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学至精 明德至善

校庆八十五周年系列

博学至精 

明德至善

刍议南京医科大学校训的传统意蕴与审美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特有精神的表征,更是大学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其本身蕴藏着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历史积淀。往往经几代大学人同心砥砺,共同奋斗而铸就。因此,校训内容有着鲜明的思想性和相应的教育功能,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大学完善道德修养和践履人文关怀的神圣使命。南京医科大学“博学至精,明德至善”的校训正是如此。

      1934年,学校前身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在镇江成立。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34年,已将近一个世纪。这一时期,中国人民饱受欺凌侮辱和战争折磨,黑死病、疟疾、寄生虫病肆虐,学校高扬“医学救国”的旗帜,“医政”的命名寄寓很深的家国情怀——医一人为医生,医天下为医政,为学校济世育人、服务国家民族奠定了基调。抗战爆发后,学校创建重伤后方医院,救治抗战负伤军民;组建空袭救护队,在战火硝烟中保护民族复兴的火种。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勇战血吸虫病,驰援朝鲜战场,实施唐山地震、汶川地震救援,开展“非典”救治。一路走来,南医人践行“希波克拉底誓言”,牢记医学即“人学”的训诫,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服务社会、不断完善自我,前仆后继,在沧海浪中直挂云帆,在新时代里筑梦前行,书写着“博学至精、明德至善”的南医华章[1]。“博学至精,明德至善”遂成为今日南京医科大学之校训。

一、博学至精    “博学”一词出自《论语》:“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朱子注解说:

        四者皆学问思辨之事耳,未及乎力行而为仁也。然从事于此,则心不外驰,而所存自熟,故曰“仁在其中矣”。程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何以言'仁在其中矣’?学者要思得之。了此,便是彻上彻下之道。”又曰:“学不博则不能守约,志不笃则不能力行。切问近思在己者,则仁在其中矣。”又曰:“近思者以类而推。”苏氏曰:“博学而志不笃,则大而无成;泛问远思,则劳而无功。”[2](P118)

      可见“博学”为笃志、修身、成人之本。《论语·雍也》篇也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P63)是说君子要从文献中广泛汲取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不违背天道与人道了。

      或说“博学”一词出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P913)“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博览群书,广泛汲取知识,在生活和实践中做一个有心人。尤其在现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要学习古今中外的知识,为学求知要具有世界眼光和历史情怀。向国外学习,这是横向的远大,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这是纵深的高远;只有做到两者才是真正的大境界。有境界自有气象,自有精神。“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胸襟磊落,兼容并包,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博学”是治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治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然后就是对有所不明的事物刨根问底,对所学的对象加以怀疑,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来仔细考察、分析、辨别,这就是“审问”“慎思”“明辩”的过程。“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做到“知行合一”,从而进一步指导“博学”、扩充“博学”、升华“博学”,由量变成质变,达到至精至善的境地。以上五点表明了为学的整个过程,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其中“博学”金声玉振,贯穿为学始终。校训以“博学”代指整个求学过程,言简意赅,意蕴深长。

       至于“至精”一词,表明的是精妙绝伦的人或事物;上升到哲学境界后表达的是一种极其精微神妙而不见形迹的存在。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4](P553)

       可见“至精”是深入内在的体悟,是一种透析透彻的状态,是一种至高至上的境界。古人云:“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未知也。”说明为学要在读书中,在实践中,在成长中学习、体悟、提高。从而可以得出“至精”是“博学”的归宿和求知活动的结果:通过广泛的涉猎,深入的学习,研至深至邃之道,探至真至正之理。

二、明德至善    《大学》开篇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注解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5](P5)可见“明德”的前提承认了人生来“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赞美了人性,认为人性是善的。

     关于人性是善是恶,古人争论纷纭。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并未提及人性的善与恶。到了战国时期,荀子讲“性恶”,注重刑罚;而孟子则“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他认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6](P259)

       孟子认为人自生来,品德之中就有仁、义、礼、智四种品质。朱子继承并发展了“性善”说,认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好的品性被“气禀所拘,人欲所蔽”,“有时而昏”罢了。所以,中国儒家文化主张“感化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德育。儒家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引导人们放弃恶念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明明德”,社会就安定了。作为校训,“明德”承认了“本体之明”,将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体现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又从理论上指明了“人人皆可为圣人”“人人皆可为尧舜”的可能,势必激励广大的教职员工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这高尚的教育事业。

       “至善”是“明德”的结果和归宿,是一个哲学命题。传统文化中,道家深谙“至善”之理。《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7](P102)意思是说,水可以达到“上善”的境界。因为水是至柔之物,“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另外,水永远往下流,处在最低势的地方,眼光永远向下,学习众家之长。最后水能“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这里的“上善”正与“至善”同义。《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8](P563)是说顺应自然之势的天地有一种无是非、无差异的醇和之美。天地万物的生息消长、相互交替,开始和终结宛若一环,不见其规律,却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大和之境。此处的“大美”也可等同“至善”。可见“至善”是不为而为的力量,是功成弗居的谦和,是“虚灵不昧”的洞彻。朱子在《四书集注》中总结说:“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5](P5)可谓深得其中三昧。

三、博学至精与明德至善的关系

      (一)从马克思哲学观点来看,两者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博学至精”是作为,是实践,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追求到达“明德”“至善”的意识层面。在马克思哲学观和校训精神的指引下,学校很好的处理了两者关系。几十年来,南医人刻苦钻研,勤奋努力,在教学、育人和服务社会上做出了巨大成就,就最近几年来看,南京医科大学派遣了数百名援外、援藏、援疆及扶贫医疗队员。他们不畏艰难困苦,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忠实履行了维护人类健康的神圣职责。从而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赢得了社会普遍赞誉。

       (二)从传统哲学来看,两者是“道问学”与“尊德性”之间的关系。“尊德性”与“道问学”出自《中庸》。所谓“道问学”,就是以问学为道,通过学习,以求修正自身、完善自身,把学习当作修养以至成人的根本途径。所谓“尊德性”,就是以德性为修养的根基,以先天的内在的良知良能为根本,尊崇之、持守之、扩充之,最终达到“尽心知性而知天”,实现人格的完成。“道问学”重后天,向外求,是博学事;“尊德性”重先天、向内求,是明德事,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若偏重“尊德性”,对于书本知识,常持有限的肯定,甚至完全否定所谓“圣贤经典”,主张“以心为本,以心为用”;注重“道问学”者,常常批评前者“师心自用”,“游谈无根”,“空疏狂妄”,讲究日常的学习和积累。关于两者关系,清代著名学者方以智总结得很好:“德性、学问本一也,而专门偏重,自成两路,不到化境,自然相訾。”[9](P18)可见,“道问学”是基础,从“博学”做起,不断修炼,方能合二为一,铸就灵魂: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学,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3](P913)

       对不曾学过的知识,学习后还是不能知晓,就紧抓住不放松。别人付出一分的努力,自己就付出百分的努力,这个人到最后一定可以成功。可见“博学至精”是“明德至善”的必由之路;“明德至善”是“博学至精”的最终归宿。由博学而明德,由明德而至善就是教育的过程,就是求知的过程,就是成“人”的过程。体现了教育的意义和人本的精神。

      综上所述,“博学至精,明德至善”的校训摆脱了浮华与偏执,体现了温柔敦厚的传统美;摆脱了功利和浅薄,体现了至纯至净的意境美;摆脱了自怨与自艾,体现了奋斗与乐观的崇高美。校训尤其对医者有着其特殊意义:“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为医之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生命短暂,博学而至精;医业永存,明德而至善。这已成为南医人的一份责任,一种信念,一种骄傲。今年,是南京医科大学的85年华诞。八十五年薪火相继,八十五年文明传承,南医人一直不断自励自省,熔铸“济世为民”的医德医魂;一直不断探世间大道,追求“至精”“至善”的苍生大医。

参考文献:

[1] 魏萍.继往开来,打造一流医学殿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10-9

[2] 朱熹.论语集注[A].四书五经[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

[3] 杨天宇.礼记译注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 黄寿祺等.周易译注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 朱熹.大学章句[A].四书五经[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

[6]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张爱林,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原文发表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2期,有删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学部分校训总汇
中外著名大学校训集锦
各高校校训
学校标语大全
山东省大学院校“校训”大汇总
全球各大高校的校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