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往事随想曲】卢铭安:1910年上海住宅的上只角在哪里一一昆山花园路及周边区域沿革(续集)
userphoto

2022.09.11 上海

关注

1910年上海住宅的上只角

在哪里

一一昆山花园路

及周边区域沿革

(续集)

作者:卢铭安

小村之恋 音乐: 费玉清 - 何日君再来

上集链接

【往事随想曲】卢铭安:1910年上海住宅的上只角在哪里一一昆山花园路及周边区域沿革

上集说完昆山公园,本文续集就要着重叙述昆山花园路和沿街住宅人文的历史。昆山花园路沿街始终只有四幢楼房,但原有18个门牌号,增加了13号为昆山公园,因房屋拆除而吊销25号和26号,而今只是17个门牌号。

▼下图红线标记的是昆山花园路1~10号,绿线标记的是11、12、14和15号。

昆山花园路在二十世纪初建造,站在四川北路花园路口朝东望,左侧沿四川北路口四层建筑,其门牌号是昆山路277号,与其连接的是昆山花园路1号至10号是连体形建筑,原住民和附近居民俗称的“红房子”,每栋住宅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总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其为砖木结构假四层,坐北朝南,属于维多利亚外廻廊式建筑,是略带英国安妮女王型风格的早期联列式低层公寓, 建筑平面作矩形,立面连续券柱式构图,其有复式“人”字形屋架、原屋顶是石棉瓦,五十年代大修,改为机制平顶洋瓦,立面清水红砖墙面,红砖作横竖向线条装饰,券式木门窗,线脚装饰细腻,砖工精细,是一处颇有情调的公寓住宅。

路口右侧也是四层楼建筑,沿街底楼是新华书店,建筑物背面的二至四楼是昆山花园路23号和24号的两套公寓式住宅。

▼下列照片所示的四层现代式建筑,是昆山花园路11、12、14和15号的连体型公寓,隔着花园路,与对面的昆山路227号楼,理应是出于同一设计师的手笔。不仅外观的设计用料一致,厚实的外墙,结实的钢窗,高级打腊柚木地板,以及房内壁橱用料都是高级柳安木,经过百年使用,至今不走样,让人不得不佩服感叹。

该楼有20套房间,每套约140平方米,近10套是东海舰队后勤部首长居住,还有警卫房,经常有士兵值勤,首长们上下班都有桥车接送,因此外界人通常称之为“海军大楼”,该楼原有很大的后院,早前时,正式院大门是在昆山花园路上,海军车辆可以从昆山花园路,直接驶入大院。

1964年7月新造好的海南中学,“蚕食”大院的空地,大院通道变窄,车辆不能入内,就将原有的大门拆除,彻砖墙封了,如▼下图所示,只好将设在百官街上的后门改造成如今的大门,从中体会到,那时的部队和首长还是谦让的,不太与当地政府争利的。

我家从公益坊搬到“海军大楼”15号时,还受到上面的政审,父亲过硬的国际海员背景,总算顺利住入。记得有一次,我将这事告之已懂事的大女儿,她一脸茫然地问我:“搬房子要政治审查,又不是做CIA。”只有我们过来人才会懂的,那时代的许多事,侬跟年经人唠叨,简直就是对牛弹琴。

母亲曾做过“海军大楼”的居民小组组长,要说平时组长的责职很简单,主要是收收卫生清洁费等等的居委布置的杂活。然而到了文革时期,这幢军民混杂居住楼就不平静了,由于楼内各种阶层(那时称阶级)的人都有,比如,A号里有走过草地的老红军,58年授于少将的政委,还有,也是海军干部的A家,他家有个女儿是京剧艺术表演家,百度上有详细介绍;其他几号都住有38式海军高级军官,不是上校,就是大校,母亲通常就称呼李部长,王部长、或什么参谋长。我只是与他们的一些小孩白相,也很少入屋自找麻烦,不过,有一首长家入内过多次,其大儿比我小二岁,有时会借些内部出版的书给我,只有他家的书房内堆满了各种书籍,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这些首长们除了上下班,平时很少露面,但待人还是蛮客气的。

普通居民的阶层就复杂了,但以中产阶层为主,XX号的许家姆妈,是XX中心医院会计,待人特别客气,看得出是大户人家出身,我自学日文的第一本字典,是她帮我从朋友处借来的。12号有两户是企业家(过去称资本家),都与造船业有关。当然还有三班倒的纱厂女工和中学老师。

值得一提的是z医生,上下班时,不是手中拿着就是手臂夹着厚厚的英文书,其儿子感冒发烧,从不给药吃,母亲说小孩“残故”,z医生却认为过几天会自愈,后来,我在悉尼感冒发烧,当地医生也不配药,只是要你多喝水,想输液或吊抗生素,哪比登天还难,我这才体会到常医生医治方法是有科学依据的。后来,z医生的儿子留日学医,海归服务上海,应该传承了父亲的独特的医学见地。

Xx号底楼有二家残废军人住户,母亲对他们的投诉也只能两边劝和,二楼的sh家伯伯,是上海计算机打字机的技术人员,曾帮我搞到紧俏货一一英雄牌手提英文打字机,家中女儿时常在黄昏时练习钢琴,琴声会飘响整个街面;三楼曾住过是统战对象的牧师,儿子是X拍片医生,后来移民了美国。

四楼住的是上海肺结核防治疔养院院长和仁济医院眼科主任医生,夫妻俩人就一个独子,67届初中生,与我关系不错,他家藏有不少小张薄片型原版古典音乐唱片,其中布拉格交响乐团演奏曲目的唱片最多,可能院长年经时去过捷克斯拉伐克。

文革期间,不仅有几家民居受冲击而搬离,而且部队住家也有几家所谓站错队,也转住他处,虽说那时院内有部队警卫,但也不是世外桃源,幸好邻居们都自顾自,母亲也总把邻居间的烦事化大为小,因而没有什么大风波,文革后,他们都获得平反。

▼下列所示五张照片是“红房子”/昆山花园路1至10号的整体正立面照。

▲上列照片所示1至5号的“红房子”全景图。

▲上列照片所示6至10号

▼下列照片所示的是5号和6号的接合部,此处原是汽车库,前面空地是用于汽车调头入库,崑山花园路有二户,曾拥有自备小汽车。那亇年代,一般车主,自已是不开车的,需要雇用汽車夫。所以自备汽车的成本是蛮高的。以此推论,民国初期的中产阶层已自备代步汽车,此区域巳达到很高的繁华档次,这己是无用质疑的历史。

▼下列照片所示6号与5号连接的正侧两面照,简直大气昂然,已经很难在上海他处见到,电视剧《向左走向右走》取景此处。

我们现在见到的一至三层的外廊都是木质窗户。但▼下列的黑白旧照显示建造之初,二三楼的原始状况是内阳台式的迴廊,花岗石立柱,花式铸铁围栏,太漂亮大气了。

从夹缝中可以清楚看到20年代该公寓的原型,一楼底层窗户是原配的,二三楼的木质窗是后加装的,每幢房的大门是铁栅门,58年大炼钢铁时,全部拆走,而今,过了40年,又装回铁栅门,原来种树处换种了些红红绿绿的花草,让人无语可说。这次动笔写到此出,终于想明白,为何思南路的两边“法国梧桐树”没遭殃,原来那里有个宋公馆周公馆以及其他达官显人的住宅,而花园路住得却是中产阶层。深思后,覚得物的价值也会随着人的身份而水涨船高,不然,当年住在附边的老友们,也不会经常跑到大老远一一思南路同女朋友压马路,话说回来,当她们嫁到虹口时,都惊讶,从未想到虹口还有像淮海路上只角的地段。

其实,虹口还有多伦路,山阴路、祥德路和甜爱路等上只角,法租界的上只角是白俄开发的,还迟于昆山花园路,所以这条名不经传的小街理应称得上老阿哥。

内部构造和配置也相当讲究,每家每户都有壁炉、电话和煤气,也是上海首批使用煤气的公寓。

當年入住整层的住户,配有房东提供的进口家具,计有写字台,柚木床及夜壶箱,三门的柚木大橱,五斗柜,玻璃门柜,移门柜和厨房料理台(三巴台)。七十年代初,房管局清理家具,提出住户买下,或归还房地局,有住户选择归还大部份家具。

当时房东提供的白色进口家俱,显得非常气派奢华雅典,还有进口煤气灶具、白色立式烤箱和特大铸铁搪瓷浴缸。加之,这条僻静的小路,虽然被淹没四川北路和海宁路繁华的喧闹声中,还是浸透着以往的大家贵秀气质,吸引不少著名电影导演选择此路作为其剧情的外景。

 (下图是拍摄影视剧时的工作照)

▼下列照片所示的三个镜头,是2007年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执导,周润发、斯琴高娃主演的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人物的背景是昆山花园路。而七年后,当许鞍华拍摄电影《黄金时代》丁玲这个人物时,当然知道这部戏的取景地就有丁玲故居。

有照为证。早在1999年9月,虹口区政府的俩位公务员,已为昆山花园路7号丁玲故居掛牌立证了。

▼下列剧照是陆毅、贾静雯电视剧《向左走向右走》。演员正走过6号的红色偏门。

昆山花园路的外围和外观已叙完,再来看看现在的内部结构。

恢复的大铁门的形状已和往日的不一样了,铁门后的正规大门还是老样子,虽然经过百年的风雨,仍然没有走型,可见当初筑门者手艺是多么厉害。

大门入内的门廊就设有考究的壁炉,那到了冬天,还得要有专人生火,相当奢侈。

然而,照片显示,百年前建造的壁炉本身完好无损,却与周边的破墙格格不入,几次房屋大修,只修外不修内,这奉行的是什么逻辑思维,弄不懂,只能归纳于典型的面子工程。

二、三楼层顶都是高4米的天花板,使每层房门门框高度达到近3.2米,显得气派,由此可见,高空的层顶不仅空气流通,还能使住者的心情很舒畅。

楼梯的扶手用料粗壮结实,而雕花的立柱却显得又庄重细腻。

此外, 在主扶梯的正上方天顶,  有大面积的玻璃采光天顶。百多年前,  就有这样的设计理念,  确实很令人敬佩。

当亲眼看后楼梯照片,接近完好无损的逃生梯已被杂物堵塞,让人甚感一陣心酸,物质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了,而精神文明还不如以前,软实力的下降,硬实力是不能填补的。再说万一发生火警,如何是好。

今年刚结束的昆山花园路1到10号楼房的大修,是上海文物单位出钱委托房管局执行,所以来检查验收的都是文物单位,据文物单位的专业人士评价,上海这样精雕细作的红砖建筑只有虹口区有,也只有这里才有,这样子住人太可惜了,一定要好好保护。

随着共和国的发展,昆山花园路也经历了风风雨雨,有时阴雨连绵,有时艳阳高照,有时风和日暖,又有时万紫千红又一春,我们原住民中的老三届,是时下最能体会到昆山花园路和人的事事非非,叙述亲身经历,感受身边的演变,那是最直接的,最有把握的历史,这就是百姓哲学,有一说一,有二不说三。

记得刹勒清的在读小学时,花园路6号直到百官街一带是斗蟋蟀的(自发)集市,当年虹口区,尤其是乍浦街道附近的人都集中此处斗财绩,每逢星期天早上,此处热闹得不得了。上海人把蟋蟀叫财绩,此名起得蛮形象的。记得有一年暑假,我堂哥从(就读)松江二中捉到不少财绩,其中一个大头财绩扫平公益坊后,又在蟋蟀集市上称王称霸,还赢了两个财绩盘,好财绩是能聚财的。

到了60年代中叶,蟋蟀集市又变成自发性的换房集市,到了周日,至少有二三百成人在此临行情和换房,是否属于非法集会,没人知道,也讲不清,附近的虹口区房管局也不过问,公家房管局没能力解决百姓住房困难的实际问题,也得让百姓自己找出路吧!

而后,90年代,整条昆山花园路搭建了一个服装市场,简陋的塑料天棚遮天盖地,周日那拥挤不堪的人群冲击着街旁居住民的安宁生活,令人们看不清其原有的历史面目,虽然居委和派出所对此市场特加关注,但是,各种治安事件还是时时发生,作为当时与华亭路服装市场、襄阳路服装市场并列闻名上海的服装市场,直到九十年代后期才得已改观,  成為了历史保护区。可一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政府岀巨资, 三翻五次维护外立面,  所谓修旧如旧,  翻新路面,  遍种花花草草,  搞得不亦乐呼, 思前想后,  太叫人好笑。

然而,当时的服装市场确实起到了杠杆作用,解决了文革中遗留下的失业人口问题,当时社会上闲散人员不少,街道和昆山居委都出面游说附近住户就近设摊做小生意,起初进展不大,常遇“闭门羹”,这是人们心有余悸,生怕再戴上走投机到把的帽子,而后,市场的生意越来越火红,摊头一路延伸到百官街两侧,不少人发了大财,引人眼红,不少外单位都想方设法挤进这个百米长的市场。

解放前和解放初, 昆山花园路有较多的诊所和私人医生, 估计有5至6家,有留学德国的,也有本国学医出身的,医术相当不错,还备有显微镜等化验设备,  家备冰箱,  常年冷藏保存各种进口药品,都是十分正规可靠的私人诊所,深受周边住户交口称赞,没听说过有什么医闹风波。56年社会主义改造,成立联合诊所,私人诊所也逐漸停诊了。 

昆山花园路有多户人家,雇有保姆,甚至有一家二个的。那时保姆都很敬业,一有空闲,不是纳鞋底就是缝缝补补。不像现在,每星期要休息一天,时不时要玩微信,晚上电视看的很晚,动不动就甩手不干了。 

到了 五十年代初, 昆山花园路住家,既无大富大贵的土豪, 也无子女上学要申请减免费的家庭。基本上都属中产阶层,企业机关职员为主, 约有3~4家中小资本家, 有银行职员,也有为数不多的市级医院主任医师, 护土长, 工程师, 高级远洋船员, 大学讲师等知识分子 。

当时,昆山花园路还有一个趣像。就是有好多位三四十岁的失业先生, 一个个皮肤白净,知书达理的样子, 一看就知道, 是曾从业于洋行, 前政府机关的,由于改朝换代,内战刚结束,上海正处于百废待新时期,為爭取好印象, 便於就业, 天天在居委会帮忙。可见那时就有待青, 这些前辈也渡过乍浦岁月,随着新中国的不断发展,这些人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到了60年代,有出现了社会青年, 简称社皮, 应该有许多是高中,大学未考取的青年学生,当时来讲都是有文化的青年男女, 那时看到他们集合学习时就喊声社皮以之嘲笑,没想到十年后,昆山花园路又有了十几个留城知青一一待青,随着文革的结束,国家走向发展的道路,所有待青都有出路,一些考上大学的老三届,毕业后很多人成了国家建设的栋樑。

文革前,昆山花园路住有三个國家的外侨。5号6号7号都有印度人,属包头的印度锡克族人,以经营牛奶棚為生,地点在虹口区四平路上。

5号的印度人最富有,居住了二楼大半个楼面,有亇叫忙林的儿子,有人参加过忙林过10岁生日聚会,在东宝兴路印度庙欢度,据他回忆,宗教仪式后,大家吃飯,有咸味牛奶粥,咖哩鸡,还有一种很好吃的薄餅,直至今曰,才知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印度飞餅。

▼下列照片所示的印度锡克教堂,俗称印度庙,于1922年建造在现名为东宝兴路上,红砖清水墙、红瓦,红漆木门窗。入口处有约2米余宽的19级台阶,二道拱券大门,以此可见,印度人很早就入住昆山花园路的红砖清水立面的洋房。

住7号一楼的印度人,还娶了𠆤中國老婆,生了个叫咖咖的儿子,大大的眼睛,很漂亮,经常和邻居小孩一起玩耍,互相之间也很融洽。印度男人嗜酒,下班回家前,就在昆山花囩路口的小酒摊,买一杯土烧酒,问老板斏討几粒粗盐下酒,再醉汹汹地回家。但是他们和中國邻居都能和睦相處。

在6号二楼,隔壁曾有位巴基斯坦邻居,外界还以为是印度人,其实在1947年相互独立建国前,巴基斯坦人和印度人还同饮恒河的水。

三楼印度人每天晚上骑自行车下班回来时,总是拎桶牛奶分些给邻居,然而,到了59年,可能中印关系没有过去密切,住在昆山花园路上印度人开始逐渐回国,62年后,就全部走完。不过中国的老邻居还时时想起他们,毕竟过去大家和睦相处多年。

昆山花园路的“红房子”和11至15号房产权属於外商业光公司,56年未,房产收归国家房地产局。

XX号是日本归侨,待人和气可亲,与邻里相处很好。我们从他们那裡,知道了很多有关日本的风情习俗,了解许多体育文艺信息(棒球,柔道,古典吉他,电影),受益非浅。

XX号是菲律宾归侨,文化层次较高,素养很好,待人彬彬有礼,只是与邻里很少交往。

此文结束前,许我补播2个小插曲。

▼見照片中的2018年立的路牌,只显示1号至10号,那么实地的建筑物上还有至少6个门牌号却不见了,令人啼笑皆非,这会增添多少人的麻烦,不知有关部门是否知晓。

然而,下列照片所示的,连同大黑铁门和整幢建筑外表,除了11号外都无门牌号,其实是在建筑物背面,文革期间,当时“海军大楼”很出名,有不少双眼睛盯着,其中有红卫兵组织,还有形形色色的造反派组织,都企图抢占楼内空房,但是这些天真浪漫之人也找不到北,又不敢乱敲门。

记得,在社会上打砸抢高潮时,海军派来了警卫班,24小时守护,大铁门上有一25X25厘米的覌察窗,见到不是楼内的人就不准入内,说不出门牌号的陌生人更不让进,总而言之,当时看不到门牌号,反而帮了这幢军民混居楼避开了不少麻烦。

当然,曾住在昆山花园路上的留城老三届,随着该路的几十年演变,特别是历经68年至78年的十年的风风雨雨,当年的所谓风云人物,无论如何都割不断对昆山花园路,以及周边区域深深的怀念,那一份思念之情会永远荡漾在心中,真诚的老三届老友们,大家还能记起:

国际电影院放映《地下尖兵》《跟踪》《烈火中永生》《佐罗》《小足球队》。

解放剧场的音乐会《上海之春》、话剧《第二个春天》和木偶剧《英雄小八路》。

凯福饭店的银丝卷,爆三样,广茂香脆皮烤鸭和烧肉。

北戴河路消失的老洋房,还有没被遗忘的人。

昆山公园的饮水石台,外号“猪扒戒”的老实广东人守门者

伴随着我们成长的上海第二大的新华书店。

侬在昆山花园路买过的时尚牛仔裤。

百官街上少年宫,欢迎外宾光临的盛况,还有礼堂传出的文艺宣传小分队的歌声⋯⋯。

谨以此文纪念昆山花园建筑群区域建造110周年,當之无愧的上只角。

感谢昆山花园老友提供的图片和原始素材!

来源:“卢铭安”的美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楼一建筑 | 昆山花园路公寓(附浸入式故事音频)
新港路一居民家“霉墙”有望修复
去处‖虹口这座百年公园重新开放,英式范儿美得无可救药
华亭路71弄花园住宅
皋兰路1号花园住宅
荡荡马路 || 寻找秋天的味道?请来昆山路逛一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