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的漫画饱含家国情怀和东方幽默,中山籍著名漫画家方成去世

他的漫画饱含家国情怀和东方幽默,中山籍著名漫画家方成去世 

2018-08-22 17:18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8月22日上午9时54分,祖籍广东中山的著名漫画家方成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方成被誉为中国漫画界的常青树,与丁聪和华君武并称中国“漫画界三老”。2009年,荣获“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曾担任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长。

评价:画出东方幽默和中国味道

方成,原名孙顺潮,杂文笔名张化。祖籍广东中山,1918年生于北京。漫画家、杂文家,幽默理论的研究专家,擅长漫画。1951年起任《人民日报》美术编辑。

方成的水墨漫画源于传统水墨画,但是画出了时代感,画出了个人风格。漫画家耳东东从小就爱看方成登载在《人民日报》上的漫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漫画盛行,它所带来的乐趣远远超过文字,尤其是方成笔下的肖像画太绝了,比如画侯宝林仅有寥寥数笔,精练到家,却没有人能超过。”在耳东东看来,方成的漫画有三个难以逾越的地方:一是画中人物造型非常棒,既讲究夸张变形又有“美”感,这是很多漫画家没能解决的问题,但方成在这方面是做得最好的;漫画的艺术感体现在幽默上,而方成漫画中的幽默是一种高级幽默,即使是讽刺漫画也从不缺幽默元素;此外,方成一直坚持用水墨画漫画,比一般的水墨山水画更增添了思想意味。

广州大学动画系主任周鲒认为,“自清末以后中国漫画就饱含着'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方成延续了这一传统。”在周鲒看来,方成和华君武、丁聪和廖冰兄等这一代人的漫画风格都力求民族画的形式,力求进入社会层面,“这一传统在今天已经几乎没有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方成就有意识地去研究中国人的这种东方幽默,这在和他同时代的漫画家中很少见的。” 此外,方成格外重视以“中国的方式”来作画,尤其是以水墨线条的方式来画漫画,代表作《武大郎开店》就用了很多中国人心领神会的内容与国人内心世界进行沟通,画里那种浓重的“中国味道”格外突出。

后辈追忆:从画家到作家,不断超越自我

南方日报高级编辑赵晓苏曾接受过方成的亲自指导。在赵晓苏眼中,先生是一个乐观、幽默、有趣、开得起玩笑的人,也很愿意提携后辈。

2007年11月,赵晓苏跟随方成回老家中山市小榄镇名家画廊举办大型水墨漫画展,当时方先生已有90岁高龄,依旧精力充沛,回想起他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我画《米芾拜石》,方老立刻在石头上添一青蛙,题写:'米芾拜石,青蛙还礼’。真是妙不可言!方老幽默、急智、达观,到哪里,哪里就笑声一片。今日人间少方成,天堂多笑声。”

赵晓苏坦言,方成的指导令自己受益匪浅,“他的成就已经很高,但是人很随和,没有一点架子。他后来还常写大字书法,由画家到作家,不断超越自我,在同行中并不多见。”

武大求学连续三年办壁报

方成童年时曾和家人在广东中山家乡度过。上小学时回到北京。初中时阅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七侠五义》《杨家将》等书,越看越放不下,那时就喜欢“画小人儿”,于是拜著名画家徐操(燕荪)先生学画。方成跟徐操学会了用毛笔勾线的传统绘画技法,后来形成他作画的艺术风格。

1942年,方成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47年任《观察》半月刊漫画版主编和特约撰稿人。1948年在香港参加人间画会,从事漫画创作。1950年任上海《新民晚报》美术编辑。1951年起任《人民日报》美术编辑。

在武汉大学读书时,方成在全班同学中是最喜欢参加各类活动的,参加话剧演出,他负责化装和音响效果;参加歌咏队和下乡抗日宣传,他事事跑在前。最为突出的是办壁报,当时他用的笔名叫“利巴尔”,意为小伙计或很不在行。当时,方成和几位同学组织的“黑白社”,出刊《黑白》壁报,他的漫画饱含生活气息和讽刺意味,深受师生们喜爱。壁报办了近3年,每周一期。这也为方成日后以漫画为业,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从1946年开始,方成就在报纸和期刊上发表漫画。

探索中国新闻漫画之路

1979年,方成创作了《武大郎开店》,获《人民日报》新闻优秀作品二等奖,这是漫画作品首次获得该项荣誉。方成每天都要被潮水般的信件包围,“武大郎”也演化为了嫉贤妒能者的代名词,可见其影响之大。随后,方成陆续创作了百余幅时事漫画,并举办了新中国第一个漫画个展,其名字也在中国家喻户晓。人们将他与漫画家华君武、丁聪并称为中国“漫画界三老”。

数十年间,方成笔耕不辍,发表作品不计其数。方成以独有中国特色的水墨漫画,将中国民间传说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绘形纸上,比如钟馗、济公、鲁智深、布袋和尚等等侠义之士皆栩栩如生。

方成试图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文化的新闻漫画之路,其中最重要的尝试是从文人画那里寻找思想资源。方成认为,漫画中国古代有之,画家因一时有感而发,画出这种表达心意的作品,带有一定的社会批判色彩。

晚年方成:众多漫画捐赠给社会

退休后的方成每天早起,早上画画,下午作文,坚持不懈。他曾经说:“随着年岁增长,我正在转型,从画家变成作家啦,已写了10部关于幽默原理的书。”

2008年,方成将《武大郎开店》《老战友》《老把式》《钟馗》《神仙也有残缺》《不要叫我老爷》《武松过岗》等159件代表性漫画作品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仪式结束,方成长舒一口气:“以前总是担心这些画以后会遗失,这次我可以放心了,它们在这里绝对丢不了。”

今年4月1日,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在北京出差之际,专程拜访方成老人。“得知我们是中山老乡后,他总是催促我们在他的签字簿上留下姓名。其实,他的身体比前两年更好了,主要是得益于他这两年一直坚持练毛笔字。有段时间,还到人民日报社的花园散步,唱俄语歌,近来还能画画创作,生命之旺盛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今年6月6日-7月2日,《百岁方成作品展》在中山美术馆展出。多年来,方成陆续将数百幅漫画原作及其珍藏友人书画捐献给中山市。这次展览回顾了方成先生的艺术轨迹,从中领略方成漫画里的幽默意味与独特的水墨神韵。

【记者】周豫 宋金绪 见习记者黄堃媛

【实习生】林燕玲 苏佳霖

【校对】吴荆子

【作者】 周豫;宋金绪;黄堃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老先生,一路走好!
中山漫画馆,逸仙湖畔一栋漂亮的白色建筑,带你找寻童年的记忆
漫画家方成
又一位大师走了…他经历过巨大苦难,却比谁都幽默,把想说的话都画进漫画
漫画家方成的风趣世界时光
萧继石:扎根民族的当代民俗画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