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非父母”赴港生子背后的隐情(图)

咋听“双非父母”,不知是个什么概念,后来搞明白了,所谓双非父母,是指把孩子生在香港,父母却均非香港居民的内陆人。

    最近,相信大家都看到网上不少内陆人和香港人吵吵嚷嚷相互对掐的帖子,也看到了港人刊登广告表示“忍够了”和围着内陆客唱“蝗虫天下”的图片。我觉着其中存在很大的误会,那些嚷嚷得最厉害的港人,担心内陆“双非父母”在港生下的新生儿日后会挤占香港资源,减少香港本地人的就业、福利......从利己的角度看,这可以理解,不过他们没弄明白,内陆“双非父母”去香港生孩子的花费,按目前行市为8万至12万人民币之间,想过没有,能花得起这笔钱的内陆人是极少数,他们基本衣食无忧且手头宽裕,但目前的经济实力决定他们还无力移民,也暂时没有移民的打算和准备,他们正是所谓内陆成长中的中产阶级,他们与顾虑重重着急移民的富豪和贪官绝然不同。

    我曾亲耳听一对生活在北京的“双非父母”为取得港人谅解、同情,解释为何赴港生子——

    这对“双非父母”特别强调,他们决无挤占香港现有资源的意图。

    首先,就业方面,他们肯定不会去香港居住,因为以他们的经济条件,在北京购买一百多平米房产还可以,在香港比北京房价高一倍的情况下,肯定不会卖掉北京的房子去做这样的迁移。而且他们的工作及收入来源全在北京,多年建立起来的社交圈子也在北京,没必要去香港定居。不定居,谈何就业?
    其次,医疗方面,通过多年打拼,“双非父母”夫妻及孩子已好不容易加入了各种商业保险,还有社保,医保,一旦离开北京,没有任何补偿怎么可能舍弃。既然如此,怎么会占用港人的医疗资源;

    第三,教育方面,他们也没有把小孩送去香港上小学、中学念书的打算。至于大学,那要看孩子的选择,就像目前香港学生来大陆上学,大陆学生被香港招生过去一样,各地优秀大学都面向全球招生,这样的人口流动再正常不过,不存在挤占香港教育资源的问题;
    第四,不选择定居香港的一个特别个人化的原因,就是绝大部分“双非父母”也即大陆夫妻喜欢四季分明。香港作为一个接近热带气候的城市,没有四季是他们接受不了的......
    既然如此,港人一定会问,那“双非父母”干嘛非来香港生孩子?

    是呀,干嘛呢?这个问题得问有关方面。

    这对“双非父母”说,我们祖祖辈辈是中国人,如今想多生个儿子、女儿有什么错?我和妻子有这个经济能力,扶养得起,而且目前中国大陆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困局,择业艰难、物价飞涨,城市白领的生育意愿很低,农村、少数民族家庭有生育二胎的权力,我们为什么不能生呢,计划生育政策为何对我们就坚如磐石?

    执行了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如今究竟成了个什么东东,有人很形象地比喻,计划生育政策就象是人口财政,直白一点,称之为生育人头费亦无不妥。各地政府对超生都不遗余力地罚款,并且乐此不疲,以北京为例,超生人口的罚款额为本地人均收入的5——10倍,甚至更多,按北京市海淀区2011年人均收入3.76万计算,具体在18——38万之间,比去香港生个孩子要贵得多。明白了这一点,相信港人对内陆“双非父母”赴港生子这一现象恐怕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些担忧了。

    我就搞不懂了,正常扶养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按北京现在的水平保守估计需要花费60万元,这个过程会创造出无数购物、家庭服务......机会,有关方面难道意识不到,这么提升GDP不比强拆、乱拆、折腾......提升GDP要有意义得多?

    有关方面是不是到了该反思的时候,收取生育人头费的计划生育政策还需不需要这么坚如磐石?以我看,生不生二胎、多胎,关键取决于有不有生与养的能力,应尽快让生育权这个和人与生俱来的权力回归,这才真实、自然,“双非父母”赴港生子表达的也正是这样一种诉求。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孩子在港小便引冲突 请以文明带动文明
关于小孩尿引发的视频,大家应该记住这三个SB
甘保禄: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能否缓解人口问题?
2015年二胎新政策解读
二胎政策放开后,生育率不升反降的罪魁祸首找到了!
单独生二胎对人口有多大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