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媒体刊文:高兴只会说哈哈哈 背后是文化贫乏

近日,“除了"哈哈哈",你还会用什么表达开心”的话题引发网络热议。有网友对比了古今表达差异:比如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玉树临风”“顾盼神飞”,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光明日报》4月8日)

现代人真得了语言贫乏症了吗?从网友做的古今语言表达对比看,今天我们信手拈来的网络热词,确实不如古人用法典雅,而且表情达意也没有古人那般生动丰富。经历这番对比,关爱与呵护传统文化的人难免产生失落之感。

不过这种对比是否科学,却值得商榷。尽管说在互联网时代,语言的使用场景已深刻变迁,而日常生活语言的网络化,比如“喜大普奔”“不明觉厉”,不仅改变了公众的语言习惯,还影响了现代汉语的词汇构成。

拿热门网络语言与古典成语诗词作简单对比,得出“语言贫乏”的结论,不仅忽视了网络语言在丰富形态和互动上的长处,也不利于准确地归纳现代人的语言表达状况。

其实,语言表达有很自然的场景区分和语境转化。比如,诸多应用文体的写作,就比较强调格式的规范、用语的考究,以及行文节奏等要素。互联网时代的语言,则追求简洁明晰和交互效果。动图、表情符号的使用,以及众多流行网络热词,都是互联网表达逻辑在语言层面的体现。诸如“小确幸”等互联网用语,则传达了现代人心中的微妙与暧昧情绪。

在互联网语境之下,为何“语言贫乏”能够激起很多人的“共鸣”,让公众深深忧虑语言退化现象呢?

语言作为社会沟通的一套符码,表征着社会的多元结构,以及个人的情绪思维特征。之所以“高富帅”“白富美”以及“蓝瘦香菇”等网络热词让许多人担忧,则在于网络语言在文化内涵方面的单薄。再结合如今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陌生,比如对诗歌辞赋的关注不足,“语言贫乏”的结论虽然草率,却指出了语言发展的时代阵痛。

高兴只会“哈哈哈”,其背后是容纳语言运行的社会以及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贫乏。消除这种“语言贫乏”的忧虑,必须从找回语言表达的艺术之美开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言倭化:青少年网络话语的日常
网瘾62:网瘾成因的社会因素
认识网络语言两面性,感知中文之美
七成年轻人频用网络用语致语言贫乏,00后“黑话”大测试
网络流行语折射的社会文化心理
“网络体”不断变化反映现代人心灵漂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