“拷问”中,嘻嘻哈哈的徐帆谈戏谈人生谈老公,在一口听似“凡事无所谓”的京片子中尽现骨子里的聪明和精明。
进场——谦和
徐帆迟到了,低着头一溜烟跑进诺大的会议室,还没坐定就一连串笑着对满屋等待的记者说:“不好意思,来晚了,我是化妆去了。”东方卫视的万总在一旁打趣说:“我瞧着徐帆化妆前和化妆后没什么变化嘛!”徐帆又低下头“嘿嘿嘿”一阵笑,简单介绍了自己来上海出席《青衣》记者会的心情后,马上又把话筒推给了一边默默无闻的演员夏力薪。“夏力薪在剧中演我的好朋友,演完之后,我和她现在也是好朋友了。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夏力薪,她演技很好、和她一起演对手戏也很过瘾。”夏力薪腼腆地笑笑,万总又说了:“一瞧就知道夏小姐比徐帆淑女。”徐帆左看看夏力薪,右看看万总,还是“嘿嘿嘿”很可爱地笑来。
执著——“我就是喜欢她们”
从《日出》中命运凄苦的舞女陈白露到《青衣》中同样命运多舛的京剧演员筱燕秋,生活中开朗外向的徐帆似乎总在诠释着悲情女子的角色,“演戏就要演和生活中不一样的呀,否则多没劲呀!”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徐帆皱着眉想想,似乎还有别样的情愫在其中:“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喜好在哪里,但20几个剧本拿上来,总是一瞥就瞥到那些戏中去了。我只能在我的局限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为什么偏偏觉得悲情女子适合自己,徐帆盯着记者,意味深长地说:“我就是喜欢她们。”
洒脱——“现在觉得做第五也不错”
《青衣》中的筱燕秋从小演员一点点成长起来经历了许多人事的变迁,有人问徐帆可曾有过类似的心态,徐帆想了想:“有啊,但还好我现在老了!嘿嘿!”玩笑过后,徐帆缓缓地说:“年轻时什么都不成熟,做事猛着呢,人家会说还是小孩呢!那时总想做第一,现在觉得做第五也不错呀,慢慢地,心态平和起来,对自己挺好的。”旁边的万总悄悄地问徐帆共演过多少戏了,徐帆眉毛一扬:“数那干麻呀,我拍完就忘了,否则怎么接下部戏啊?”徐帆有她自己的理论:“就像手机短消息一样,满了就删,才能越存越多。”忘了,自然也想不起最爱的角色,徐帆索性说她演过的每个角色都喜欢,“你看我一年接戏不多,喜欢的才接,我很庆幸自己的兴趣就是自己的工作。”
深情——“我妈说看到你难受我就难受”
徐帆的父母都是戏曲演员,徐帆从小就把父母当成偶像,喜欢把所有童话里公主、王子的浪漫故事想象成舞台上的父母,因此尽管父母不赞成女儿像自己一样辛苦地学戏,固执地徐帆还是在11岁的年纪如愿以偿进了戏剧学校。半年后,母亲第一次看了小徐帆的演出,竟回家哭了整整一个星期!《青衣》讲述京剧演员的生活,徐帆母亲看剧的时候告诉徐帆:“你一高兴我就看,一不高兴我就不看。”为什么——“因为看到你难受我就难受!”重复着妈妈的话,一直嘻嘻哈哈的徐帆不禁动容。
精明——“自家过自家的日子,我不能告诉你的!”
说到和老公冯小刚有关的事情,徐帆总能表现出超乎一般的智慧来,完全可以用上海人常用的“精明”来形容。比如有人问徐帆觉不觉得冯小刚对贺岁片的追求过于极致?徐帆眼睛一斜:“哪有啊,贺岁片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呀。我那么平和怎么能让他极致呢?他要极致我马上就灭了他了!”对于明星夫妻生活的好奇是永远的话题,而徐帆只是轻描淡写地说:“碰到问题我们只争执不争吵……别看他外表挺粗犷,其实也挺细腻的……”记者想再进一步挖掘下去,徐帆索性一句话结束:“我们的生活其实比你们想象得要有趣得多,但自家过自家的生活,对不起,我不能告诉你了!”不谈家庭了,那么再问问冯小刚一直保持神秘的贺岁片 《手机》 ,没想到徐帆还是守口如瓶:“反正快要上档了,大家到时候看看就知道了呗!”“不为自己老公提前做些广告?”娱记们还是不甘心,徐帆则更高明,出招接招:“他们有固定的宣传档期,不需要我操心。”说完了,还不忘标志性地“嘿嘿嘿”笑笑,很适时地缓和了记者和自己之间略显尴尬的氛围。
结束——天真
对徐帆将近一个小时的轮番“拷问”终于结束,一位摄影记者拿着《青衣》的宣传画册径直走到徐帆面前,打开画册,塞到徐帆手里,也不说话,端起照相机就要拍。徐帆拿着画册,有些莫名其妙,瞪大眼睛问:“你要做什么啊?你跟我说呀!”原来这位记者是要徐帆背靠《青衣》的宣传板,手拿有她大幅照片的画册拍照。听明白意思后,徐帆笑了:“嗨,我自己翻到有我的这页不就成了嘛!”徐帆挑了一页剧中梳着两根小辫特别年轻时的自己,头一歪,很天真地对镜头笑了,那样子一如剧照中的可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帆的初恋情人,居然是他!
容忍丈夫找小三,屡遭背叛却不离婚,徐帆到底图啥?
徐帆、冯小刚:仇人、情人、爱人
徐帆在他家蹭饭三年,把他当亲哥,冯小刚还提携他儿子做导演
中戏87级(上):胡军何冰徐帆江珊陈小艺,无一改行的明星班
冯小刚当年看上徐帆哪里众所周知,徐帆也看到冯小刚的独特优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