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楷书初始的样貌原来是魏碑的样子,颠覆书法认知
千年以来,楷书一直扎根于中国书法的传统中,而在人们的印象中,楷书的初始样貌常常与唐楷相提并论。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我们穿越时光回到1925年,那一年,一位河南洛阳的农民在耕地时偶然挖出了北魏的一组王族墓志。

而在这众多的碑文中,有一方墓志特别引人注目。这块墓志就是《元思墓志》,元思是北魏时期的一位镇北大将军,恭宗景穆皇帝之孙。此墓志刻于北魏宣武帝正始四年(507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墓志全文共计283个字,每个字的大小约为4厘米,由于长期埋在地下,所以文字依然清晰可见。它的字体结构巧妙,开阔宽博,整严肃穆却不失趣味,兼具豪放与秀逸,用笔灵转巧妙,精甚细致,彰显出非常丰富的艺术风格。

《元思墓志》属于魏碑书法成熟时期的作品,在用笔和线条上已经摆脱了魏碑早期的弊病。

不过,有人认为魏碑是一种不成熟的楷书,因为它处于向楷书演变的过渡阶段。《元思墓志》大部分用笔属方笔,偶尔间用圆笔,但这种情况较少。它将汉隶字体的刚硬特点进行了灵活处理,减少了笔画的波折,增强了用笔的流动感。这种演变为后来的隋碑和唐楷的诞生奠定了相应的基础。

相对而言,唐楷虽然是从魏碑演变而来,但它在发展过程中将平直作为重要点,失去了魏碑的灵活、弹性与张力,唐楷练多了,容易陷入僵直呆板的状态。

因此,练习《元思墓志》对于建立楷书的法度意识以及学习正宗的楷法至关重要。这种灵活多变的书写风格为今后临摹“唐楷”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让楷书的风貌变得更加多元化,创新的可能性也变得更大。

通过回顾楷书的演变之路,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魏碑书法的丰富多彩。楷书,正如历史一样,经历了变迁,才成就了今日的辉煌。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楷书写的很死板,就临临这块魏碑!
这件1500年前的墓志,暴露了楷书“最初样貌”,原来“唐楷”是错的
这件北魏大将军墓志,融合百家书法之长,唐楷是怎样炼成的?看它就知道了
魏碑《李颐墓志》楷书欣赏
魏碑朱拓《北魏程暐墓志》,很美、很美!
北魏书法:魏碑《元譿墓志》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