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名人堂:科赫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名人堂

1905:科赫

       亨利克·赫尔曼·罗伯特·科赫(Heinrich Herman Robert Koch,1843-1910),德国医生和细菌学家,1866年毕业于哥廷根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他做过住院医生、外科医生,1880年受聘于德国卫生署,成为卫生署成员。

德国(2005):科赫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0周年纪念,科赫像,背景为显微镜和高倍镜下的结核杆菌

     1881年,第一届国际医学会议在英国伦敦召开,科赫以德国代表团的身份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讨论了被称为“白色瘟疫”的严重传染病——肺结核。

       当时,肺结核对人类的危害非常大,死亡率极高,一度引起白色恐慌。这次国际医学会议引起了科赫对肺结核的高度关注,危急时刻他挺身而出,毅然担起了研究肺结核的重任。

        为了获取实验样本,科赫费尽心机在柏林各医院收集肺结核死者的病体组织,并用显微镜进行仔细观察。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根本就找不到结核菌,但他把病肺磨碎后注射于老鼠和兔子身上时,却让它们感染了肺结核。反复试验使他意识到结核菌很可能是透明的,必须给它染上颜色后才能够被观察到。

       于是,科赫开始尝试用各种染料对标本进行染色,但是试过了几十种染料,做了很多次的染色试验,并不断改进染色方法,结核菌仍然没有留下痕迹。面对挫折他没有气馁,继续更换颜料进行实验研究。当他把标本放进一种叫做次甲蓝的溶液中长时间浸泡后再取出来用显微镜观察时,他惊喜地发现结核菌终于屈服了,它们被次甲蓝染成了蓝色,清晰地显出呈细棒状的轮廓。

       就这样,科赫通过次甲蓝染色技术发现了结核杆菌,凶恶的疫魔终于原形毕露了。这是从病变组织上发现的结核杆菌,科赫希望能够通过人工培养的方式得到纯种的结核杆菌。为此,他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使用固体培养基的细菌纯培养法,不久又发明了血清培养基。他用血清培养基对结核杆菌进行培养,终于成功地获得了人工培养出的纯种的结核杆菌。

     现在,科赫要做的事就是证明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经过仔细分析后,他认为对结核病的病原菌研究必须遵循以下四项原则:首先,引起某种特定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必须在这种疾病的所有病例中查见,而在健康人中不存在;其次,必须能将这种特殊的微生物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得到纯种;第三,给健康的易感动物接种这种纯种微生物,能发生同样的疾病;第四,从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仍可分离培养出这种特定微生物的纯种。

       这四项原则,就是著名的“科赫原则”,在今天的细菌学研究中,仍然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不过,在实际运用中有时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如后来的研究发现有些健康人也可以是病原携带者,有的病原微生物迄今尚未能够在体外人工培养出来

       而今,按照科赫给自己制定的科研原则,前面两项工作都已经完成了,现在要做的是验证后面两条原则。他将结核杆菌制成悬液注射到兔子、豚鼠、狗、猫、小鸡、鸽子、猴子等实验动物体内,它们都因此感染了结核病。接着,他又从人工感染结核病的实验动物体内分离、培养出了这种特定微生物的纯种。

       科赫以他的实验结果,科学地证明了结核杆菌就是结核病的“罪魁祸首”。然而,要征服结核病,还必须弄清楚一个重要环节,即在自然条件下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当时,一切明显的证据都已表明人类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科赫决心用动物实验来证明这一点。

中国(1982):科赫发现结核杆菌100周年纪念,科赫像,背景为显微镜、试管和高倍镜下的结核杆菌,左上角为结核病控制标志

       科赫的这项举动,其实是十分危险的。他要用人工方法把结核杆菌弥散到空气之中,如果稍有不慎自己就有可能被感染,后果不堪设想。但是为了战胜“白色瘟疫”,造福全人类,他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他特制了一只大箱子,把它放在花园里。箱内装有一个喷嘴,连接上一根通出箱子外的管子,这根管子一直通到他的实验室里。然后,他把几只兔子、老鼠和豚鼠放进箱子里。一连几天,他每天花半小时通过喷嘴用手动风箱把含有结核杆菌的尘雾喷进箱子里,使箱子内的动物生活在结核杆菌弥漫的尘雾之中。

       10天后,3只兔子首先出现了呼吸困难;25天后,豚鼠也发病了。最后,这些实验动物开始消瘦,然后一只接一只地死去。科赫通过箱子上的一个小窗口观察到这一切,他冒着危险从箱子里取出那些死去的动物进行解剖、实验,证实这些动物都是因为感染结核杆菌而致死。

       至此,所有进行过的实验都取得了完美的结果,一项伟大的发现终于问世了。1882年3月24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生理学大会上,科赫宣读了发现结核杆菌的论文,引起了医学界的轰动,人类战胜结核病的曙光终于出现了。

几内亚(1982):科赫发现结核杆菌100周年纪念,科赫在实验室里工作的场景,左上方为结核病控制标志

       结核杆菌的发现,让医学界认清了结核病的发病原因和致病机理,使预防、治疗和消灭这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成为可能。同时,这一发现也在人类医学史上首次证明了微生物是一些疾病的致病原因。就这样,微生物学独立成为一门全新的学科,一个崭新的医学时代来临了。

       1905年12月,科赫荣获了当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委员会给出的获奖理由是“对结核病的相关研究和发现”。

作者简介:王平,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吴中皮肤病防治所所长,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医院建设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理事、《临床肺科杂志》编委,曾获中国人口文化优秀奖、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苏州市科技创新双杯奖项、苏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吴中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2016年被国家卫计委授予"全国改善医疗服务优秀管理者"称号,出版(著、编著、主编)人文类书籍十余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伯特·科赫(德国医生和细菌学家)
人类怎样才能战胜凶恶的顽疾 ▲一闻
从肺结核病看中西医的根本差异
人类寻药史-抗结核药物的发现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 这种文人墨客又爱又恨的“白色浪漫病”,比想象中更厉害!
英双盲对照试验功不可没,链霉素成为国病神药,但恶魔从未走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